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
关于“全面二孩”政策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 ——以万州区为例
摘要: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由于农 村特殊的原因,农村地区育龄人口生育二孩的意愿远高于城 镇地区。因此,我国农村地区学龄前人口在2019年迎来了第一 个小高峰。学龄前人口数量的激增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带来了 猛烈的冲击。笔者以教育公平理论对万州区的学前教育进行了 研究。研究表明万州区在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 影响上虽有所建树,但依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在教育资源配置 上,万州区忽视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更多倾向于城镇 学前教育的发展。笔者在充分了解万州区农村学前教育现状 后,科学分析了万州区农村学前教育在“全面二孩”政策影响 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发展困境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学龄前人口;教育公平;学 前教育;教育资源配置
一、“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从办学规模来看,学前教育基于持续扩大的市场需 求,全国幼儿园数量持续增多
国家规定学前教育教职工与在 校幼儿的数量比例要求为1∶7,而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 1∶25,同国家要求比例存在很大差距,且这一差距在“全面二孩”政策影响下恐将持续扩大。
(二)从教学机制来看,学前教育也在相应做出改变
在80年代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下,我国当前青年 一代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一般会更加溺爱自己 的子女。这就造成了这些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对父母依赖性强、 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随着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二孩的身心 特征以及二孩的出现对一孩的影响成为学前教育考虑的重点。学前教育的教学机制也逐渐随之变化。
(三)从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来看,幼儿园生源数量的剧增 成为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本就属于其中的薄弱环节。“二孩”政策的实施致使新生儿数量急剧增多,本就存在着学 前教育资源不足、城乡教育不平衡以及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等问题,再由于发展规划的相对不足使该问题更加严重了。
二、供给-需求下的学前教育公平问题
学者界普遍认为教育公平即为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权利均等指的是全体公民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机会 均等则包含起点均等(人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过程均等 (受教育过程中环境、师资和基础设施等大同小异)和结果均 等(受教育后都有机会走向成功)。我国虽然尚未将学前教育 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但不可否认其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是尤 其重要的一环。从教育公平理论看,我国任何适龄儿童均有权 利和机会接受同等的学前教育,并享有相同水平的教育资源, 即环境相似的场所、水平相当的师资队伍等。
从供给-需求理论看,学前教育资源是适龄儿童的必需品, 一个地方对其需求增大会引起当地对其供给的增加。国家城镇化 过程中,大量人口迁向城镇地区,导致城镇地区对学前教育资源 的需求剧增。为满足这部分需求,政府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上则 倾向于城镇地区。城镇聚集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又吸引了农村地 区人口的迁入,人口的迁入又吸引着教学资源的投入,如此就形 成一个循环,造成城镇人口增多,教学资源集聚,城乡教学资源 极度不平衡。基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我国在学前教育公平 性上主要表现为地区差异,如东部沿海与西部山区的差异、城镇 与农村的差异等。
三、总结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分析“全面二孩”政策 的影响,把握学龄前人口与学前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了解分 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万州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 现状和伴随着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人口变动与教育是相互影响的。然 而,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要先于教育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其 次是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的 影响是相互的。教育资源的配置随人口变动而变化,人口变动 又能引起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二孩”政策引起了人口的明 显变动。尤其是农村地区,这一变化更加明显,农村学前教育 资源配置规划也由此改变。因此,科学准确地把握人口政策带 来的影响,分析在人口政策下各地区学龄前人口分布、流动等 情况,并结合各地实际,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带有地方特色的 学前教育,合理规划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各地方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献来源:
[1]陈渠仁.关于“全面二孩”政策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以万州区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2-14.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部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