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过于,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排挤、被欺负,却无能为力。
在综艺节目节目《婆婆与妈妈》中,有一期伊能静谈起女儿米粒在学校的经历。
女儿胆子小,又刚转到一个新学校,同学们都不和她打招呼、不理她。
女儿很聪明,立刻报告老师。老师随即要求男孩道歉,事情很快解决了。
一节舞蹈课上,那个小男孩故意侵占了女儿的位置,还把女儿紧紧逼到墙壁角落里去。
最令人心疼的是,女儿竟然也没有任何反抗,就弱弱地缩着身体,紧贴着墙壁,对着妈妈笑着挥手。
“当你有个孩子,在学校总被欺负,和老师、家长都说了,也还是被欺负,那你怎么办?”
“受到欺负,就要立刻反击回去,否则还会受到更多的欺负。”
“孩子不能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防止孩子被欺负,也是父母们要教会的问题。”
当孩子受到欺凌,教会他保护好自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生存法则。
1、告诉孩子什么是“权力”,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这两点是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培养的,孩子若缺乏自我意识和自信,就很难做到维护自我。
尽早让孩子明白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别人又拥有哪些权利,并明确告诉孩子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别人的玩具你未经允许不能随便碰,但是你自己的玩具,或者你正在玩的公共玩具,别人也不能未经你的允许就随便抢走。
此处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学会接受别人权利范围内的拒绝。
0-3岁的孩子,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有限,当他们的权利被侵犯时,孩子还不具备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解决冲突的能力。
比如:“这个玩具我的孩子正在玩,你不能就这样从她手里抢走。请把它还给我。等我的孩子玩完了,我们可以给你玩。”
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孩子就有了底气也懂得了权利的意义。
为什么说当孩子被打时,不建议教育孩子“打回去”,原因很简单: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发现打回去很有效,每次打回去别的小朋友就不敢打他抢他的玩具了,那这个孩子还有什么动力去想别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和冲突呢?
家长平时在家里就要以身示范,多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允许和尊重孩子的说不。
被打了,要大声对打人者说:“停!你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我不允许你打我!”
很多孩子一开始都喊不出来,天生害羞、缺乏勇气等等各种原因导致,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和鼓励才能慢慢做到。
在做了第四步后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向老师、家长或朋友求助了。
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不是教孩子自私,而是让孩子明白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
发生什么事情了,能让孩子有申辩的机会,说出事情的原由。避免直接定罪,如:“是不是抢小朋友玩具了?”、“你又做什么坏事了?”
事情的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当人生气的时候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所以家长不要跟孩子讲道理,只要让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哭也好、骂也好,发泄一顿,心情好了在继续下面的事情。
这个问题是给孩子动脑的问题,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也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孩子一起想办法,那怕这个办法很荒唐或很幼稚,你都可以提供出来给孩子参考。
跟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办法的后果,让孩子认识这些办法带来的后果,不要使用说教,只要陈述就好。
![秦昊因女儿被欺负心疼落泪:孩子被欺负,是“打回去”还是“没关系”?-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http://kejian.youshijiaoyan.com/wp-admin/img.php?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eRzibMC6RHlZKrLibuetJpcSMbHg77GicZL118HRPaO88L46AV5M4JqAUAKAicxZ6NtUDSIOzKs5F6pRJMjjKQjzA/640?wx_fmt=jpeg)
无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办法,家长都不要否决孩子,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办法去做,即使办法是错误的,孩子也能从错误中学到新的东西。
让孩子说出对这件事情结果的看法,并帮助孩子分析利弊。
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孩子分析正确的做法。
总是在说禁止幼儿园小学化,那3-6岁该学啥?人民日报这么说:
郭晶晶儿子天价幼儿园曝光:3岁以上孩子不培养这一点,砸再多钱也没用!
华爱华教授:幼小衔接不是抢学,游戏才是幼儿的正当行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教微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