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专业学习,助推教师成长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在这多姿多彩的季节,
朝气蓬勃的教师们,
共赴一场诗意的修行……
# 01
专家引领 助力成长
8月20日下午,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丽霞老师,给老师们做了《去教材化背景下的班本课程建设》的专题讲座。张老师从如何理解“去教材化”、班本课程的形式、如何开发生成课程等几个方面,结合文件、法律法规、案例等,给老师们阐述了“去教材化”的重要性、课程的教育性和适宜性。活动中,张老师和老师们进行了有效的互动式问答、头脑风暴,并现场开启了相关课程的前审议。张老师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老师们要不断地学理论、善思考、勤实践,在课程不断地推进中实现教师专业的迭变和孩子的向阳生长。
# 02
学习更新 共思共长
倾听让幼儿和老师紧紧地“系在一起”,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弱怎么办?幼儿不会表征怎样倾听……课程故事需要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如何写出生动有质量的课程故事……带着这些问题,老师们聆听了专家讲座,学习了常州市优秀课程案例。学习拓展了老师们的视野,打开了思路,学会了许多倾听方法和技能。
# 03
沙龙研讨 深度思辨
学习了优秀的案例后,怎样才能将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各级组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沙龙研讨,在分享与研讨的思维碰撞中,提升理念认知。
鸣凰园:分组对《点入幼心》、《戏剧帐篷故事》、《组一场秋天的“橘”》三个课程案例进行优化整改;挖掘和梳理一对一倾听的多种形式。
晓柳园:分年龄段围绕“沙池区”设计课程的故事路径。
花园园:梳理课程案例中的基本组成要素,理清课程实施板块的撰写要点。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老师们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课程案例的撰写等有了新的思考与感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们的声音吧。
杨彩萍
很荣幸聆听了张丽霞老师的讲座,我用感受到的“三个一”来做总结:
1.一种情怀。张老师立足国家背景,提出在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下要求我们做一些有效的举措支持儿童的发展,有效开展好班本课程。她活跃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情怀感染着我们,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幼教人去努力。
2.一种收获。在张老师的引领与指导下,现场教师群体进行生动的班本课程案例分析、让我们更贴合实际、分析构建班本课程,获益良多。
3.一种行动。世间万物,成长最美。我会努力向下扎根、汲取张老师讲座中向上生长的力量,磨砺自己,在幼教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与从容。
黄敏晏
通过课程故事的观看和学习,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整个实施过程是依托驱动型问题或课程线索层层深入。反思我自己在写课程故事时,在预设大框架的过程中,会有惯性思维,导致在开展的过程中,方向容易走偏,孩子的参与度也不是特别高。通过学习,我们在开展过程的过程中需要在前审议的过程中需要三审:审主题的聚焦性;审框架,在确定大脉络的过程中,有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审儿童发展,是否符合该年龄段的幼儿,儿童通过课程能发展些什么。
刘灵婕
本次活动我感受颇深,面对性格内向、语言或者表征能力弱的孩子我们在倾听时要采取一些积极的策略来支持幼儿:
1.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亲切、信任的氛围。
2.耐心倾听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3.通过观察幼儿的肢体语言和情绪变化,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要和情感。
4.对幼儿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肯定性的支持。
5.通过给予合适的反馈,激励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
唐玉炎
通过本次培训,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倾听儿童”的重要性。
倾听儿童是了解他们的有效途径。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只有通过倾听,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和期望。倾听不仅仅是听到他们说的话,更是去理解他们的意思和感受。
这次教师暑期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运用新的观察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
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排版 | 丁莉霞
图片 | 各级组老师
审核 | 信息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