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质地的纸船在水中下沉速度的不同。
2、学习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有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宣纸、报纸、纸折的小船若于只、水盆每组一个、托盘每组一个、记录笔每名幼儿一支、集体记录表格、小组记录表格。
2、经验准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纸,并知道纸能够吸水。
活动重难点:
能够认真观察纸吸水时的细微变化,并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幼儿间合作观察及记录。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激发幼儿兴趣,引发幼儿思考。
(1)由“三只小船的吸水性”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对“不同纸质吸水速度”现象的猜想。
教师:请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幼儿:小船。
教师: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三只小船都是用什么纸叠的?
幼儿:报纸、图画纸、宣纸。
教师:我们身边常见的纸都会吸水,那这三只用纸折成的小船它们会吸水吗?
孩子们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会”。
教师:小船吸水后会发生变化吗?怎样变化?
幼儿:烂了,下沉了,散了……
教师:那它们变化的速度一样吗?(大部分幼儿猜测不一样)
教师:那你们认为谁会第一个发生变化?谁会第二个发生变化,谁会第三个发生变化?
幼儿又纷纷猜测……
教师:如何才能证明谁的观点正确呢?
幼儿:用实验来验证,查资料……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实验材料,一会儿就请小朋友,自己做实验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小组记录表,与幼儿共同讨论“如何记录自己的猜想”。
教师:怎样记录小船沉在水里的顺序?
幼儿:第一个沉画一个对勾,第二个沉画两个对勾,第三个沉画三个对勾。
(3)小组讨论并将猜想结果记录下来。
2、交代实验规则,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每两名幼儿为一个小组,把三只小船同时放入水里,两个人一起进行观察,一个人当记录员,当发现小船有变化时,记录员要及时把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分工合作,引导他们共同观察小船变化过程及探讨其原因。
(1)引导幼儿观察小船变化。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用宣纸叠的小船湿了。
教师:你怎样看出来它湿了?
幼儿:它一放到水里就湿了。它变颜色了。它有一条线,从这条线一点点湿的。
教师:它为什么会湿?
幼儿:因为它吸水了。
(2)启发幼儿思考小船材料不同是下沉速度不一样的原因。
教师:它们是同时吸水的吗?
幼儿: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幼儿:宣纸变色了,画画纸和报纸没变。
幼儿:你看,宣纸变软了,都沉下去了,画画纸和报纸还是硬的(幼儿从水里捞出湿透了的宣纸船)
教师:为什么宣纸都变软了,其他两种小船还是硬的呢?
幼儿:因为宣纸吸水多而且快,报纸和画画纸吸水慢。
4、实验结果分享。
出示各小组记录表,每组请一名幼儿说一说自己组实验的结果,手纸的吸水快慢不同导致各种纸折成的小船下沉快慢不同”这一关键点引导幼儿进行较深入的探究,教师思路清晰,提出的问题很有层次性和深入性,并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
前期的猜想能够充分调动起幼儿验证的兴趣和积极性,幼儿表现得自然、积极、愉悦,体现出本班良好的教育常规。
材料都是教师预先准备的,封闭的材料限制了幼儿的探索机会,应当让幼儿搜集各种纸自己来叠小船,然后让幼儿互相比较验证;其次,猜想部分应当及时挖掘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再说一说猜想的理由。避免幼儿盲目猜测。
活动反思:
教师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的层次性强。教师对幼儿的支持,恰如一场“知时节”的“好雨”,恰到好处;教师的指导过程也好似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流人幼儿的心田,让幼儿在一种自然、轻松、适宜的状态中获得了“科学”的滋润和应有的发展。使幼儿能够学以致用,将所获经验迁移到生活中,从而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