蒙台梭利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真正独立,成为正常化的儿童。
正常化儿童的特征之一即专注,因此,在蒙台梭利幼儿园,每天的走线活动正是专注能力培养的开始。
蒙台梭利博士在《童年之秘》中提到,学会走路,对儿童来说是第二次出生,这时他从一个不能自主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图片来源:湖北省随州市大拇指幼儿园
那么,蒙台梭利幼儿园走线的来源是什么?走线有什么意义吗?
走线的来源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在讲学时曾经到过印度,在那里,她被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化所吸引。
印度的“瑜珈”对她触动很大,引发了她的灵感。于是,她将其融入在蒙氏教育的走线工作中。
图片来源:石家庄元氏县博苑蔚来幼儿园
在蒙氏教学中,走线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走线不仅能培养孩子平衡能力和大肌肉协调能力。
还能培养孩子的稳定性、独立性、意志能力,从而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走线的过程
蒙氏线长啥样呢?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常常会看到室内有一些椭圆形、圆形或矩形的线条,这就是蒙氏走线活动。
蒙氏线是椭圆形,类似于一个跑道,两边为直线,两头为弧线。
当音乐响起,孩子们伴随音乐的节奏缓慢的踩着线圈,两脚交互在线上前进。
当孩子们在线日趋熟练之后,老师们会让孩子手中持物,或者头顶持物进行走线,以锻炼孩子们的平衡能力。
这些成人看似困难的持物走线,孩子们却能兴致盎然,信心满满地参与。
图片来源:石家庄元氏县博苑蔚来幼儿园
走线的阶段,一般经过以下阶段:
1、同方向运动。要求孩子学习保持距离,不推挤别人。
2、两脚走在线上。
3、有控制的较正确的走线。控制距离、走在线上、正确的走线。
4、持物走线。
5、综合性增加难度的走线。
6、赤足走线。
走线音乐的选择:
1、初期(熟悉线):选择一些舒缓、宁静而又悠扬的轻音乐,此时适宜随意走线。
2、找平衡阶段。练习脚跟对脚尖走,音乐仍以轻音乐为主。
3、平稳前行阶段。柔和轻音乐与欢快活泼音乐均可选择。
发展前进走、后退走、前跑、后退跑、前跳、后退跳、边走边听指令等能力。
注意事项:
1、为避免孩子破坏,尽量减少蒙氏线的接缝。
2、走线的范围与周围的教具、物品保持30公分的距离,保证孩子活动无障碍物。
3、千万不可将走线活动当作处罚孩子的活动。4、走线要沿着同一个方向,控制人数。
静寂游戏
静寂游戏,被称之为肃静游戏或安静游戏,目的在于发展幼儿独处的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力。
并使幼儿在安静的环境中建构自我的概念,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基本操作:
1、教师小声说:“双脚并拢,后背挺直,慢慢坐在椅子上,手放在膝盖上。”
2、“闭上眼睛,直到老师说睁开为止。”
3、“听到了什么声音呢?静静地听,听到了要记在心里。”
4、“听到老师说张开眼睛后,眼睛轻轻张开。”
操作内容:
(一)聆听声音:
1、铃声、时钟声、乐器的声音。
2、外界的种种声音,如:车声、人说话的声音、扩音器的声音、鸟的叫声、雨滴的声音等。
3、自己的心跳声、脉搏声。
4、听老师叫自己的名字的声音,被叫到的小朋友轻轻走到教师身旁,握握手。
5、轻声传话。
(二)不出声的游戏
1、问好。嘴巴动,不出声
2、避难训练。如:狼来了,不出声。
3、比比看谁先笑。
4、比比看谁先眨眼。
5、123,木头人。
(三)全脑冥想
当孩子们熟悉“寂静”后,他们感觉声音的能力就更强了。
对于感受过“沉静之美”和发现了“妙乐之境”的孩子们来说,那些过于喧闹的声音逐渐变得令人讨厌了。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蒙台梭利寂静活动,可以让孩子享受安静的舒心,何乐而不为呢!
1、蒙氏线如何制作?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蒙氏线制作
2、走线音乐推荐几首,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走线音乐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