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是由幼儿园创造一定条件,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有效开展亲子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与水平,还能促进家园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亲子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组织实施亲子活动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教师和家长角色定位不明确、教师指导不足、活动价值不高,使得开展亲子活动的效果不理想。那么,我们在组织开展亲子活动时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
问题情境1:在小班”印章画”的亲子活动中,有的家长唯恐孩子的作品被颜料弄脏了不漂亮,自己大包大揽,孩子则在一旁无所事事;有的家长则自己埋头玩着手机,偶尔看一下孩子;还有的家长不知该如何引导孩子,只是反反复复地强调:”你想印什么?那你自己印啊!”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也很少对家长进行言语上的指导,评价作品时关注的也只是哪个小朋友的画面最美观或最干净。
分析: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留心观察家长和孩子在行为、语言以及心理上的需要,没有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引领帮助家长获得有效的育儿方法和指导技巧。活动结束后,教师也没有向家长提出后续活动的建议和反馈交流的要求,限制了家园互动的深入开展以及教育理念的持续渗透。因此,家长不是包办代替孩子的活动,就是简单而直接地支配孩子的活动,有的甚至是漠不关心,成为活动中的一名旁观者。
问题情境2:大班要开展穿衣比赛的亲子活动,教师将活动的主要内容、比赛要求告诉家长后,有家长说:”我对穿衣服比赛不感兴趣,为什么不搞体育运动比赛呢?”
分析:家长对活动的认可,就是一个亲子活动的良好开端。家长之所以没有认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源于教师忽略了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教育目标,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亲子活动的前期宣传指导能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以及有效调动家长积极支持与参与的重要作用。
问题情境3:中班正在开展亲子制作活动”蝴蝶”,活动要求孩子和父母一起利用卷筒纸芯和彩色卡纸制作蝴蝶,并进行装饰。有的家庭做的是花蝴蝶,有的家庭做的是红蝴蝶,还有的家庭做的是黄蝴蝶……活动中,每一个家庭都照着老师出示的”蝴蝶”范样进行着同样造型的手工活动,不同之处是蝴蝶翅膀的图案和色彩略有区别。
分析:在制作”蝴蝶”的亲子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发动家长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材质的操作材料,制作出造型各异的蝴蝶,必然会为每一名幼儿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真正满足和尊重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
问题情境4:婴班开展的亲子制作活动是”小厨师”。活动要求孩子和父母一起用针、线、碎布制作区域活动中所需要的游戏材料–“饺子””馄饨””包子”等等。
分析:虽然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是靠手部动作的训练来获得,但是选择针线类的练习途径作为婴班的亲子手工活动实在不太适合。
从问题情境3和4这两个亲子活动的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以及能力的差异性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孩子和家长更多的创造空间,活动内容缺乏适宜性和开放性,孩子和家长的双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虽然孩子和家长都在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手工任务,但实质上却是活动中的被动者与服从者,活动的价值不高。
提高亲子活动质量的策略
1.明确角色定位
(1)教师的角色定位
首先,教师是亲子活动的设计者。亲子活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都是教师设计开发的。教师设计的完善与否,对整个亲子活动的过程起着提纲契领的作用。其次,教师是亲子活动的观察者。教师在亲子活动中对家长和孩子的观察,是了解家长育儿理念和教育行为、分析幼儿行为特点最直接的途径。最后,教师是亲子活动的指导者。班级开展亲子活动,其教育对象除了孩子还有家长,而且首要的是家长。所以,整个亲子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家长学习、积累的过程。教师在亲子活动中充当着丰富的角色,对孩子对家长对整个活动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家长的角色定位
首先,家长是亲子活动的支持者。家长要主动关心、了解亲子活动的目的与意图,而不是随意地否定或是被动地听从。有了家长的支持、参与,孩子会显得更有信心,表现更活跃。其次,家长是亲子活动的协助者。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活动计划的研讨,了解活动的目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考教育的策略,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活动的开展。最后,家长是亲子活动的合作者。亲子活动中家长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与孩子相互配合,相互商量,以合作者的角色跟孩子一起完成亲子活动。只有当家长真正做到了由活动的被动者向活动的支持者转变,由活动的旁观者向活动的协助者转变,由活动的支配者向活动的合作者转变,才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不断总结教育经验,寻找到更多适合自己的角色。
2.提高指导能力
(1)活动前做好家长的宣传指导
要让家长积极参与到亲子活动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让家长明白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每当开展亲子活动前,我们都会通过班级QQ上传有针对性的教育宣传资料,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的认识,珍惜、重视每一次活动机会。只有当家长了解了我们的活动意图和教育思路,才会认真思考教育策略,从而有效提高亲子互动的效率,这也是家园共同组织好亲子活动的基础和保障。
(2)活动中做好家长的具体指导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家长的不同行为表现,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指导要求,帮助他们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育儿水平。面对包办型的家长,要让他们明白孩子在他们的长期包办下会缺乏自主性和探索兴趣,会剥夺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权利;面对忽视型的家长,要指导他们从孩子的动作、表情中读懂其心理活动、想法及意愿,尽力满足孩子的精神和情感需要;面对支配型的家长,要让他们做孩子的助手,及时根据家长的表现做出具体的指导;面对溺爱型的家长,要指导他们给孩子建立必要的规则,学会对孩子”冷处理”,逐步提出一些可行的要求或建议;面对民主型的家长,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融入到活动中。
(3)活动后做好活动的延伸指导和信息反馈
为了突破传统的走过场的亲子活动形式,使亲子活动的指导延伸到家庭,使亲子活动的教育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使广大家长的育儿水平不断提高,班级亲子活动结束后,要鼓励家长举一反三,创编更多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延续活动的效果,不断丰富幼儿的家庭生活,提高亲子活动的质量。同时,活动后可以采取请家长填写活动反馈、单独聊天或是家长沙龙等多种途径充分了解家长对活动的评价,促进家长对亲子活动的反思,更能帮助教师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真正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提升家园共育的水平。
3.彰显活动价值
为保证幼儿、家长在活动中的双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彰显班级亲子活动的价值,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适宜性和开放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发展需要以及家长的能力与兴趣,并结合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开发设计活动。投放多样化的活动材料,实行激励性的多元评价,尽可能地为不同幼儿的创意表现和自主发展提供最广阔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从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满足,让每个家长都能获得科学育儿的理念,提高科学育儿的能力,积累和分享科学育儿的经验。借助亲子活动这一平台,家园共同探索开展亲子活动的有效策略,积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摘自:《幼教博览》
编辑:cicy
来源:中国幼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