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热点话题
“谁若不能独立,就谈不上自由。”
——玛利亚·蒙台梭利
这两天,网友炸了!
起因是一位博主爆料,有妈妈带十几岁儿子进游泳馆女更衣室,甚至还和女性一起洗澡。该博主叫来场馆工作人员投诉无果,孩子妈妈竟然说:“孩子又看不懂的,就你精贵怕看!”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转发留言,相关话题水涨船高瞬间登上热搜,引来更多人围观讨论。
有人说,场馆的管理有问题;
有人说,家长的教养有问题;
还有人说,孩子的性别教育一定要及早……
诚然,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且必须要正视的。但其中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孩子的独立性问题。
这里所说的“独立”,不仅指身体上的独立、生活习惯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独立、意志上的独立。
「谁若不能独立,就谈不上自由」
在女更衣室事件中,有专家指出,只有生活上独立起来,性别才能慢慢独立。
深以为然。
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家长都知道,蒙氏教育常被称为“不教的教育”,蒙氏幼儿园的孩子非常“自由”。
“自由”是蒙氏“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
但是,蒙台梭利更指出:“谁若不能独立,就谈不上自由。”
独立源于人类内在的需求,从儿童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其独立的进程。当儿童开始独立行走以后,他首先在行动上逐步摆脱了对他人的依靠,然后要求在精神上独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获取经验,而不是依靠别人。
对孩子只有以教育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需要”,他们才能自由地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因此,蒙氏教育的自由绝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地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
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Help me do it by myself.”
这是蒙台梭利为孩子呐喊的心声,也是她每次演讲时常提的一句话。
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得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这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蒙台梭利说:“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倾向于把幼儿当成木偶,给他们洗,喂他们吃饭,好像他们是布娃娃,我们总是不停地认为幼儿不会做事,不知道怎样做。”
成人过度的照顾只会侵蚀孩子的意志,多余的代劳只会使孩子变得无能;孩子唯有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才能得到成就感、建立自信心,这些是父母无法给予孩子的。
因此,蒙台梭利呼吁:“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他们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有益活动,使孩子能够做到自我指导、自我校正,并获得对自身成就的满足。”
“我不希望别人伺候我,因为我并非无能。”蒙台梭利告诉我们,这才是孩子的心声。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要想真正做到让孩子独立,父母首先要有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女。经由你获得生命,但不是为你而来;虽然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正如纪伯伦的这首诗歌写的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从一出生开始就迈向了独立性的征程,犹如离弦之箭,并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儿童的独立行为是由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儿童是在遵循自然法则行事。儿童通过自己的工作行为,来寻求身体和思想上的独立,他并不关心其他方面的知识,他只想通过自己去学习知识,去吸收周围世界的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独立这一目的。
我们常常说教育孩子,实际上我们无法从本质上影响他的发展,他迈向独立性的过程源于他自己,我们只能作为一个观察者、陪伴者、辅助者。
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向孩子提供适宜的环境,保证大自然赋予他们的能力能得到充分发展。
「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相较于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孩子才是真正的主人。
在蒙台梭利学校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准备的,这是一个“有预备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帮助儿童走向独立。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蒙台梭利五大领域的教学中,专门设置了“日常生活区”。在日常生活领域,通过大量的手眼脑协调练习,让幼儿具备独立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的能力。
蒙台梭利说:“日常生活的练习是真正的体操……卷地毯、刷鞋子、洗盆刷碗、铺床叠被,准备饮食、开关抽屉及门窗、清扫卫生、排列椅子、收窗帘、摆放家具……通过力所能及的工作而活动手臂、强健筋骨。”
另外,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室里大量的教具都是专为两岁半至六岁的孩子量身打造。蒙台梭利教具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儿童的自我构建与心智发展,这是一种内在的作用。
当我们走进教室时,会看到幼儿忙碌“工作”的身影。他们都是轻松愉快地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具进行操作。
而他们的工作内容并非老师提前安排好的,每个幼儿都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并独立操作。
在示范工作时,老师也会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思考而自己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不是老师直接把答案或经验告诉孩子。
当然,作为环境的准备者和维护者,老师的“旁观”并非不管不顾。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会鼓励他们用其他的方法再试一试,或者适当给幼儿提示及协助,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最终的答案,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
蒙台梭利说:“我常常听到幼儿的心里在呐喊: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作为成人,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幼儿让幼儿自己去做,帮助幼儿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帮助幼儿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Etonkids伊顿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