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庆节前夕,在一个大雨的上午,微光途书馆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
马凤娟,1995年毕业于郑州幼师,平顶山郏县新城幼儿园的业务园长,更是《学前微主编》的忠实读者。
她说,无论是幼教人物志中一个个鲜活的事迹,还是主编探园季中富有特色的魅力园所,无不深深打动着我,给予我许多启迪与力量。
1995年毕业于郑州幼儿师范学校
现任平顶山郏县新城幼儿园业务园长
曾先后荣获
“河南省幼儿园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幼儿园名师”“河南省幼儿园骨干教师” “平顶山市优秀教师”“平顶山市优秀班主任”“平顶山市德育先进个人”“郏县优秀教师”“郏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刚毕业的时候,真的没什么想法,只想着能把一个班带好,就行。”
1995年7月,马凤娟从郑州幼师毕业,回到了平顶山郏县第一幼儿园,成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与此同时,她的同班同学,如今郑州市金水区第三幼儿园的尚俐伦、郑州市妇联颍河路幼儿园的文静,也刚刚踏出校门,全面开启了自己的幼教人生。
她怎么也没想到,26年后,在郏县的学前教育领域,她成为大家公认的专家,成为在专业上钻研最深的那个人,成为郏县幼教人提起来就竖大拇指的那个人。这一切,源于她26年如一日在业务上的精进,做一线教师的时候,就努力带好一个班,做年级主任时,就努力带好一个年级,做业务园长的时候,就努力带好一个幼儿园。
于是,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她就像中国象棋里面那个小卒,一步一步向前,一点一点改变,没有“车”的一马平川,也没有“马”和“象”的飞日走田,只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与时间做朋友,成就更好的自己,也成就更好的郏县幼教。
无数个不眠之夜,马凤娟发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是的,郏县的幼教,为什么不可以是专业的?难道只是因为郏县是一个小地方,难道只是因为我们以前曾经落后过?
郏县隶属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但是连河南人提起郏县,想到的也只有郏县饸饹面。我们很少有人知道,郏县是一代谋圣张良的故里,郏县是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安息地,甚至在1955年,毛泽东主席还为郏县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马凤娟说,无论是山东利津,还是浙江安吉,还有我们河南的栾川伊禾,都是市辖县,为什么郏县幼教不可以是专业的?为什么郏县幼教不能被看见?
或许,从郏县幼教到河南幼教,我们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河南幼教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但是我们相信,如果每一个河南幼教人都可以发出这样的“拷问”,都可以用自己的一点一滴去努力去改变,从中原智慧到中国幼教,未来一定可期。
工作中,无论任务大小,她总是那位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这无数个的第一次都是在尝试中寻找突破,在突破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发生改变,悄无声息地引领着全县学前教育的改变着、前行着。
当一线老师的时候。在环创中,为了让贴在墙上的图画呈现立体感,她将团成团的废纸塞在画面背后,“废纸塞”的立体效果一下子风靡全园。在幼儿园组织大型活动时,她更是大胆创新,选取合适的背景音乐替换了弹琴敲打奏的形式,又融入了队形及情节的内容,并把游戏元素贯穿其中,一下子改观了这么多年的大型团体操形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当业务园长的时候。2017年6月,“游戏点亮童年”河南省宣传月活动现场在郏县召开,她所在的郏县新城幼儿园是本次的观摩园所,她用“麦子的一生”进行主题活动,将传统游戏展示与秸秆艺术创作相结合,获得了来自全省幼教同仁的认可与好评。2018年的儿童节,她又以“美丽家乡郏县”为主题,呈现在300名孩子进行的大型建构中,获得了平顶山原市长张雷明(现市委书记)的连连称赞,并不住地说:这个游戏好,这个游戏好!
她说,做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作为一个郏县幼教人,我总希望将来能为孩子们留下来点儿什么,能为郏县幼教留下来点什么,爱孩子与爱郏县,在我心里,并列第一。
马凤娟说自己是“随遇而安”,她身边的朋友却说她是“随遇而优。”
确实,在马凤娟的意识里,只要是我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当一线老师的时候,觉得一线老师多好啊,可以跟孩子们在一起;当年级主任的时候,觉得当年级主任多好啊,可以影响到更多的孩子;当业务园长的时候,又觉得当业务园长多好啊,可以带领一个幼儿园的业务前行。
每个阶段,马凤娟都只专注于当下,在当下做到最好。从来不抱怨,更不艳羡,只扎根脚下,就比如她身处郏县县城,她也从没有后悔过当时为什么没有留在大城市郑州,而是觉得对于中国河南是最好的,对于河南平顶山是最好的,对于平顶山郏县是最好的,而郏县又是我自己在的这个地方是最好的。
我一直觉得,马凤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这个大智慧就是热爱我的家乡,热爱我的职业,热爱我的岗位。如果给她机会,她一定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多的成绩,如果没有,她也不会气馁,而是在力所能及的当下,贡献属于自己的光和热。
可以说,马凤娟是一个平凡的幼教人,只是千千万万河南幼教人中的一员。如果对她的幼教人生进行回顾,我想她曾经组织策划过的主题活动“麦子的一生”再贴切不过。
而麦子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河南人来说,更是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休戚相关。就像诗人曾经描写的那样,我们的生命,与风相关,与雨相关,与麦田上一茬一茬麦子相关,如果要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要向中原大地上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去寻。
麦子的一生,从播种,发芽,抽穗,成熟,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马凤娟就站在麦田上,默默地劳作着,默默地守望着,守望着孩子的未来和成长,守望着自己对郏县幼教的期颐与渴盼。
这样的精神,我们曾经在中国民办学前教育领军人王国平校长身上见过,我们曾经在见证河南省级示范幼儿园30年标准化之路的刘振民老师身上见过,我们曾经在用20年时间从一线老师成长为“南有应彩云北有张锋”的绘本专家张锋老师身上见过,我们曾经在诸多如马凤娟这样耕耘在一线的园长和教师身上见过。
那么,如果你问我什么是中原智慧,我想我会把她们的故事讲给你听。
而中国幼教的中原智慧,就在这千千万万个马凤娟之间,就在这厚重而又沧桑的中原大地之间,就在这养育了五千年黄河文明的麦田之间,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默默耕耘,期待着金色麦浪铺满大地的喜悦,更蕴藏着生命成长拔节的力量。
《学前微主编》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微主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