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最快乐?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让人暖心又泪目的视频。
是不是没想到,父母和孩子给出的答案竟如此大相径庭?吃棒棒糖和巧克力、得到新玩具、去游乐场玩,这些父母认为最能让孩子感到快乐的事,却没有一个出现在孩子的答案里。
孩子眼中的快乐是什么?是做手工、拍照片;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动画片、一起玩恐龙、一起睡觉;是爸爸陪着聊天或是做了一顿好吃的饭。
他们的回答里, “和爸爸妈妈一起”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这是不是让很多自认了解孩子的父母感到汗颜?原来自己并非如想象那般,真正懂得孩子,知道什么才能让他快乐?!
01
并非所有父母都要求孩子那么优秀和成功,但健康快乐地成长,几乎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盼。
可什么才是孩子眼中真正的快乐呢?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小时候,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是的,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有父母的陪伴。
在孩子的心里,快乐并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而是因为“创造”了什么、“参与”了什么,这个自发、主动的过程,才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要向内往心灵里去寻找,而不是靠外在的、物质的东西去赋予。
所以,身为父母的你,要想让孩子真正快乐,并不是买玩具或带他玩这么简单,而是要用心去陪伴他,和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物质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就像孩子拥有的玩具越来越多,他的快乐和幸福感反而会逐渐递减,但如果换一种方式,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孩子每次都会在不同的创作过程中体会到满足感、成就感,由此而产生的快乐,才是深刻的,并且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影响深远。
02
然而,陪伴不仅仅是“在身边”,如果那样的话,父母和看护、保姆又有什么区别?
有调查数据显示,七成父母在陪孩子的时候都会玩手机。这样的场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孩子在秋千或滑梯上玩,一旁陪伴的爸爸妈妈低头看手机,只偶尔抬头看一下孩子不要摔跤或是受伤。
这,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更多的是指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关注,而不是身体上的关心。
真正地陪伴,应该是全身心地和孩子投入到某件事、某个时刻当中,玩乐也好,学习也罢,你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探索,分享彼此的感受,拥有共同的情感和体验。这样的陪伴,才会让孩子真正觉得被尊重、被关注,这样的陪伴,才能真正让他们感到快乐。
只有当你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蹲下身来,从孩子的高度去感受周围的一切,才会发现,他们心底最渴望的是什么,才会明白,原来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心目中是如此重要。
眼下正是暑期,很多家长会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孩子应该享受快乐的童年,而不是提前掌握多少知识。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扮演“陪伴者”的角色。其实,技能的习得很容易,品格的锻炼却很难。3到6岁的学龄前阶段,正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而培养孩子性格的最好方式,难道不是在父母的陪伴中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吗?
当父母懂得了真正地陪伴,孩子才会更快乐。
成就孩子更好的未来
请关注Etonkids北京伊顿国际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