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扩散性思维,渐渐地他们会越发喜欢生活,喜欢我们周围地一切,想要观察的事物也越变越多。
背景: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的孩子去关注、去发现。让孩子去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小草在春天露出嫩叶,蜗牛在雨后爬出泥土,蚂蚁在下雨前急着搬运食物,孩子们天天可以从生活中找到许多有趣的现象。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我发现孩子对动物特别感兴趣,经常要求我给他们讲一些有关动物方面的科普知识,于是我们就开展了“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自发收集动物图片、书籍、网上资料等,表现出浓厚的探索兴趣。
实录:
一天清晨,班中的张亦周拿来了一个盒子,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只小小鸟,毛黑黑的,身上的羽毛还没长好。小小鸟的到来引起了所有孩子的关注,有的孩子问:“小鸟怎么在这里呀?它应该在树上的。”“是谁把小鸟抓来的呀?”“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不可以抓的。”张亦周急忙解释说:“不是不是的,小鸟不是抓来的,是我和爸爸经过解放路时,看到鸟窝被大风从树上吹下来,小鸟也一起掉下来的。”孩子们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张亦周救了小鸟。
“小鸟离开了自己的妈妈,肯定会想妈妈的。”
“对呀,我们把小鸟放飞,让它去找鸟妈妈。”
“不行,小鸟还很小,它好像还不会飞,它的羽毛还没长好呢。”
“就算小鸟会飞,它还不会自己找东西吃,它会饿死的。”
班中的孩子对怎样对待这只可怜的小小鸟争论起来,最后总算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照顾这只可怜的小鸟,等它长大一点,会飞会自己找东西吃的时候,再让它去找自己的妈妈吧。”张亦周说:“那么小鸟不吃东西会饿死的,我们明天给它拿点吃的来吧。”
第二天,孩子们为小鸟准备了许多他们觉得很好吃的东西,有奶油面包、颗粒牛肉干、奶黄包、乐事薯片、米饭、菜叶等等。到底什么才是小鸟爱吃的食物呢?孩子们一边喂小鸟一边说:“小鸟小鸟,你快吃呀,很好吃的!”在尝试喂食后,孩子们才知道原来小鸟爱吃米粒,菜叶,虫子,不是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爱吃零食。
反思:
当生活中的人、事、物被孩子关注后,他们便产生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组合起来就生成了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给小鸟准备了许多孩子们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尝试后他们才知道原来小鸟不是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喜欢吃零食,而是吃米粒,菜叶,虫子等,这个活动的价值,体现了幼儿对活动过程的参与、萌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同时通过尝试,幼儿自主获得了经验。
这个事例也让我深受启发:我们要从幼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而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教师的回应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放手让幼儿自己生成活动、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自流、无所作为,把幼儿由问题生成的活动变为教师对问题的解释和解答,而是要把它引导到让幼儿自己去寻求解释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上。跨出这一步,仍然需要教师的扶持,需要教师更多地去了解幼儿,更加关注幼儿的活动,从中捕捉契机,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研究的欲望,自发生成探究活动。
总之,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倾听幼儿的热点话题,捕捉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敏感性问题,调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的积极性,使幼儿模糊的经验变为正确的经验。我们要向孩子展示大自然神奇的一面,激起孩子的疑问,挖掘有价值的内容,鼓励孩子积极探索保持孩子心中的好奇。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扩散性思维,渐渐地他们会越发喜欢生活,喜欢我们周围地一切,想要观察的事物也越变越多。
【案例:把握教育契机,促进幼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