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MxMDcyNQ==&mid=2247497465&idx=1&sn=4284bc52ace6c595dbe893e899b229b7
柯小卫: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陈鹤琴外孙
陈鹤琴(1892-1982)现代儿童教育学说作为由中国人提出的系统教育理论,吸收了世界进步教育思想,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由目标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游戏、教学法、环境、家庭教育等内容组成的现代幼儿学说反映出中国教育家对于现代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的认知与追求,对于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同时对当今的学前教育发展与幼儿园建设仍然具有方向性、指导性意义。他写道:“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亦即人群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个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倘使在这个时期,根基稍一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所以,我们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健全的社会,第一需注重幼稚时期的教育,竭力宣传初期儿童教育的重要,而引起一般社会的注意”。他还指出:“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它的对象早于学龄儿童。它的功用,正如培植苗木,实在关系于儿童终身的事业,推而广之,关系与国家社会。”
1961年,陈鹤琴在北京学习期间与孙辈合影(前排中为柯小卫)
一.陈鹤琴的教育观
在陈鹤琴看来,“儿童观”,即成人对于儿童的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行教育
的方式与教育产生效果。解决“儿童观”,即如何看待儿童和“教育观”,即“儿童观”问题成为陈鹤琴现代儿童教育学说的前提与基础。陈鹤琴通过自己对于初生长子一鸣的长达808天连续性观察、实验、研究,总结儿童生长的身心特性。在他的研究中,儿童具有四大特点,好动心;好奇心;模仿心;游戏心,父母、成人教育在对儿童实施教育时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不同阶段与特点,站在儿童的角度或角度,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他提出“儿童期”在动物和人发育生长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儿童早期教育基本目的为“适应复杂的环境”。他反对“叫儿童穿起长衫”与儿童“成人化”倾向,将“以社会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作为旧教育与新教育在观念方面的区别,而将“以获得知识,预备升学为目的”与“培养儿童适应环境,控制环境,利用环境,怎样做人,怎样接待事物、接待人”作为旧教育与新教育在教育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他的教育学说与实践中,民主、科学精神无处不在。
与欧美流行“儿童自由生长”学说不同,陈鹤琴现代儿童教育学说,目标明确:“做人”与培养公民”。;强调“学”、“教”并重。他提出幼稚教育“四大目标”:(1)做怎样的人,包括:培养儿童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2)应该有怎样的身体,包括: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生活与游戏技能。(3)应该怎样开发儿童智力,包括:有研究的态度;有充分的知识;有表意的能力。(4)怎样培养情绪,包括:欣赏;快乐;打消惧怕。
二.陈鹤琴现代幼儿教育学说
上世纪初,中国的幼稚园大都采用西方教育体制、教材、教学方法,“外国化”、“宗教化”倾向严重。陈鹤琴写道:“我们中国的幼稚园大抵是抄袭外人的,而外人的幼稚园已时有改进,但我们还是默守陈规,不知改良,以至陈旧腐败不堪闻问了。”他列举当时中国幼稚教育存在四大弊病:(1)与环境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2)功课太简单;(3) 团体动作太多;(4)没有具体的目标。在他看来,幼稚园适应学龄前儿童具有好群、好动、好玩特点,成为为儿童提供各种有教育价值的适宜环境。因为,儿童个性需要环境与外力启发。像鲁滨逊的孤居荒岛个性必难得到充分地发展的。与此同时, 幼稚园培养将来做公民的基础,因此可以养成合作的精神,爱护团体、爱护国家的精神,同时又可以培养公民应有的知识与技能。
陈鹤琴认为,儿童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环境的刺激与影响,丰富儿童经验,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经验是知识之门”。因此“幼稚园的作业(包括一切活动),就应该本着丰富儿童的经验去做”。他对许多幼稚园每天早晨让儿童走“圆圈”(朝会圈)等程式化做法不以为然,主张带儿童去户外跑、跳、游戏,更多接触日光、花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儿童活力,训练儿童的身体、秩序感、道德、技能等,培养儿童的“生活力”。
陈鹤琴提出,环境对于儿童的行为、动作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一方面,幼稚园应有完美环境,包括优良的教师、完善的设备与适宜的教材,其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幼稚园中,游戏化是主要教学方式。“我相信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化做游戏,这要看教师的能力了。”(陈鹤琴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暗示法”教导儿童;要对儿童进行精密的辅导,在团体教学中尊重不同儿童个性差异,同时,幼稚园在组织课程时,应防止儿童无序放任,养成种种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幼稚园与家庭的联络与合作至关重要。
在幼稚园教学法方面,陈鹤琴倡导“整个教学法”。他写道:“将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将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所学的功课是无规定学的;所用的教材是以故事或社会或自然为中心的,或是做出发点的;但是所用的故事或关于社会自然的材料,总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为根据的。”他认为,幼稚园的许多课程应更多取材于自然、社会环境;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单元(主题)教学通过设计,将各种知识要素组织在一起,以自然、社会等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与过程为教学中心,形成单元(主题)教学体系。根据儿童认知特点,重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包括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发展连续性;培养儿童“完整的”、“规律性”思维与认知能力。使儿童在观察、实践中获得求知欲与充分知识;同时培养对事物的研究态度。培养道德;发展思想力与表达能力、机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三.中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南京鼓楼幼稚园
陈鹤琴于1923年秋天在位于南京鼓楼自己住宅内创办以“中国化”教学实验为目的的幼稚园,首次招收12名儿童;成为第一所由中国人主持的幼稚教育实验中心。1925年鼓楼幼稚园扩建。陈鹤琴将“幼稚园的教育,是要适合国情的”;“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作为办园目标。同时,“幼稚园的课程要用自然、社会为中心,凡是儿童能够学而又应当学的,都应当教他;”;“幼稚园应当有种种标准,可以随时考查儿童的成绩”。他还提出教学方面的五项主张:(1)要注意儿童的健康; (2)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3)要特别注重音乐教育;(4)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 (5)要采用游戏方式的教学法,去教导儿童。
陈鹤琴认为,幼稚园重要的职能之一是培养儿童正常、有序的生活习惯。他指出:“我
们应当特别注重儿童所养成的种种习惯,以期建筑健全人格之巩固基础。”鼓楼幼稚园制定《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从卫生习惯、做人习惯(个人)、做人习惯(社会性)、生活的技能、游戏运动的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日用的常识等方面将儿童在幼稚园中应养成的各种优良习惯、学习及生活技能逐项列出,作为幼稚园教育的重要标准之一。
鼓楼幼稚园实行“单元教学”(主题教学),强调根据儿童认知特点,重视教学内容的
“整体性”,包括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发展连续性;培养儿童“完整的”、“规律性”思
维与认知能力;主张以自然、社会等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与过程为教学中心,根据自然物、节气、节日、民俗活动等编制课程,使儿童在观察、实践中获得求知欲与充分知识;同时培养对事物的研究态度;培养道德;发展思想力与表达能力、机会;加深儿童对自然、社会的知识,增强儿童热爱自然、家乡、民族的情感。教学主要方式为游戏与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发现与创造潜能,“做”或“玩”中学;寓教学于活动、游戏之中。陶冶儿童性情,促进儿童健康培养儿童情感。在同一教学主题(单元)中,将各科知识打成一片,各种教学形式相互连接,实现教学内容与形式“多元化”。教师始终是儿童一员,参与活动与游戏过程,其作用:(1)供给必须材料;(2)引导、启发进入教学情境;(3)参与教学过程;(4)欣赏、鼓励教学成果。
当年,鼓楼幼稚园先后开展读法(识字)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图画教学法、艺术教育等教学法实验。所有教育原则、方法以儿童身心成长规律为依据(心理学);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与儿童道德、智慧、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自觉、自主、自动现代儿童。以游戏与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通过小班化教学,在发现、发展儿童个体兴趣、智慧能力同时,开展丰富的美术、音乐、文字、手工等活动,培养儿童主体性和儿童之间合作意识、能力与成就感;以自然与社会元素组成“教学单元”,用儿童生活教育儿童;通过儿童实际生活体验,积累并丰富儿童经验,培养儿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同时,重视环境与管理,倡导幼稚园与家庭联络;幼稚园与小学教育衔接。
四.中国最早的幼教宣言——《我们的主张》
1926年春天,陈鹤琴派自己的学生、助手张宗麟先生前往江浙地区考察幼稚园教育状况,发现幼稚教育受教会控制,“外国化”现象严重。张宗麟先生在考察报告中写道:“吾国新式教育——学校教育——皆仿自外国,此是人所公认者也。幼稚教育之来华,尤为近十数年间事,故一切设备教法抄袭西洋成法,亦势所难免。于是所有幼稚教师,非宗法福禄培尔必转述蒙台梭利。两派虽时有入主出奴之争,然而其不切中华民族性,不合中国国情,而不能使中国儿童适应。昔年在陈鹤琴教授儿童心理班上,曾闻此等言论,犹疑陈师言之过甚。自此次参观后,如信吾国有民族精神之幼稚教育方在萌芽,而数处且完全外国化,倘易其语言,则难别其为中国儿童教育也。”(引自张宗麟《调查江浙幼稚教育后的感想》,载《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85页)
1927年陈鹤琴发表《我们的主张》,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主张,成为中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宣言。
我们的主张(1927年)
(一).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
(二).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
(三).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该教他;
(四).幼稚园的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
(五).幼稚园的课程需要预先拟定,但临时可以变更;
(六).我们主张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
(七).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八).我们主张幼稚园应当特别注重音乐;
(九).我们主张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
(十).我们主张幼稚园应当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法去教导儿童;
(十一).我们主张幼稚生的户外生活要多;
(十二).我们主张幼稚园要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
(十三).我们主张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
(十四).我们主张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
(十五).我们主张幼稚园应当有各种标准可以随时考查儿童的成绩。
注:本文经柯小卫先生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