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小衔接一直以来都是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不论是幼儿园老师,还是大班的家长都很关心孩子如何适应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间的平稳过渡。幼小衔接不仅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次重大转折,甚至会影响儿童未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意义重大。
幼小衔接就是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时期,是儿童从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逐步过渡到正规化的小学学习生活。
在这个过渡衔接的阶段,幼儿园幼儿阶段的特点会被逐渐的弱化,小学阶段的特点会逐渐加强。
减缓 “坡度”
是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关键
幼儿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过渡上存在一种“坡度”,主要体现在:
生活与学习制度上不衔接
教育要求上不衔接
学习内容上不衔接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六到七岁的孩子,思维能力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同时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习惯、规则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经过调研,从老师的角度了解到,部分孩子们进入小学,会有很多不适表现。比如厌学、有的孩子可能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等,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和能力发展都会消极影响。
幼小衔接
要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当中,提到了“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原有经验的发展差异。”所以幼小衔接的意义,已经从单纯帮助儿童平稳过渡到小学,过渡到了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上。
? 幼小衔接的意义是要帮助儿童可持续发展
所以对于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要基于以下三点,全面培养儿童未来学习力
? 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 有益于其将来的学业成绩和学习策略
? 影响着其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关注孩子发展的连续性,衔接孩子的思维,衔接孩子的能力,衔接孩子的终身发展
幼儿园、老师、家长多方参与
让幼小衔接事半功倍
? 从幼儿园课程活动入手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对于幼小衔接,幼儿园应进一步理解《纲要》《指南》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性。
做好学习目标的“铺路”,在重视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基础上,也要让幼儿在小学前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经验,得到系统性的培养与发展,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如对于家长普遍重视的数学学习,小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
那么在幼儿园大班的课程活动中,教师也应根据年龄特征为幼儿设计教学活动,渗透数学目标,感知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
? 从老师入手
纵观当下很多幼儿园为了做好“幼小衔接”,盲目衔接,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教学内容小学化。不但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把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其次,教学方式小学化。教学活动时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
其实这都不仅是幼儿园的问题,也是老师不会教,不知道教什么的问题。单一的幼小衔接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实施方式有较高要求,所以。幼儿园更需要有完备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够指导教师如何实施课程,实现教学目标。
? 从家长入手
幼小衔接,不止是孩子的需求、老师的需求,甚至是家长的需求。尤其到了大班,很多家长的关注点都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幼小衔接上来,甚至有些家长会对幼儿园提建议,要求老师教一些拼音、算数等知识,让孩子能跟上小学的教学步伐,所以我认为做幼小衔接工作,也一定要从家长入手。
家长开放日
让家长走进幼儿园,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来感受,幼儿园培养了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儿园活动的价值。
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从而认识到:这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的课堂,是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课堂。
最后的话
幼小衔接一定不只是幼儿园的事情,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为学习做好准备、为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虞永平教授也曾说过:“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