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图画书的阅读与欣赏──以《穿花衣》为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图画书的阅读与欣赏──以《穿花衣》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教师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文学教育不只要让幼儿了解作品内容,还要让幼儿感受、欣赏作品。我园充分挖掘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并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努力让这些作品成为幼儿文学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文以《穿花衣》一书的阅读欣赏为例,介绍我园运用图画书开展文学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穿花衣》的教育价值

拿到一本图画书,我们不要急于教给幼儿,而要先自己反复研读。研读的过程就是对绘本的文字、图画细细揣摩、体会的过程。我们反复翻阅、细读图画书《穿花衣》,从封面到封底再到环衬,从文字、图画到细枝末节,再到作者的设计意图……感受越来越深,阅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穿花衣》故事来源于教师和幼儿平常的美工活动拓印画,以小燕子秋去春来为线索贯穿,通过大大小小的手掌描绘了不同的动物形象,又用不同颜色的手掌呈现不同动物“穿着”的外衣,让幼儿在视觉的变化中逐渐掌握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了解四季的变化。故事结构是车轱辘式的,情节重复,相似的画面、场景和重复的语言像车轱辘一样转过来转过去。

《穿花衣》以童谣式的文字呈现,韵律十足,朗朗上口,简单易记,精练简洁。图画的色彩、构图、细节、风格等都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审美特点,大多数动物形象都是以先手掌印画再添画的方式创作的,这种拓印技法让幼儿对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有的动物形象简单,有的则构思精巧,能打开幼儿无尽的想象空间。图文相互融合、交织,共同承担叙事的责任,让故事更形象、生动、丰满。

《穿花衣》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具体包括审美教育、认识世界、情感教育、语言教育等四个方面的价值。

1.审美教育价值

儿童文学是美的文学,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穿花衣》中的画面色彩极为丰富和谐,手掌印绘制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四季不同的自然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的童谣语言简朴、生动,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幼儿十分喜欢。这些都有利于发展幼儿文学与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认识世界的价值

认识世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幼儿从动物们“穿着”的不同外衣,了解不同动物的色彩区别,并在视觉的变化中了解四季的变化;另一方面,书中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等节庆活动的呈现,让幼儿初步了解了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

3.情感教育价值

《穿花衣》中,小燕子跟着妈妈学习飞翔;大象成群喷水玩耍、摘果子,画面十分温馨、愉悦;小孔雀们梳妆打扮,兴高采烈地与同伴分享快乐……这种种情感让幼儿体会满满的愉悦和幸福,并滋生真善美的情感。

4.语言教育价值

故事语言简练、浅显、生动,并运用了不少令小班幼儿感到新鲜的词汇,能帮助幼儿在听赏和表演活动中扩充词汇,并发展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穿花衣》阅读欣赏活动的设计

《穿花衣》是童谣和手掌画的有机结合,图文合奏共同表现四季当中不同动物的习性。童谣短小、句式工整,看似简单的表达背后蕴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书中的拓印色彩鲜艳、逼真传神,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欣赏。教师通过意境的营造、轻音乐的运用、语言的刺激等多形式的诵读与听赏策略,带着幼儿关注作品的有趣情节,激发对故事意境的想象,从而使幼儿习得童谣,获得想象的乐趣与审美的体验,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萌生对美的热爱。这也是陶冶文学情操、初步奠定幼儿文学素养的重要过程。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

《穿花衣》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我们结合《穿花衣》的内容与形式特点,根据小班幼儿思维、语言、社会性发展的特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要求,将阅读欣赏活动的目标确定为喜欢阅读图画书,了解不同动物的外衣颜色,感受四季的色彩变化;能认真观察画面,尝试模仿并跟读童谣,如“来帮……穿……”;体会图画书有趣的情节,展开简单的想象,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美,尝试进行自主阅读。

2.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如何以幼儿喜欢的方式,让幼儿轻松愉快地阅读欣赏《穿花衣》,感受作品的意境与美?经过反复思考、多次打磨,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1)春姑娘图片导入,利用轻音乐营造季节氛围

美丽的春姑娘身穿五彩衣飞到图画书首页(春天场景),在营造春天情境的同时引出故事主题“春姑娘带来了哪些小动物”,为幼儿后续的理解与想象做好铺垫,为开展阅读活动打下基础。

(2)完整欣赏图画书,观察、感受画面内容

完整欣赏的方式不仅让幼儿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进程,激发阅读兴趣,还能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反复体会潜在的节奏,轻松地读到最后。对于故事情节丰富、段落较多的图画书,幼儿很难读几次就理解,教师需要根据故事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分段欣赏。

(3)围绕阅读重点,分段欣赏

我围绕重点内容,分段、分层次设计问题,帮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如回顾性提问“哪些小动物穿了花衣?穿了什么颜色的花衣?”、解释性提问“雪人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等,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探寻问题的答案。同时,我通过追问,如“春姑娘还会帮哪些动物穿花衣?”,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逐步深入画面,了解关键情景变化,理解故事情节。

(4)游戏活动,创编童谣

教师应将阅读与幼儿喜爱的游戏相结合,让幼儿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和体验图画书所描绘的情境。我采用找一找的游戏方式帮助幼儿巩固并提升创编能力。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象,到操作台上寻找各种颜色的色卡,给小动物穿上不同颜色的外衣,然后创编童谣,如“穿花衣,穿花衣,大手伸出来,小手伸出来,大手、小手一起来,来帮小鸡穿黄衣”。教师则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童谣讲出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5)幼儿自主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阅读过程中,我抛出一些问题,让幼儿自主在图画书中寻找答案,如“书中的小动物穿了什么衣服?”“它们会在什么季节出现?”,引导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图画书,了解故事发展的进程,正确理解画面的内容。

自主阅读中,有的幼儿发现“树是用手掌画的,颜色都不一样,有的树是绿色,有的树是橙色,到了冬天树叶都掉光了”。他们不仅对手掌拓印画充满了好奇,更从中看到了故事发展的逻辑。

三、师幼在图画书阅读欣赏中共成长

1.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穿花衣》阅读欣赏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自信而有能力的幼儿。比如,幼儿拿着小动物形象到户外寻找颜色,有的贴在花朵上,有的印在草地上,有的放在树叶上,有的大声地说“穿花衣、穿花衣,我帮大象穿绿衣”……他们在跑跑跳跳中体验大自然的多彩和神奇。又如,幼儿十分喜爱书中的小动物形象,他们纷纷来到表演区,化身燕子、孔雀、螃蟹、青蛙等,演绎故事内容。在表演中,他们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和幼儿围坐一起阅读故事时,我围绕开放式的结尾提问“雪人穿什么衣?”,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书中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幼儿在玩玩画画当中提升了图画表征能力、审美素养和创造力。我挖掘图画书自身丰富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让幼儿主动汲取图画书中的“营养”,幼儿在好玩又有趣的活动中协调发展。

2.教师的素养提升

图画书的研究、欣赏,阅读欣赏活动的设计、组织,对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成长机会。

通过研究、欣赏图画书,我进一步明确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水平选择适宜图画书的原则和方法。如挑选给小班幼儿的图画书应色彩明快、背景单一、图画简单、语言简短、韵律感强。

图画书是图文的交汇和意义的融合。通过研究、欣赏图画书,我提高了解读图画书并发掘其教育价值的能力。在解读《穿花衣》的过程中,就文字而言,我从题材、主题、故事结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语言(词汇、句式)等方面发现其文学价值;就图画而言,每个页面都是一幅精美的画,包含丰富的美术元素,我从构图、色彩、形象等方面发现其审美价值;就教育价值而言,每一本图画书都蕴含独特的思想、情感等,我结合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和教育元素。




*原文刊发于《年轻人·幼师园地》2023年第1期。作者:柏冰,作者单位:株洲市幼儿园。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丨饶超


图画书的阅读与欣赏──以《穿花衣》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推荐订刊

图画书的阅读与欣赏──以《穿花衣》为例-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年轻人 幼师园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图画书的阅读与欣赏──以《穿花衣》为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