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自然体验是一个由感知-想象-(形成)概念-(产生)情感不断循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究获取相关的信息,是为信息的输入。
在此基础上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来,是为信息的输出。
幼儿输入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探究,对应的能力是自然观察能力和自然探究能力。而输出信息即为自然表征,对应的即是自然表征能力。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表征的作用是内化,内化是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化的过程。
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表征活动,才可能产生思维。
幼儿的自然体验始于对身边环境中真实自然事物的感知,感知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问题进而引发相应的探究活动。
幼儿的自然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的表象层面,需要通过思维进行内化,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触发思维,形成认识,引发情感。
幼儿的自然表征,是思维内化的表现。
既是自然体验过程的基本组成。也会带动思维本身的发展。
在每一个自然体验活动或是自然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个体的自然体验,还是群体的自然体验,都会存在自然表征的环节。
要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么在活动的结束环节,还有可能是在活动结束之后。甚至有很多的自然体验活动,其核心目标本身就会指向自然表征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自然表征,最为常见的方式有四种:言语表征、动作表征、符号表征和建构表征。
言语表征是幼儿自然表征最为基础和常见的方式,基本上在任何一个群体性的自然体验活动中都会存在。
对于幼儿而言,仅仅知道自己自然体验的过程和使用的方法,发现自然体验的结果并形成认识,感受到过程和结果带来的情感体验,这远远不够。
将这些用语言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既是自然体验能力更高层次的体现,也会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然体验。换言之,既要知道,还要能说出来。
幼儿自然体验的言语表征,与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一致的。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只需要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和探究的自然事物的外在特征即可。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需要逐步地学习用完整和有逻辑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和探究的自然事物内部的、隐性的特征。
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而言,只需要描述所观察和探究自然事物的基本特征即可。
而大年龄段的幼儿则需要尝试描述自己自然观察和探究的基本过程及使用的方法,乃至对自然体验过程和结果的感受。
在言语表征的过程中,年龄较小的幼儿只需要描述事实即可。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需要尝试描述事实背后的原理以及自己所采取的行动背后的原因等。
幼儿自然体验的言语表征,可以是自然体验过程中用言语的方式与他人就自然观察的过程、结果及感受进行的交流分享。
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录音设备,如手机、录音笔等引导幼儿做 “口语笔记” 。
幼儿的自然表征,除了用说的,还可以用“演”的,即借助身体动作将自然观察到的事物及自己的内在感受表演出来。
用身体动作的方式直接呈现自然探究的结果及感受,与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是高度吻合的。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幼儿受限于自己的语言发展,很多说不出来的却可以通过身体动作进行演示。
幼儿自然体验过程中的动作表征,随年龄的增长会有所变现,具体表现在四个基本方面:
如小班幼儿可能只是需要表演一棵树的基本形态,属于“独幕剧”,但到大班可能就需要表演一棵树的一年四季的变化,至少是一个“四幕剧”,属于“多幕剧”。
小班幼儿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静止的动作即可,如就是做出一棵树的样子,中大班的幼儿则逐渐需要带有一定的情境性,如“狂风暴雨中的树”。
小年龄段的幼儿更多的是个人自己独自表征即可,而大年龄段的幼儿则可以是集体的合作表演。
从某种意义上讲,用身体动作来表征自然,是一种自然戏剧的方式,可以参考很多戏剧的做法。
在幼儿自然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有些内容是无法直接用感官感知的,更多的时候会借助“拟态”的方式来展开,这种“拟态”也可以算作身体动作表征的范畴。
符号表征就是幼儿用书面符号的方式记录自然观察和探究的结果、过程或是感受。
符号是相对抽象的,书写也建立在一定的能力(如小肌肉控制)基础之上,因此符号表征会更多地出现在大年龄段幼儿自然体验的活动中。
▲大年龄段幼儿的符号乐谱
幼儿自然体验中的符号表征,会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幼儿用书面符号记录自然,始于自创符号,然后慢慢的过渡到绘画,最后可能会出现图画和文字交织的情况。
如小班幼儿可能就是画一下看到的树叶的样子,或是涂一下看到的树叶的颜色,而到了大班则可能要求幼儿尝试画出一片叶子的叶脉或是一棵树内部的能量传输过程。
如小班更多的只需要记录直接可见的事物,而到中大班则需要记录听到的、闻到的偏抽象的,或是幼儿自己的感受这样偏主观的内容。
一方面指在记录的过程中体现自然事物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指记录一个自然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
用书面符号书写的方式表征自然,既是一种“前书写”,也是一种“前自然笔记”,将为幼儿正式的“自然笔记”之旅奠定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建构表征是指引导幼儿用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将自然体验过程中观察到的自然物拼或搭出来。
自然建构表征属于自然手工的范畴,但更强调的是对自然体验过程中所观察事物的呈现。
幼儿的自然建构,与益智区中用拼图以及建构区中用积木的建构活动是“同源”的。
幼儿发展的基本特点及需求也基本相同,因此幼儿建构本身在此不展开阐述。
①/
自然建构表征强调对身边常见的自然材料的应用,如树枝、树叶、沙土石等等;
②/
自然建构表征更在意幼儿建构的过程,而不会过于关注幼儿自然建构的结果;
③/
拼属于平面的,搭属于立体的,小年龄段以拼为主,大年龄段则以搭为主。
自然建构本质上就是将身边的自然材料当成是拼搭“玩具”,而拼搭的对象则是幼儿直接观察到的自然,又或者是想象中的自然。
无论是言语、动作,还是符号、建构,都是幼儿体验探索自然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幼儿自然探索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教师需要基于幼儿相关方面的已有能力引导幼儿去表征自然,另一方面则需要设计专门的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幼儿不同表征能力的发展。
在实际活动中,自然表征和自然表征能力的发展是两面一体的,幼儿在用不同的方式表征自然的同时,也在发展着相应的能力。
无论是自然表征还是促进幼儿自然表征能力发展,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需知幼儿在真正地掌握某个事物之前,首先学会的都是这个事物的样子。
因此,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给予幼儿“去做”的机会,要避免因为担心幼儿做不到而剥夺幼儿尝试体验的机会。
幼儿的每种表征方式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过程和需求。从整体上来讲,在四种基本的自然表征方式中:
在某一个具体的自然体验活动中,可能会同时用到其中的多种。
从语言,到动作,到符号,再到建构,幼儿表征自然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自然教育的视角下,最终一定要落实到自然表征能力的发展上。
TALK:
你通常都是怎么引导孩子来表征他们自然体验中的发现和感受的?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学前微主编”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微主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