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机构保教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复习要点
第一节 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一日生活活动的内容与意义
(一)一日生活活动的内容
它主要包括幼儿入园(晨检、接待等)、早操、进餐、饮水、睡眠、盥洗、如厕、离园等活动。
(二)一日生活活动的意义
1. 保障幼儿生命和身体健康
2.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4.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培养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和爱心
(2)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与人交往的利他行为
(3)便于实施品德教育
二、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保教结合原则: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育者要将保育与教育结合在一起。
2.一致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一致性是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要注意时间的连续与内容的一致。其次,教育者还应视环境及幼儿个体的状态灵活对待,及时改变不合适的要求。
3.全面管理与个别照顾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管理与个别照顾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要树立幼儿一日生活管理的全局观,也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不要只顾全体忽视个别,也不要只顾个别忽视整体。
4.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不能只是一味提要求,而不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也不能一味地包办代替,不给幼儿自己练习和学习的机会。
5.丰富性与流畅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丰富性是指一日生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多样丰富。
其次,流畅性是指一日生活活动结构要紧凑、各环节转换要自然流畅,在活动中和活动间隙,要尽量避免拖沓,同时,要善于把幼儿静坐等待的时间变为积极的活动过程。
(二)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
1.科学制定与实施日常生活制度
(1)日常生活制度主要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主要环节的时间划分、顺序安排和规则要求三个方面。
(2)幼儿年龄特点是影响日常生活制度制定的主要因素。
(3)生活制度确定以后,保教人员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互相配合、统一要求,严格执行生活制度。
2.建立与实施合理的生活常规
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园各生活环节相应的规则与行为规范。常规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对集体和公共环境的适应,同时,也有助于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内涵与依据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内涵
从操作过程来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即是将课程的基本要素(目标、内容、教材、学习活动、媒介、时间、空间、环境、教学用具等)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编排与处理,从而使其基本要素形成特定相互关系的过程。
2.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首先要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其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整体把握五大领域教学的特点。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向儿童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人类社会认识的客观规律、符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客观规律、符合人际交往的客观规律。
2.思想性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对全体儿童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幼儿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
3.目标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的目标,没有目标的活动称不上教育活动。
4.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即把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看作是一个把教育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建构的过程。
5.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就是要让儿童在主动和真实的活动中,通过感知、操作、体验、交流来进行学习的。
(三)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
主题活动是指围绕着贴近幼儿生活的某一中心内容即某一主题作为活动的主线来组织与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
1.主题确定
主题名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涵盖和容纳整个主题活动的基本内容。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儿童、主题自身的特性、教师和可利用资源等因素。
2.主题目标的制定
主题目标应当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有机性,而不是对幼儿各个发展方面的割裂,即实现幼儿知识、经验、能力、方法、技巧、个性、社会性各个品质的整体发展。
(1)由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组成的三维主题目标
(2)以不同取向关注主题活动过程的三类目标
3.主题内容框架的构建
主题内容的选择应重点抓住儿童生活中能够感受到、体验到、接触到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去拓展和提升儿童的经验。
(四)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步骤
1.活动时间与活动名称的确立
2.活动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的制定是整个活动设计中的关键一环,活动目标的适宜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活动展开的效果。活动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领域目标、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及幼儿将要达到的新的发展水平,具体应该包括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个维度。
3.活动准备的设计
教学活动准备是指为了保证某种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该活动展开之前所做的一系列物质的、环境的、精神的准备。教学活动的准备集中由教师完成,但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幼儿、家长以及整个幼儿园的配合与支持。
4.活动过程的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一般包括三部分:开始部分、展开部分、结束部分。在开始部分,教师主要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向幼儿提出学习的任务,使儿童知道学习什么,应该怎样学。展开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部分,由许多步骤和相互联系、嵌套的环节组成。结束部分主要是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情况做小结的过程,并对幼儿的学习过程给予综合评价,引导幼儿再学习的愿望。
5.活动延伸的设计
活动延伸是指活动结束之后,通过其他活动形式或途径,如领域间的渗透、活动区活动、游戏活动、家庭体验活动继续引导和组织幼儿学习,以巩固和拓展幼儿所学习的知识。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1.集体教学活动
2.小组教学活动
3.个别教学活动
三种活动各有利弊,如果能有效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转换,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直观手段,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丰富儿童的各种感官经验和感性知识,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
2.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种因素的差异和变化,机智、灵活、富有创造地组织活动。
3.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巩固性原则
教师要经常组织不同的游戏活动复习和巩固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经验、技能。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评定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施
1.幼儿园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方法
(1)言语指导法
(2)操作体验法
(3)演示范例法
2.幼儿园教学活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学活动内容与形式的适宜性
教学活动的实施首先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是适宜于幼儿的。
(2)注意确立恰当的教学过程节奏
教学节奏是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动与静、收与放、教师主导与儿童主体的节律变化。要注意:确立恰当的教学结构与流程;确立恰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注意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定
1.评教学目标
2.评教学内容的选择
3.评教学过程
(1)看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2)看教学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5.评教师
6.评幼儿
一、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一)游戏的概念与意义
1.游戏的概念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2.游戏的意义
(1)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2)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发展
(3)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和语言发展
(4)促进幼儿感知运动发展
(二)游戏的类型与特点
1.游戏的类型
①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以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将游戏划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等四种类型。②美国心理学家帕顿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依据将游戏划分为: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等六种类型。③奥地利心理学家比勒以游戏活动中占优势的心理成分为依据将游戏划分为机能游戏、想象游戏、美感或欣赏游戏、创作游戏或建构游戏等四种类型。
2.游戏的特点
游戏不是劳动,劳动是创造财富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游戏不是学习,学习是目的明确的、由不知到知的过程。
(1)非功利性
(2)自主性
(3)愉悦性
(4)虚构性
(三)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略,可作实际游戏活动参考之用)
二、区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区角活动的内涵
1.区角活动,也称区域活动、活动区活动等,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整体活动范围分割成小区角活动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
2.区角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相对于集体活动而言,区角活动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选择与活动空间。
(二)区角活动的类型
从区角活动的性质来看,幼儿园区角活动可以分为:学习性区角活动、游戏性区角活动、学习与游戏融合性区角活动三种。
(三)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配置
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与组织指导由教师有目的地根据教育目标、幼儿发展水平以及班级实际状况开展。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为依据,区角设置需在考量动静分开、尊重幼儿年龄特点与兴趣需要等前提下进行统筹安排;区角活动材料则应本着目的性、层次性、渐进性等原则进行合理投放。
(具体区角活动区略)
(四)区角活动的观察与记录
1.观察的内容
(1)各区角活动观察
(2)区角活动中幼儿的互动状况观察
(3)区角活动间互动状况观察
(4)对单个幼儿的追踪观察
2.观察结果的记录
(1)文字描述式记录
(2)表格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