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1.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的效果差异( )。
A. 不会变化
B. 逐渐缩小
C. 逐渐扩大
D. 稳步增长
2. 3岁的鹏鹏在不理解古诗词的情况下,也能很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 意义记忆
B. 机械记忆
C. 理解记忆
D. 抽象记忆
3. 幼儿记忆数字835175175,用的是“爬山虎,我要吃,我要吃”,是哪一种记忆方法( )。
A. 意义记忆
B. 机械记忆
C. 形象记忆
D. 言语记忆
4. 幼儿参观动物园后记忆了猴子、老虎等一些动物的形象,这是属于( )。
A. 逻辑记忆
B. 形象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5. “提笔忘字”属于心理现象中的( )
A. 安全遗忘
B. 不完全遗忘
C. 临时性遗忘
D. 永久性遗忘
6.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A. 6分钟
B. 20分钟
C. 30分钟
D. 1小时
7. 炎炎听到歌曲《拔萝卜》时,高兴地说:“老师教我们唱过”,这种记忆现像是( )。
A. 再认
B. 识记
C. 保持
D. 回忆
8. 幼儿在游戏中,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这些反映出幼儿的想象活动属于( )。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9. 幼儿与同伴说:“我看到一条像牛那样大的狗”,幼儿的这种说谎属于( )。
A. 夸耀式的说谎
B. 分不清事实与想象的说谎
C. 掩盖式的说谎
D. 模仿式的说谎
10. 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
A.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B. 想象的内容零散
C. 想象受情绪影响
D. 想象具有夸张性
11. 下列情况, 集中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的是 ( )。
A. 看图说话时, 有的幼儿能说出图上没有但却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B. 幼儿把音阶想象成 “走楼梯”, 从而理解音阶
C. 幼儿常常自己造词, 出现 “造词现象”
D. 绘画时, 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12. 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13. 插图可以使儿童理解文艺作品的水平有所提高,这是因为( )。
A. 幼儿只能理解图中最突出的人物
B. 幼儿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 幼儿常常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
D.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受其情感态度的影响
14. 幼儿想象的形象之间常常毫无联系。例如,幼儿绘画常常是画了“小船”,又画“气球”;画了一把“牙刷”,又画了一朵“小花”。这表明幼儿想象的一个特点是( )。
A.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B. 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
C.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D.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15. 幼儿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时,因为人数不够,就静静地坐在旁边。这时老师提醒说:“可以用玩偶代替孩子”,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主要说明( )。
A. 经验性想象对幼儿有重要作用
B. 成人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C. 幼儿的想象受个人愿望的影响
D. 实际行动对幼儿的想象具有重要作用
16. 依据想象活动有无( ),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A. 客观性
B. 概括性
C. 目的性
D. 直观性
17. 幼儿阅读《三国演义》时,头脑中对张飞的形象是( )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有意想象
D. 无意想象
18. 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 )。
A.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 想象的内容零散、 无系统
C.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想象的特点。选项A,是指想象的方向随着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选项B,是指想象表象之间毫无联系,幼儿的想象内容往往只是重复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东西,形象的特征也少而不完整。选项C,是指幼儿在想象活动中不追求达到目的,不试图作出预定成品,以想象过程为满足。选项D,是指幼儿的情绪能够引起某种想象的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老鹰捉小鸡,同情小鸡,想象把小鸡救回来。综上,本题选A。
19. 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无意想象
D. 幻想
20. 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感觉经验, 即已形成的 ( ) 进行想象的。因此, 想象是客观的反映。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记忆
答案:
1-5 BBABC 6-10 BAABA 11-15 BACBB 16-20 CA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