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卫群: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三毛幼儿园
回顾幼儿园曾经开展过的教研活动,教师们通常会在教研和培训中接收到大量信息,但是通常只有承担培训的教师将这些内容记得最清楚,而受教的教师往往转眼就忘。可见,传统的教研模式由于没有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其机械的教研模式、独裁的管理,使得无数的教研事倍功半。那么,我们能否选择一种能让教师主动学习、自主自觉学习的方式,以提升教研的有效性呢?
翻转教研,因其具有提升教师责任感、主动性、反思性等优点得到教研组织者的青睐。翻转教研指的是在教研过程中主讲者与听众的角色翻转、主动与被动的翻转、分享与收获的翻转、输入与输出的翻转,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思考、表达并分享的教研模式。但是如何开展翻转教研,以怎样的形式开展翻转教研成了组织者的一大难题。圆桌会议,其形是围在圆桌旁召开会议,魂是每位教师都是会议的主导者、参与者,团结同心商议教育教学事宜,与翻转教研理念相同,为翻转教研具体运作提供了载体。本文对以“圆桌会议”为载体的幼儿园翻转教研的模式进行探索,通过会前筹备—落实“责任”,实现教研计划的翻转;会中议程—落实“主动”,实现教研过程的翻转;会后评价—落实“评估”,实现教研反思的翻转,为教研改革提供模板。
一、翻转教研的三要素:找准教研翻转方向
要进行翻转教研,自然需要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身份实现互相转换,这就产生一些问题:第一,以前的教研通常是组织者把握教研方向,翻转以后,以前是参与者的教师如何把握好方向?第二,开展翻转教研的过程和路径是怎样的?第三,如何实现教研中“自我反思”这一重要元素?针对这三个问题,本文认为要实现翻转教研,必须具有三个要素:人人有责、主动学习、自我评估。
(一)责任的赋予与驱使
当一个人有责任给他人做培训时,她就会将内容记得很牢,这就是翻转式教研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也就是在教研过程中,谁是重要的。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总是组织者,而不是学习者。我们总是研究学习者怎么把一个东西学会,较少研究组织者怎样去组织一场教研活动,怎么把需要参与者知道的东西说出来,这就是传统教研中最大的弊端。因此,我们只有将教研的任务下放到每位教师,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在任务责任的驱使下,教师们准备自己的发言材料、发言内容,每个人都在为完成任务而努力,自然就产生了责任感。
(二)学习的主动与激情
在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事实上,不是怎么开展这个教研最重要,也不是教研的内容最重要,第一重要的是激情,就是参与教研有没有劲,是不是特别想钻研,想了解它;其次,就是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把这些内容学会,要给予教师充分的鼓励与肯定;最后是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的能力、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是个体参与教研和学习最重要的部分,只要把这些能力激发出来,教师自然会主动参与教研和学习。
(三)评估的方式与策略
翻转教研的评估不是由教研组织者来进行的,而是由小组成员共同做自我评估,在教研以及评估时,没有组织者和学习者的区分,大家通过交流共进、论坛切磋、实践展示等多项活动进行民主决策,实现教研反思同行。
二、“圆桌会议”的运作研究:实现教研三翻转
开展圆桌会议是一个从会前筹备—会中过程—会后评估的推进式过程,这几个过程可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即“责任”“主动”“反思”。这三者连接成翻转教研运作过程和路径。
(一)会前筹备——落实“责任”,实现教研计划的翻转
在以往开展的教研活动中,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如周三下午,教研组长在钉钉群里发布消息:明天中午召开教研会。教师在群里都回复“收到”,但是私下里却总有各种抱怨:“怎么又要教研会了,浪费我们时间”“对啊,是不是我们又哪里做得不好”“我也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反正每次要求都不一样”……可见,教研对于教师来说,只是领导的事,不是大家的需要,教师没有责任感。
为了压实“责任”,从圆桌会议的会前筹备开始,我们从教研活动的系统性、有效性、高质量、多形式出发进行筹备,实现人人参与。
从表1中可以看出,开展“圆桌会议”式教研活动的会前筹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
以预学、预集实现会前备思想。开展教研活动是需要教师带着思想、带着理念来参加的,教师需要对所研究的主题作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会前需要每位教师根据教研主题预学一些跟主题有关的文章、书籍,预收集好相关的理论。
以预结、预析实现会前备经验。教研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师能否在原有经验上得到提升,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前需要总结、分析自己以往开展活动的经验。
以预立、预策实现会前备问题。翻转教研重点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行研究,因此,会前应该收集问题,对问题进行筛选并作价值判断,对于确定需要研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进行预设想,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以预寻、预设实现会前备资源。会前,我们还要充分寻找并挖掘身边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并对资源的使用方式进行预设计,从而更好地让资源为教育问题服务。
以能力、兴趣实现会前备分工。一个成功的教研活动,需要主持、摄影、会务等系列工作的协调配合,在圆桌会议中,这类准备工作需要人人参与申报,人人愿意担责。
(二)会中议程——落实“主动”,实现教研过程的翻转
以圆桌会议为载体翻转教研活动,要充分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每位教师都要充当教研的主人,在平等的互动中,提升教研的有效性。
以仪式感提高教研兴致。这个仪式感来源于圆桌会议有趣的会议议程,包括步骤1:预热气氛,根据会议内容,从歌曲颂唱、舞蹈热场、励志妙语、游戏热场等几种方式中选取一种预热气氛,调动参与教研的教师的热情;步骤2:要员介绍,每位负责会议重要工作的要员需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步骤3:根据会议主题,进行问题商讨,制订相关的规则、条例,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策划相关活动;步骤4:选择比较轻松的方式结束会议,如美食分享、游戏共享、奖励分享等。整个教研过程呈现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在此氛围中,教师们畅所欲言,热情高涨。
以体验感达到高效互动。以圆桌会议为载体翻转教研活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让每位教师更好地参与其中,体验不同的研讨形式和氛围,具体各种体验形式如下表所示。
以获得感促进自主参与。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参与者能有收获,有成长,在开展圆桌会议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三个方面帮助教师在教研中有获得感、成就感,从而提升教研的质量。一是贴近教学,教研中的问题都来自教学实际,我们将贴近教学的问题分为基本问题、核心问题、难点问题,根据教师的需求安排,真正让教研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二是尊重差异,我们根据不同教师的能力、经验等进行分组,分层开展圆桌会议,以此尊重教师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层次的教师都有所收获。三是梳理推送,当教师研究了一个阶段后,我们和教师一起梳理、总结、推送,让教师看着自己的成果变成可以推广的经验,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三)会后评价——落实“评估”,实现教研反思的翻转
会后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根据会议达成的共识,以及实践后的效果,同时通过评价促使每位教师将教研中的策略运用到实践中。其中,评估重点突出人人参与的自我评估方式。
观察记录式。主要包括影像记录、表格记录、学习故事记录三种方式。影像记录包括点线面的观察,点的观察指的是摄录一个固定区域或者固定点的实施情况,并进行分析;线的观察指的是通过前后对比的拍摄视频,解读教研前和教研后实施展示效果的不同;面的观察指的是摄录大空间、大群体、大环境。表格记录指的是根据设计的表格记录教研实践后幼儿的行为表现以及教师的思考与感悟。学习故事记录指的是每位教师将教研后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的实施情况,以学习故事的方式撰写记录,并精选故事与教师们分享。
现场巡查式。全园教师参与现场巡查,巡查到的班级向大家介绍如何落实教研目标,以及如何在班级实践中体现,现场巡查的教师要看到在日常的实践中留下的过程痕迹。
论坛交流式。每位教师根据教研要求撰写实践中的案例,向其他教师汇报交流自己实施教研的过程、成果、反思。
成果展示式。教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宣传板上展示或以美篇方式展示教研过程与成果,以此让其他教师观看并评价。
三、“圆桌会议”的支持策略:助推教研“真”翻转
在开展以圆桌会议为载体的翻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表现得很积极主动,部分性格比较内向的教师,还是出现能推则推的现象。教师们也发现,有时单靠小组的力量是不够的,很难让教研成果再提升一个高度。因此,我们会在教研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支持策略。
(一)放手信任促“自主”
在以圆桌会议为载体的翻转教研活动中,往往需要每个人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需要人人有机会当策划者、主持者、分享者。每位教师的层次不同,组织的活动自然有差别,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有一颗包容的心,放手让年轻教师锻炼,给予信任和鼓励,营造温暖舒适、没有压力的心理环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位教师的自主性。
(二)制度约定抓“责任”
活动中,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筹备、主持、发言等主要工作中,部分教师喜欢后退,比较被动。为了激发每位教师的责任感,我们将翻转教研中一些约定制订到教研制度中,如每位教师一学期内至少主持过1次年段或全园性的教研活动,至少开展过不少于3次的典型经验介绍等,在这样的制度和任务驱使下,不需要教研大组长的督促,每次都会有教师主动申报和承担任务。
(三)名师导引显“专业”
开展以圆桌会议为载体的翻转式教研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我们也发现教研中总是出现问题解决得不够完美,或者在商议中两组各持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等问题。为此,我们引进名师进行引导和点评,让教师们的专业更上一层。
(四)激励支持助“主动”
教师对于教研的热情和参与既需要有制度约定和责任的分担,更需要有各类激励方式的加持,因此,我们每学期会针对翻转教研开展“最佳教研员”“最佳主持人”“最受欢迎的一次教研”“最佳教研团队”等荣誉评比和颁奖,不断地激励教师通过教研向更高层次发展。
以“圆桌会议”为载体的翻转教研实施以来,教师们策划组织、沟通协调、研讨评价等能力均得到较大提升,也使不同潜质的教师有了施展的空间,极大地发挥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主体性、创造性。通过独立承担、参与,教师对研究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自主积极投入教研项目中,已成为幼儿园每位教师工作的自发状态、自觉习惯,一种助推着教师成长、成熟、成功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教师的问题意识增强了,自主教研的需求增多了,自发教研的频率提高了,一种新型、适合幼儿园的翻转教研文化逐步形成。
本文来源于《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2023年第14期(5月出版)。
点击下方图片征订《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杂志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