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可爱,3月1日,幼教科二“简答专项”就要和大家见面了,届时梅子老师会带着你通过“口诀+关键词填空”的方式,帮助大家“背多分,得高分”!
从今天开始,我们提前预热,提前准备,每天7道题,10天一举拿下幼教科二70道简答哦!
千万不要偷懒,梅子老师监督你!
打卡第9天
57.造成幼小不衔接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幼小不衔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
(1)学习环境的改变。幼儿园环境相对轻松、活泼、生动,进入小学后,教室环境相对简单和严肃。
(2)生活制度上的不同。 幼儿园是保教结合,保教优先的生活制度,小学阶段主要是课堂教学为主。
(3)师生关系的不同。幼儿园老师和幼儿是朝夕相处,老师对幼儿是关爱有加的,小学老师和学生课外接触较少。
(4)主导活动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小学主要是课堂教学为主。
(5)社会及成人的教育要求不同。幼儿园是非义务教育,不用面对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家长及社会有了更高的期待,有严格的考试制度。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
幼儿园、小学都重视阶段性,却忽视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
口诀:禁止官方要求
58.幼儿园应为幼小衔接做好哪些工作?
答:幼儿园应为幼小衔接做好以下工作: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教师可以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能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3)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来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并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口诀:幼小准备示爱
59.简述造成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答: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有:
(1)观念的原因。
(2)某些教育机构的推动。
(3)资源的问题。
(4)小学教育的原因。
(5)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不力。
口诀:小资监管机构观念
60.谈谈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和对策。
答:幼儿园“小学化“危害有:
(1)过早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2)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3)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不利于进入小学后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培养。
(4)影响教师发展。
(5)偏离办园宗旨。
口诀:品惯偏离身心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的对策:
(1)改变家长及社会的观念。
(2)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管理。
(3)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优化办园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
61.简述幼儿游戏的特征。
答:幼儿游戏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儿童完全自由自主的进行游戏,玩什么,怎么玩,均由儿童自己决定。
(2)游戏是儿童感到的快乐的活动。对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享受,从游戏中获得成功的快感。
(3)游戏是充满是想象和创造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想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游戏便无法开展。
(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应真实的活动,是虚构与现实的统一。
(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游戏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活动,每个游戏都有具体的内容、情节、角色、动作、实际的游戏材料。
口诀:锯筷子现象
62.试述幼儿游戏的发展价值。
答:幼儿游戏有以下发展价值:
(1)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2)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游戏能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能促进儿童语言、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3)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能力,和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儿童自制力,锻炼儿童意志。
(4)在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了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自由自主发展了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审美活动发展了儿童的美感,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5)在创造力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创造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激发和提高学前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水平。
口诀:体力会创情
63.教师需为幼儿游戏创设哪些条件?
答:教师需为幼儿游戏创设以下几个条件:
(1)游戏的时间。充足的时间是儿童游戏的前提,每次的游戏时间不能太短,应保持在30~50分钟。在游戏过程中,应减少过渡环节,提高单位时间内儿童游戏的有效时间。
(2)游戏的环境与材料。游戏时应创设适宜幼儿游戏的空间环境和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符合年龄特点、与教育目标内容相匹配、无固定功能、中等复杂和熟悉的材料,将材料放在可见位置。
(3)丰富的知识经验。要充分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口诀:十环彩纸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