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观察是在实践中检验幼儿园教师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工具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3/02/13

周一好!我是姚老师


“观察太枯燥了”

“我会做观察,但是我不会做分析评论”

“我觉得明白该写什么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要在同一时间一边观察儿童,一边写下观察到的东西,我很难做到”

“为什么我们非要我观察呢?”

“我不会观察,也能带好孩子”


这是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叶小红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师幼“同频共振”,唤起教师自觉》一文中,对于幼儿园老师在实施观察记录中的问题描述,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呢。


文章中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一是部分教师对专业观察记录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说明要求交一定数量的观察笔记、规定观察报告的格式和字数等让教师被动去观察、被动写观察记录等任务化的做法实效性不强,甚至引起教师们的抵触,难以提升教师观察技能的进步。


叶小红认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必须转变工作方式:从凭经验和主观判断设计组织教育活动转向基于幼儿需要及发展。「要提升教师的观察技能,关键是要改变教师对观察的认识和态度,从“要我观察”变为“我要观察”,从“写观察”变为“用观察”。」


有的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进行到组织和实施的环节时,卡在了观察记录上。过去以经验式的教育观念使得幼儿园和教师对观察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够,有些有经验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写观察记录或者泛泛地写一写,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态度,难免会影响其他老师。


我能理解老师们,因为观察记录不像读书笔记完成地更容易一些,它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脑力劳动。观察记录要写下你观察到的事件,只要你按照打印好的表格内容,如时间、观察人数、年龄等进行填写即可,但观察总结和评价则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了。


解读儿童的言行,需要教师掌握丰富且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将它们能运用到你的工作中来。教师需要熟知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而过去的经验体系无法准确地让你完成一篇优秀的观察记录。


有的老师说,我写一篇观察记录,跑了好几趟图书馆,把学校里的课本都拿出来参考了,但还是写得不尽如人意。我们为这位老师点赞哦,说明她对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地接受和对待新的挑战。


万事开头难,与这位老师一样,我最初开始写观察记录时,也是比较头疼。对我而言,写一篇完整的观察记录要比写三篇活动设计困难,认为观察记录又费时,又体现不出成就感。后来,在工作中渐渐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与家长们沟通,与老师们交流,懂得了「观察」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些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产生这样的困惑:

“明明这么做很危险,他为什么还要做?”

“为什么我说的话,他就听不明白呢?”

“担心他长大后自私,说什么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

“一点都离不开大人。”

“他非要自己吃饭,结果把饭弄得满桌子满地都是”等等。


当家长带着诸如这样的问题时求教老师的时候,我观察到有些老师给予“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是这样”“多提醒他就好了”“别着急,习惯会慢慢改掉的”等类似的安慰性粗略的解释,有经验的老师会提供一些浅显的教育指导。作为日渐成长起来的家长面对这样的专业解释,显然会认为教师对孩子们的了解不够,不足以他们信服。


当成人解读不了儿童行为时,就会按照成人的角度去处理它。


我们不知道孩子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时,通常我们是常常会误读他们的行为,那么结果就一定会给大家的生活都带来困扰。比如孩子吃饭,撒得到处都是,成人不理解这是由于孩子的小肌肉发展的问题,不容易控制手指,真实需要多多锻炼,那么成人就会上手去喂,影响了孩子的体验,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孩子总是触碰一些危险的东西,是由于他的大脑处在发育中,现阶段是在用嘴、手等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成人由于不懂,就会认为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产生呵斥、责骂孩子的行为。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在自身的经验中经历和体验到成人之间身体、智力和情绪情感的区别。同理,对于儿童来说,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速度,影响其发展速度的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的快、有的慢,但所有儿童在总体上都遵循共同的发展序列。


想要知道我们的孩子是否遵循着儿童一般的发展模式,我们就需要通过借助一定的方法,观察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方法,也是在实践中检验我们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工具。


在幼儿园的公开课上,当个别的幼儿出现人来疯,或者提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或答案,如果教师面对突发状况束手无策,说明教师对幼儿了解不够,活动有不符合幼儿认知的设计,如果教师不明白幼儿向你传达他的需求和他的意思,回应了幼儿错误的信息时,那么幼儿的行为就不会终止,使得教师在这节公开课表现得手忙脚乱。


有些老师借班上课时,觉得这个班的孩子表现得不如自己班的孩子,或者比自己班的孩子聪明,如果她熟知儿童的一般发展模式,并掌握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知识,那她就不会有这样的评价。


我们过去的教学工作是凭经验和主观的判断,「评估指南」指出目前的教育方向要转向基于幼儿需要及发展,观察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工具,来帮助自己实现这样的转变。


如果你现在已经认识到了观察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为自己和儿童去服务,接下来你需要进一步了解观察具有的四个关键特征(见《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P2)《观察儿童》:适合所有对0~8岁儿童感兴趣的人



??点击“”即可提问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观察是在实践中检验幼儿园教师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工具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