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音乐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毕业歌》
一、 设计意图:
难忘的幼儿园生活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毕业在即,设计本活动旨在使幼儿体验毕业离园时的惜别之情,了解自己幼儿园时光中的成长与进步,感受教师如慈母般的循循教导,萌发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感恩之心。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ABA的三段体音乐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A段,用抒情、舒展的歌声表现歌曲B段。
2、探索用不同动作表现轻快和悠扬的音乐旋律,迁移经验运用打击乐伴奏及创编舞蹈动作等方式来表现歌曲。
3、体验、激发即将毕业时同伴间、师生间的依恋之情,增进对幼儿园以及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三、活动准备:
道具礼物、字卡、打击乐器若干、腕花、自制礼物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①、师幼一同伴随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动作愉快地进入活动室。
②、发声练习曲:《欢庆》,其中穿插部分节奏型的练习。
2、基本部分
①、以排练“毕业舞会”情境切入,引发幼儿简要回顾幼儿园生活(观看幼儿活动片段VCD),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小朋友们就要离开幼儿园和老师、同伴,为了迎接“毕业舞会”的到来,大家的排练都很积极。刚刚“时光老人”寄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先让我们提前来分享一下。
②、教师播放歌曲磁带《毕业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整理歌词以及激发其倾听的感受,鼓励幼儿与教师一同有感情地复习歌曲一遍。
教师:回忆幼儿园的点点滴滴实在让人很难忘,觉得现在只有一首歌能唱出我们的心里话,那就是《毕业歌》。
③、再次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ABA的音乐结构,探索用不同动作表现轻快和悠扬的音乐旋律,启发幼儿根据旋律注意断顿的唱法。
教师提问:哪些地方的旋律是一样的?哪一段是不一样的?听上去有什么感觉?(轻快、悠扬)引导幼儿分别给A段和B段的音乐匹配相应的身体动作,例如:给A段旋律匹配轻快的拍腿动作;给B段旋律匹配悠扬的手臂画圈的动作。
④、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自主选择乐器的同时训练幼儿的听辨能力、节奏感和集体协作精神。
“仔细听!什么乐器也来和我们一起唱歌呢?”引导幼儿听辨音色之后说出该乐器的名称、音色特点及配乐的理由。
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分成两组为歌曲伴奏(请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担任指挥),要求幼儿服从指挥,与集体的声音取得协调。
⑤、引导幼儿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来创编舞蹈动作,进一步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全方位提升幼儿的音乐技能。
首先有目的地请几名幼儿进行动作的展示,引发其他幼儿观察、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共同选择贴切及认可的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模仿、练习,待动作较熟练后再提高难度加入简单的队形变化,最后集体表演一遍。
⑥、激发幼儿表达即将毕业的感受,如难忘的人事物或者想对老师说的话等。借助复习歌曲《祝福》的温馨情境,让幼儿向老师或同伴赠送礼物,互相表达惜别和感恩之情。
教师:转眼三、四年过去了,还记得你们在幼儿园的每时每刻吗?今天你们快要毕业了,明天就要光荣地做小学生了,你们忘不了的是什么?临走前还想和老师、同伴们说些什么呢?
⑦、教师小结:幼儿园的生活愉快而又短暂,希望你们在毕业后记住幼儿园的愉快生活,把记忆埋藏在心里,到你们带上红领巾的时候,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绩。
五、结束部分:
教师饰“司机”,带领幼儿乘坐“毕业快车”在《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和幼儿园说再见。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