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选题
1-5 D C B A B 6-10 D B C A C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二、简答题
第1题
【答案】 (1)提高社区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与社区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区的学前教育的质量,具体表现为两方面:①向社区普及先进理念:优生、优育、优教;②提高社区成员的文化素养水平,创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与气氛。
(2)社区资源为幼儿园提供了现实支持。社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多方面的支持。幼儿园可以直接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前儿童走进社会的大课堂。
(3)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与社区合作,能加强幼儿与周围世界的交往,能促进每个幼儿自我价值感,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幼儿可以学习如何与其他人交往、沟通,并从中获得社会知识。
其他答题角度亦可。
第2题
【答案】 相同点:都具有攻击性和目的性;两者都会对被攻击者产生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
不同点:
(1)针对的主体对象不同: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向物品;敌意性攻击行为指向人。
(2)内涵不同: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殴打等。
三、论述题
【答案】 幼儿园班级管理一般由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家园交流管理、班级间交流管理、幼儿社区活动管理等方面组成。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服务于幼儿的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 幼儿园班级中管理人员包括保教人员、幼儿、幼儿家长。
(1)生活管理。幼儿园班级生活管理是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保教人员围绕幼儿在园内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工作。包括学年初、学年中以及学年末的一个生活管理工作,为更好地保障幼儿园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详细的生活计划。
(2)教育管理。班级保教人员对教育过程精心设计组织,对教育结果进行细致评估,在班主任教师带领下对班级幼儿进行调查研究,这一系列的工作称为幼儿班级教育管理。如根据幼儿的情况及班级条件,制定详细的幼儿教育计划,包括阶段性的班级教育教学目标以及完成进度的日程安排等。
(3)其他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除了着重进行生活和教育管理外,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其他管理。它们也是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交流管理、班级间的交流管理、幼儿社区活动的管理等都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使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工作能更顺利的展开,起到了一个互补的作用,从而能使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四、材料分析题
第1题
【答案】 (1)材料中三位幼儿体现了幼儿分类能力和数概念水平的发展。
①第一位幼儿雪儿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雪儿看着标签,然后往不同的车厢装进与标签品种一样的“水果”,体现了此点。
②第二位幼儿莉莉能够根据事物的数量和特征进行分类,并且能手口一致的点数,以及能按数取物,并用手点数标签上的“水果”,嘴里还念着数字,然后拿出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水果”放进车厢,体现了此点。
③第三位幼儿民民是处在按数取物阶段,民民能取出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水果”放进车厢,体现了此点。
(2)通过该材料给我的启示是:
①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比较难,在日常活动中,要结合幼儿身边或生活中的事例让幼儿理解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
②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理解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难题,愿意参加数学活动,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③在教学活动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教育。
第2题
【答案】 (1)答:材料中教师的行为不合适。理由如下:
①教师的行为违背了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特点。材料中李老师认为吹风机是理发店的玩具,就不能玩,完全了违背了幼儿自主性的特点。
②教师的行为违背了游戏是幼儿感到快乐的活动。材料中幼儿玩游戏玩的不亦乐乎,结果老师连忙阻止,在此过程中,幼儿是不快乐的,不能获得愉快的体验。
③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没有以观察为依据。材料中,教师没有观察到幼儿玩的不亦乐乎,就连忙阻止,说明教师没有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
④教师介入的时机是不合适的,材料中的情形不需要教师进行介入,老师强行介入是不适宜的。
⑤教师在指导游戏时不能灵活应变,不能根据幼儿需要和兴趣临时调整教学计划,认为吹风机只能在理发店角色区玩,不能玩其他类型的游戏。
综上,我认为材料中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这样做:
①在孩子用理发店的吹风机用来玩打仗的游戏的时候,我会在一旁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如有不妥再加以引导。
②我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再提供更多丰富的游戏材料,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③我会积极引导幼儿吹风机除了能在理发店玩之外,也可以玩打仗游戏,也可以当“手枪”和“大炮”玩,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和想象力。
④中班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我会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多组织一些新颖有趣的角色游戏。
五、活动设计题
第1题
【答案】
问题一
【主题活动总目标】
1.认识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环境设施,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场所及日常活动。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地表达自己,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3.能和同伴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友好地相处。
4.萌发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感受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问题二
活动一
小班社会活动:我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忙,和睦相处。
2.能力目标:能大胆地表达和好朋友的交往日常,能和好朋友友好相处。
3.情感目标:喜欢交朋友,感受与好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小鸡和小鸭手偶各1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小鸡和小鸭的手偶,通过一个小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好朋友”。
师:小鸡和小鸭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幼儿园,一起做游戏,有好吃的一起分享,有好玩的玩具一起玩。小鸡摔跤了,小鸭会赶快扶起小鸡,小鸭的书包太沉了,小鸡也会帮忙……他们真是一对互帮互助的好朋友。
师: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
2.观看教学课件,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呈现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友好相处的图片。
师: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师:你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吗?为什么?你们都会一起做什么呢?
教师小结:和好朋友可以玩很多有趣的游戏,我们会觉得很开心、快乐。
(2)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呈现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友好互助的图片。
师:小朋友之间除了可以一起玩,还能做什么?
师: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好朋友除了一起玩,还应该互帮互助。
3.师幼讨论,加深理解
师:你知道怎样才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吗?
教师小结:对人友好、知道关心他人、乐于分享、乐于助人。
4.游戏互动,巩固提升
(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出示一些小朋友相处的图片,请幼儿判断正误,教师再次小结和好朋友相处的方法。
(2)游戏:《找朋友》
师: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找,找,找朋友,找到几个好朋友,找到?个好朋友。)
幼儿拉着圆圈边念儿歌边走,当说到几个好朋友时,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问题三
活动二
小班语言活动: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幼儿园里有许多有趣的活动。
2.能力目标:能有节奏地读儿歌,并尝试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情感目标:感受儿歌中的欢乐,萌发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
活动三
小班音乐活动:我爱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知道自己上幼儿园了。
2.能力目标:能随着音乐唱出歌曲,并能尝试给歌曲创编动作。
3.情感目标:喜欢参与音乐活动,萌发上幼儿园的自豪感。
往期推荐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