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悬梁刺股”害人不浅?
有关悬梁: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时侯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有关刺骨: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侯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侯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类似的故事围绕着我们整个求学生涯,让我们认定了死理——如想成功,一定要勤奋;如果勤奋,就一定成功!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看似不怎么努力的孩子跟邻居家每天学习到凌晨、周末被密密麻麻的补习安排的同龄孩子作比较,你看人家某某某多勤奋,你因为不勤奋,所以学习不好……
国人很喜欢将偶然的事情看成是可以普遍实施的金规,你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有多少模仿悬梁、多少模仿刺骨的读书人,但是他们一生碌碌无为、贫困潦倒,在历史的长河中连一点小黑点也沾不上?
无谓的勤奋其实不利于真正的学习,学习的提升其实也并不是因为孩子们挑灯苦读导致的,相反,如果孩子能在白天学习、提高效率,晚上保证睡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悲哀的是,有不少孩子已经是这类“形式”的受害者,走路学习、坐车做题、被窝里背题库……结果,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死撑,几年下来眼镜换了一副又一副……不少苦读的人反而没能考上好大学,相反,那些该玩就玩、该睡觉就睡觉的人,反而能轻松考上了好大学,或者跟你考上同一层次的大学。
所以说,悬梁刺股类的学习方法,不仅不利于学习,反而有害于学习。
勤奋和努力一文不值吗?
当然不是。勤奋和努力对孩子来说,也还是意义重大的,举个例子,如果郎朗没有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他不可能享誉世界。有个叫“一万个小时”定律,定律认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园宝家园推崇的是科学的勤奋,学习就要有效率、有方法,当然方法有很多,在网上随便搜索就会出现很多,关键是方法要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有效的。而不是苦逼的勤奋,因为苦行僧的勤奋会损害孩子的身体,而且得不偿失。
{原文来源母婴网,园宝整理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