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活动案例
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主题建构游戏,能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和空间想象力,帮助幼儿感知形体、对称等概念,培养幼儿坚持、细致、耐心等学习品质。本文以大班主题建构游戏“5只小老鼠的理想家园”为例,梳理主题建构游戏的设计与组织经验,引领建构游戏向更高层次发展。
1.确定建构主题
我班孩子已具备相关的绘本阅读与欣赏经验。通过筛选,我们选择绘本故事《5只好老鼠造房子》进行主题内容建构。绘本讲述了5只小老鼠在城市生活的艰难,有大猫的追赶,要提防人类的踩踏,甚至还要在废物山上修建房子。但它们通过努力建成了一座功能齐全、趣味十足的房子。
2.自主绘画与设计
如果让孩子为小老鼠设计一座房子,他们心中的房子会是怎样的?把西瓜挖空,变成四层楼的房子,一楼客厅,放上椅子和沙发,二楼餐厅,切开哈密瓜当餐桌;城堡房子里面有老鼠公主、王子、王后、国王、士兵;汽车房子装有13个轮胎,可以开动;有小阁楼的木屋;还有防空洞,5只小老鼠住在里面可以抵挡猫的攻击……天马行空的想法层出不穷。
通过欣赏绘本与讨论交流,孩子们心中的房子已初步成型。我引导他们分组绘画与设计,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心中5只小老鼠的房子。在此之前,孩子们都是单独设计与绘画图纸,这次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设计一张图纸,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问题也接踵而至:每组谁来画?怎么画?
3.家园合作,商议搭建材料
设计图纸画好了,该选择什么材料来搭建呢?为了更好地拓宽孩子们的思路,我们一起阅读了绘本故事《建筑师小弗兰克》。通过家园合作,孩子们完成了5只小老鼠的房子设计单,并思考用什么材料完成搭建。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东西,都变成了妙趣横生的游戏材料,如纸盒、瓶子、橡皮泥、纸筒、泡沫板、篮子、绳子、缺角的桌子、树枝、积木、奶粉罐、纸尿裤、黏土……
▍二、游戏组织
1.多途径丰富幼儿的建构经验
大班孩子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架空、插接、镶嵌、编织、黏合、旋转等技能,并能熟练使用桥式、塔式等搭建技巧建构出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在建构游戏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完成自己心中的设计,我通过网络资源库帮助孩子学习建构技巧,丰富建筑造型。我提供图片、视频资源,帮助孩子解决建构过程中的困惑;以同伴的身份介入游戏,与组员一起观察、讨论,运用不同的搭建技巧呈现不同的效果;引导孩子从独自建构到小组合作,设计的作品从平面到立体,从原貌到创意,从单一到丰富。孩子们甚至能够根据小老鼠的特点不断调整搭建结构等。孩子与材料互动,摩擦出火花的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也在慢慢提升。
2.加强合作意识,团队协作
小组合作是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组织形式。小组长的职责是什么?组员如何分工?谁搬材料?谁负责搭建?从哪里开始搭?这些都是孩子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在小组合作搭建的过程中,我观察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对新问题、新想法进行持续评估、决策的能力及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孩子们尝试运用新方法、新材料、新技巧来解决问题时受到了局限。为了解决孩子们合作搭建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起阅读孩子感兴趣的绘本故事《驴子建筑工的一天》。在绘本故事的影响下,我有意识地加强合作建构的引导,启发孩子通过团队协作,打造出高质量的作品。
▍三、游戏反思
1.追随幼儿兴趣,提升游戏价值
丰富故事情境,充实搭建内容。在小组分工合作下,每组幼儿都完成了五只小老鼠的房子搭建,然而小老鼠们住在这么一座简单的房子里,它们会开心吗?在绘本《驴子建筑工的一天》中,驴小弟给企鹅一家设计的房子配备了高低床、溜冰场、卫生间、屋顶游泳池、旋转滑梯等设备设施。孩子们提出:“为什么驴小弟给企鹅一家修建的房子有屋顶游泳池、旋转滑梯,而小老鼠家什么也没有?我们也可以给小老鼠建造‘理想家园’呀!”于是,我们组织孩子们针对“我们还可以给小老鼠的房子建些什么?”展开讨论。讨论交流后,孩子们对建造“房子”萌生了许多奇思妙想,如增加观景台、滑滑梯、果汁加工厂等。
2.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幼儿深度学习
有一个小组的孩子想要为小老鼠搭一座高高的房子,却因为身高不够高而苦恼。面对这个问题,组员们积极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帮助他将房子搭得更高。交流过后,有孩子找来纸箱,让同伴踩在纸箱上面将房子建高。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尝试。可问题出现了,有的孩子成功站在了纸箱上面,有的孩子却不小心将纸箱踩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孩子瘦,有的孩子胖,身高也有差异。在分享环节,我引导其他组的孩子参与讨论,为该组出谋划策。有孩子提议在纸箱上放几块厚实的纸板,可这个提议下的第二次尝试结果也不理想。他们再次返回材料区认真寻找,查看还有哪些材料比纸箱和厚纸板更坚固。一番比较后,他们选择了奶粉罐作为垒高的辅助工具。这一次他们成功了,不论孩子高、矮、胖、瘦,都能稳稳地站在奶粉罐上对房子进行加高搭建。他们还学会了举一反三,想要搭得更高可以在奶粉罐上再累加奶粉罐,达到了联系学习的状态。
在整个建构游戏过程中,孩子始终保持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某个孩子的好奇心出发到小组讨论探究解决办法,再到最后孩子们集体讨论、多次尝试、获得成功,从习得经验到传授他人经验,从运用已有经验到解决真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仅推动了孩子深度学习,而且提升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了孩子高阶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渗透环保理念,践行环保行为
纸盒、矿泉水瓶、纸筒、泡沫板、奶粉罐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通常会被当作无用垃圾扔掉,然而,大多数废旧材料对孩子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收集废旧材料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我们积极利用家园合作,启发孩子认识、收集、利用废旧材料,引导孩子将废旧材料巧妙地运用到建构游戏中。
同时,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节能环保、勤俭节约等知识,引导孩子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如开展“垃圾分类、绿色通行”主题活动、垃圾分类知识抢答赛;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垃圾分类的操作材料,在教室、幼儿园各处摆放分类垃圾桶,要求孩子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在美工区提供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加工制作……这些方式引导孩子关注环保、爱护环境、热爱生活,为共建节能环保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等待建构。在建构活动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地为孩子创造游戏条件和机会,提供一个能支持他们自主游戏、自由创造的环境,及时引导和支持,不断调整策略,提升孩子的建构技能,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