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缺少责任感,那是因为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当有事情发生时孩子自然会认为你不需要他的关怀。
因此,老师们不妨偶尔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会发现孩子也能够用自己独特的处事方法,为你排忧解难。
做个“懒”教师,为孩子创造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在家庭中父母包办了太多本属于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所以,在幼儿园里老师们要多鼓励孩子动手尝试,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孩子学会了自立,才能更好的成长。
每个班上总是有那么几个淘气的孩子,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来得坚定。
因此,聪明的老师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这个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教育孩子就要赏罚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给予奖励,但孩子做错事时也不能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避免孩子认知出现偏差。
自负是指自我评价过高,目中无人,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自负的苗头,老师应当运用“制冷”的手段,适时地给孩子泼点冷水,让孩子学会理性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
孩子也许不够聪明,也许有很多缺点,作为老师,不应对孩子存有偏见,羞辱或嫌弃。
因为,你的包容,将会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是孩子的榜样,你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到孩子。
因此,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给孩子不断进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在面对困难时选择放弃努力,因此,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们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这样孩子就能带着老师的期待,不断进步。
絮絮叨叨的说教、强权的老师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聪明的老师只会在孩子遇到难题或行为错误时,从旁稍加提示引导,帮孩子解决疑难。
这样,孩子明白了道理,老师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有了天才的感觉,你会成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觉,你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
用虚拟的手段,给孩子制造一个“我很棒”的自我感觉,他就会逐渐“棒”起来。
生活中,孩子总难免有些过失、错误。有的是无意,有的是有意的。
如果孩子所犯过错的性质不是很严重,那么,老师们不妨给予宽容、谅解,这样孩子不仅会在内疚自责中更认真地改正错误,还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宽容心态。
孩子就是孩子,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有些错误可以宽容,而有些错误是不能姑息的。
必须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批评,以保证孩子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陶冶孩子的情趣、品行,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第二十计:疏导计
师生间之所以出现冲突矛盾,往往是因为老师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过于高控,不顾孩子的意愿,使孩子的内心产生了不满,拉开了彼此的距离。
其实,孩子也需要尊重,想成为最受孩子欢迎的老师,先从尊重孩子开始。
放下身段,用孩子的口吻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好朋友。
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向你说出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帮孩子摆脱各种问题。
如果老师总是摆着为师者的架子,专制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那么师生间沟通的大门就会慢慢关上。
第二十三计:攻防计
兵法上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在教育孩子时也是这样,与其孩子出现问题后,再去教导及补救,不如提前就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一些孩子就养成了骄奢的习惯,不知爱惜物品,这种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教会孩子勤俭节约,帮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第二十五计:伴教计
在参与中教出好孩子
生活中,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给孩子减负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老师们在向孩子提出要求时,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第三十计:激发计
用刺激孩子的方式让孩子爱学习
教育孩子要找对方式,当劝导、说教都不奏效时,老师们不妨试试这招儿激发计。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逆反心甚至嫉妒心理来故意刺激孩子,让他们由不爱学习变成积极学习。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卑、嫉妒别人等等。
因此,老师们要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点,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这样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对生活。
生活中,常常是那些勇于探索、大胆无畏的人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获得幸福。
因此,老师在日常活动中,不要过分强调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勇敢的孩子。
第三十四计:感动计
教育孩子,不能光是说教、劝导,有时候还必须要以情感之,这样才能撼动孩子的心灵,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但是,要感动孩子必须要情真意切,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太阳”,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这样的性格对人际交往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生活中,老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培养他们分享、合作的精神,逐步培养出一个胸怀开阔的孩子。
三十六计,只是老师们的一种教育方法。更多的还是需要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富有责任感的陪伴,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善良、爱心,培养出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战无不胜,且内心充盈而幸福。
往期推荐
扫码可加入
全国园长圈子
助您专业提升
点赞+在看小编工资涨3毛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