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
各地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297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建议,教育部答复: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在部署实施幼小衔接试点工作方面,教育部表示,将在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大班下学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
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强化主动衔接意识,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课程,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
指导各地以县(区)为单位遴选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和试点园(校),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在学前教育校外培训治理方面,教育部表示,对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上培训,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托管班等名义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开展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等培训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上小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进入公立小学,孩子们的入学年龄很重要,按照以往教育部所发布的规定来看,学生必须满6周岁而且生日在9月1日之前才算是满足入学要求,如果其他的孩子出生日期已经超过了9月1日,那么就只能够比同年龄的孩子晚入学一年。
面对这样的通知,许多家长都感到难以接受,哪里都是同一年龄,而且都已经满了6周岁,为何要比其他人的孩子晚一年入学呢?而且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划分,对于9月2日出生的孩子是公平的吗?这样的方式他们感到极为不妥当。
更何况教育本身就要趁早,比其他人的孩子晚一年入学,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责任谁来负呢?总之随着事情愈演愈烈,家长们的抗议声音也越来越大,包括相关部门也发布了最新通知。
教育部明确表示将会对入学年龄作出调整,只要满6周岁,9月1日出生,一直到12月31号出生都可以入学。
但部分家长们依然不依不饶,提出反对意见,最终做出了最后的调整,明确表示,由于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日引发广泛关注,因此在未来教育部不会统一规定具体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由各省份自行决定。
总之家长们也算是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小学生们的入学年龄9月份将不再是截止时间,家长们可谓是喜忧参半。部分家长认为能够让孩子早接受学,就能够让他们早点接受教育,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好事,正所谓早下手为强。
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家长则认为,如果将主动权交到家长手上,会不会物极必反呢?更何况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家庭教育模式是不同的,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不同,什么时候适合上小学,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家长还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因为操作不当而让孩子厌恶学习,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孩子满6周岁正好趋于成熟,如果家长过于早地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这对于心理以及身体方面,发育并不完全的学生而言,会让他们无法适应学习节奏,况且年纪太小,抵抗力也弱。
不如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多上点心,帮助孩子养成独立的思考意识和自理能力,做好充足准备之后,再送孩子进入小学。总而言之,家长要为孩子做出真正适合他的决定,而并非是揠苗助长。
教育部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636号建议“关于改善炒作学区房,保障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时表示,“学区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校际间办学质量存在差异的问题。
教育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一手推进均衡发展、着力缩小校际差距,一手推进多校划片、治理择校和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一步,教育部将研究制定《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完善政策保障措施,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问题。
同时,持续巩固招生入学政策、制度、成果,依法依规做好规范管理工作,切实促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教育部在答复中提到,自2014年起,教育部启动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推动各地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积极推进多校划片,随机分配优质学校名额;积极推进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强弱搭配和九年一贯制办学;积极推进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等多种措施,有效缓解“择校热”和“学区房”等问题,稳妥推进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支持各地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入学需求。
目前,全国已有96.8%的县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意见》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构建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公平发展、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的招生入学机制。
同时各地实行招生信息“八公开”制度,提出“十项严禁”纪律要求,明确招生入学工作由地市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严禁中小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挂钩招生,严禁以考试成绩、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在改善炒作学区房问题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借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针对部分城市学区房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及时指导北京、上海、合肥、宁波等市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学区房热问题,将“借学区房等炒作房价”纳入整治重点,严厉打击中介机构以“学区、学区房、学区名额”等为名宣传推广房源,散布房源紧张、房价上涨等虚假信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联合有关部门指导有关城市在制定或调整学区政策时,考虑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要求,完善和落实多校划片招生政策,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从源头上解决学区房炒作问题。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教微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