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蜡烛》教学反思,给了我不少的启示,使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进取,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将自己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
《燃烧的蜡烛》是我上的一次翻版课。虽是翻版课,在某些角度看都存在着差异。该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蜡烛品种繁多,通过点蜡烛活动感受烛火的美。在做中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内容丰富而又有探索性,不乏知识趣味性。
对照《纲要》所提出的,我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了反思,希望能从中发现问题,积累更多的经验,在反思中获求更大的进步。
一、题材的选择
《燃烧的蜡烛》题材贴近幼儿的生活,且易感兴趣。蜡烛是我们瑞厂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断电了,我们需要它;生日了,我们也会点上蜡烛….蜡烛以它独特的外姓,绚丽的色彩,深深地吸引了每个孩子。但现在很多家长怕孩子玩火,都不让他们玩,所以大家对蜡烛怀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态度。选择这样的题材,紧紧地抓住了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蜡烛的探索欲望。所以我认为,题材的选择很重要,越是贴近孩子生活的,孩子就越感兴趣。题材要符合生活化、教育性。
二、环境的创设
只有在黑暗的环境中,才能将烛火的特点显现出来。于是我用KT板将活动室所有的采光点遮掩起来,让大家置身于一个昏暗的环境中,再配上抒情的,烘托了气氛,很快地让大家融合到学习中来,将大家的学习性积极调动起来。在整个活动中,我都以贯穿,让大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感受了烛火的美。
三、实际操作材料的准备
蜡烛品种繁多,从形状、质地、颜色来看,可谓是五花八门。在活动前期准备中,就在网上搜集各种有关蜡烛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演示稿。在活动中,逐一向大家介绍,让幼儿清晰明了地了解了蜡烛的种类。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所准备的材料还不够丰富,我只为大家选择了同一种类的蜡烛,使幼儿没有选择性,如果能为大家准备品种多样的蜡烛,让幼儿按自己的医院选择,相信大家的兴趣会更高,并能在操作中对蜡烛的种类提供一次巩固的机会。
四、活动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
1、活动的导入我本以“今天我们的活动室怎样”提问,而导入蜡烛的。但由于我的疏忽,有很多孩子都目睹了我的准备工作,都异口同声地嚷嚷:点蜡烛,完全没有我预想得到的答案。于是我就硬着头皮说:“今天我们的活动室很黑,我们一起来点上蜡烛”直接将课题导入了。虽然开始就出现了状况,但活动还是顺利地开展了。如果我先将孩子带离活动室,准备就绪后再把他们带过来,不仅在视觉上会带来亮与黑的反差,而且会使整个活动更加神秘。
2、“点蜡烛”中的小插曲我向大家提出点蜡烛的注意事项后,大家一蜂窝涌上,将蜡烛点燃。在把点燃的蜡烛带下来时,问题出现了:XX由于走得快,烛火灭了。糟糕,我在提要求时把这一注意点给忘了,现在提已经晚了,大家只顾着烛火,完全不在意你的提醒,怎么办呢?于是,我等大家都稳定了,就将刚才出现的问题告诉了大家“我发现XX的烛火灭了”,“为什么会灭了”“怎样才能不让烛火灭呢?”问题一提出,大家马上在刚才的实践中寻求到了答案:“走得快会有风,风将烛火吹灭了”“我们可以慢慢走”“用手挡”….我将在活动中出现的失误转换成对一次偶发事件的处理,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在实践中找寻答案比老师说的更为有效。
3、“杯子坏了”用做实验的小口杯是塑料质地的,于多次受热,杯子底部爆裂了。有好几个孩子出现此事件,我都忽略了。其实我们都要抓住每次突发的事件,及时引导。我们可以针对这个情况,让幼儿讨论“杯子为什么会爆裂”“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杯子做实验”等一系列问题,及时把握活动中每一个突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也是我们纲要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五、孩子间的讨论与交流
“燃烧的蜡烛”主要是让孩子在玩中学获得知识。而“玩中学”就是强调了科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要求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用准确的语句来表住自己的见解。而当“杯子盖住蜡烛后,烛火灭了”活动室内引起的骚动,“为什么会灭了”“是什么原因让烛火灭了”等问题的产生,我忽略了幼儿讨论与交流,在这方面我做得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多重视讨论与交流,让大家在探究时形成一个合作性、互动性的活动模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燃烧的蜡烛》教学反思,给了我不少的启示,使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进取,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将自己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
【案例:反思中求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