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齐抓共管
稳步推进贵南学前教育优先发展
十年来,贵南县委县政府把学前教育作为全县教育事业走在全州前列的突破口,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幼儿园6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1所,民办幼儿园1所),较2010年增加了60所,增幅比达到300%;共有专任教师384名,较2010年增加了216人,增幅比达到128%;共有在园幼儿数4158名,较2010年增加了3190人;学前毛入园率由原来的32%达到现在的96.14%,我县已基本解决了我县农牧区幼儿以前无园可入的问题,实现了学前教育“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要求,同时总结提炼出了“保教队伍专业化,办园行为规范化,保教活动科学化,学前教育普及化,保教质量均衡化”的五化发展目标,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政策保障,规范办园行为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实际,全面掌握了解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工作稳步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学前教育的工作格局,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多次对全县学前教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研,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农牧区学前工作的指导意见》《贵南县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2学年)》《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党建思政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南县幼儿园收费标准》(南教[2020]195号)等学前教育规范性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规范了管理,优化了教育环境,有效推动了我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扩大普惠性资源覆盖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要求,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从2011年至2020年,各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发展经费达到24980.11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9042.45万元,为我县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2011—2021年全县实施幼儿园改扩建项目29个,总投资8743.1万元,各幼儿园维修项目68园次,总投资1363万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学前教育教学条件,为学前教育顺利推进奠定了硬件基础。同时,县财政将村级学前教育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近三年全县村集体为幼儿园共集资163.2万元,解决了后勤管理人员的工资,减轻了幼儿园的经济负担。
三、创新学前教育模式,推进学前教育有质量
一是“一村一园,村办公助”。根据实际情况,全县各村利用原村级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校舍和其他公共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改扩建幼儿园,科学办园,逐步形成了“一园一特色,一乡镇一特色”的办园模式。通过实践,形成了政府财政、村集体组织和幼儿家长相结合的符合当地特色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是“双语并重,同等加强”。全县各幼儿园积极加强双语保教工作,认真探讨双语保教工作途径,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根据学前教育发展要求及我县实际情况,成立了以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室。工作室成员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学前教育如何更好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五大领域,内涵发展”。全县各幼儿园根据五大领域“艺术、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内容,开设主题课程。在保教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四是开展观摩活动,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各幼儿园园级间学习与交流,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自2017年组织开展每年一次的全县学前教育现场观摩会。通过观摩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园际间的交流学习管理,为检验学前教育发展新成果,强化常规管理,推进学前教育管理创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农牧民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更好地开展村级学前教育工作,各村支部书记或村长经常到幼儿园检查幼儿的入园、保教和后勤管理等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了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幼儿入园问题上,村干部进行家访、宣传学前教育政策,让村民及时把适龄孩子送入幼儿园,提高了农牧民群众送孩子进幼儿园的积极性,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四、强化培训,加强学前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全县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每年选派幼儿教师到省内外参加各类培训。从2011年到2021年,通过国家、省、州、县四级培训网络,参加各类培训人数达到1003人次。同时,我们也邀请省内外专家到我县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不同的培训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为我们办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开展园际间结对帮扶活动。积极组织县城关、牧场中学附属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与乡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幼儿园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全面提升了幼教队伍保教水平和幼儿园管理能力。
三是保障学前教育教师待遇。近几年来在省州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通过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项目,已购买253个学前教育保教岗位,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由原来的每人每月工资15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月3350元,基本解决了学前教育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是以考促学,切实加强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提高我县学前教育水平和保教质量,检验幼儿教师对《指南》各领域的学习掌握情况,将教育理念切实转化为教育行为,教育局先后4次组织全县幼儿教师参加《指南》《纲要》《规程》理论测试,通过考试帮助教师尽快对幼儿每个年龄段、语言领域每个目标与要求了然于心,切实提高保教质量,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五是加大对幼儿骨干教师的奖励力度,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我县骨干教师评定办法,每年教师节期间,在全县各幼儿园选取一定比例的骨干教师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增强他们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教育工作大会,表彰优秀幼儿园、优秀幼儿教师、优秀园长、优秀学前教育工作者,共计奖励资金79.4万元。同时,从2017年开始,根据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的工作安排,每年选取一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10000元的资助,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县财政每年将绩效奖励资金150万元列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全县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
六是提供可靠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储备力量。为弥补学前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在海南州职校贵南分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班,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我县学前教育专业的队伍,为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储备。
五、强化治理能力,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
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了幼儿园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和幼儿接送等各项规章制度,幼儿园管理趋于规范。每学期县教育局联合公安、消防、市监、卫健等相关部门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幼儿园校舍、活动场所、设施设备、食品卫生等日常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能力,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健康成长。为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每学年初教育局主要领导与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各幼儿园园长、各幼儿园家长间层层签订“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责任书。幼儿园对幼儿家长进行宣传、交流、座谈讨论、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了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为他们树立了科学育儿的教育观念,为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指明了方向。
贵南县学前教育工作稳步发展,取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但是,加速我们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州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时间:2021年6月8日
来源:青海省教育厅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部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师微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