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才是班级群的“正确打开方式”呢?我们在使用班群的过程中又应该避免哪些问题呢?
一开学,家住漳州市区的吴女士就紧张了。家长微信群很热闹,手机一会儿响一下,一小会儿就有几十甚至上百条未读信息,“怕老师通知事情漏了,还要一条条往上看,真的好累”。
还有妈妈说:“我们工作也很忙,确实没有那么多情感需要抒发,但不随大流,又会显得过于高冷,不合群。”
“今天班上同学吃中餐,XX同学倒了饭菜,其他人全部吃完了”、“XXX上课和同桌说小话。” 在常女士的QQ群聊天记录中,班主任经常会在群里留言批评,谁倒了饭菜,谁上课玩尺子……
常女士说,她明白老师是出于好心,但一点小错误就要放到班群上让所有家长都看到,这让孩子也很受伤。希望老师可以私下将孩子的情况通报给家长,而不是在群里公开点名批评。
同时,教师在上班期间专注于带孩子进行活动,无法随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要尽量选择晚上或教师有空的时间交流,若有事可以留言。
老师发条很重要的信息,很快被没用的闲聊给刷屏,重要信息都给淹没了。
一些家长紧跟潮流,从集赞换礼品,再到为孩子拉票,全都发进了孩子的家长群。
如果家长与老师之间无法通过微信群建立很好的信任,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许多的烦恼。作为老师,如何管理好班级微信群,才能让微信群更好地辅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
1、每日N次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只因都想看到孩子的点滴变化。
3、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4、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一公布“有事需要帮忙”,立刻被抢,没抢到就急得不得了。
6、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5、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1、在班级群中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孩子隐私的内容或负面的内容,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每次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有些家长永远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过度依赖班级群,学生日常的一举一动都要发布到班群中给家长过目,却忘记了其实面对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沟通。
4、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学生的学习用品,大到奖品、演出的服装道具……
2、在班群中晒照片要注意公平看待每一名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3、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5、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做好微信群内的稳定与团结,使得微信群更好地为家园沟通来服务。
有了这份“班群守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每天被大量冗余的信息所打扰,再也不用被这样一个小小的班级群所绑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