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你们了解孩子吗?知道他的小脑瓜里都想些什么吗?知道他们如何处理关于学习的一系列信息吗?知道他们为什么对儿歌、图画那么感兴趣吗?知道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处于什么阶段吗?下面小编就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详解2——3岁孩子的各种思维模式。引导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了解孩子开始。
我们根据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可以看到,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是处理图形信息活动。2—3岁幼儿更是如此。
2-3岁儿童处理图形信息的特点
第一,2—3岁儿童处理图形信息与动作联结紧密。
可以说,2—3岁幼儿是在动作中感知世界。抚摸洋娃娃、摔打小汽车、用棍子拍打水花等等。从这些活动中,幼儿感知到苹果是圆而甜的、洋娃娃的五官结构是怎样的等等。幼儿还通过动作来获取知识经验。
两岁多的吉姆趴在床的一边,在床的另一边放着一个玩具,他无法直接拿到玩具(床很高吉姆无法爬到床上也无法从地面绕到床的另一边),正在吉姆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的机会,他通过扯动被单使玩具离他的距离近了点儿。吉姆觉得很有趣继续扯动被单并最终拿到了玩具。他感到很高兴,不仅因为拿到了玩具,还因为发现了一个如此有用的方法。
第二,该年龄阶段儿童处理图形信息的水平较低,以理解、记忆为主,有一定评价活动的参与。
幼儿用好奇的眼光用心地探索周围的世界,所面临的一切都是新鲜而有趣的,为了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认识、记忆物体是他们从事最多的活动。而且,他们的认识和记忆活动都是无意识的、受认知对象特点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说,越是鲜艳、刺激、动态、符合其兴趣的图形越容易记住。
举例来说,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如果换成一段字正腔圆的新闻波音却恐怕无法把他们从正在从事的活动中吸引出来。该年龄阶段的儿童也能进行图形评价活动,如比较两个苹果的大小、两根绳子的长短、两幅画的不同之处等,但是,评价能力非常有限,容易受表面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守恒。
2—3岁儿童处理语义信息的特点
2—3岁儿童有没有加工语义信息的能力?人们常轻视幼儿的语义理解能力,认为对其说话是“对牛弹琴”。或许,幼儿的语义理解能力不如成人,但它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也远远超过成人的想象。
有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就能把语音和语义联系起来(Tincoff,Jusczyk,1999),再过几个月,婴儿将标识语和环境中更多物体联系起来,9个月大的婴儿挺到和某个物体配对的标识语时,他们更有可能去注意同一类别的物体,而不是其它类别的物体(Balaban,Waxman,1997),这表明他们理解了该物体标识语的意思。如对其说“球球呢?”,婴儿会将目光指向球而不是在一旁活动的狗。不足一岁的婴儿尚能理解语义,2—3岁幼儿更不用说了。
概括而言,2—3岁幼儿与语义理解能力相关的思维特点如下:
第一,基本上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句子,但带有语义偏差。
2—3岁是幼儿词汇量增长最迅速的时期,词汇增长率大约为200%。2—3岁儿童经常能在接触单词一次后就大致掌握该词的准确意思(Carey,1978)。词汇量的激增使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迅速提高,这一时期,幼儿能理解的词汇达900多个,对成人日常基本用语的理解不成问题。
但是研究发现,这时期的语义理解带有偏差,这种偏差在2—3岁时十分普遍。儿童的语义偏差分为三种:过度扩展、扩展不足和重叠。“过度扩展”是指将一个单词不仅用来指代其正确含义所指向的物体,还用来指向其它物体。如“狗狗”不仅用来指代狗,还可能用来指代与狗类似的动物。“扩展不足”就是将词语限制用于其内涵的子集上。例如,用“瓶子”来指代奶瓶,而不会用来指代热水瓶或者可乐瓶。“重叠”则是儿童有时过度扩展某一词语,而有时候又对该词扩展不足。
第二,语言表达是内部驱动的,带有模糊性和简单性。
语言表达与语音、语法、语义都有关系,其与语义关联在语言表达的目的是为与他人更好地交流,语言表达者先于倾听者知道所表达话语的含义。当然,这并不包括刚出生婴儿的无意识语言活动。
但2—3岁儿童却具备这个能力,该年龄段儿童喜欢自言自语,玩小汽车、搭积木甚至吃饭的时候都嚷嚷不停。“红的……黄的……上去……好吃……”,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表意精确、充满感情色彩并带有介词、冠词等,幼儿的表达虽然有意义但是有些模糊,而且常用单个词表达整个短语火句子的意思,如儿童说“球”的时候可能表达的想法:“把球给我”或“小狗把球拿走了”。另外,他的这种语言表达是内驱动的,当他自言自语的时候并没有他人在场,但他却觉得说话是很愉快的事情。
2—3岁儿童处理行为信息的特点
在社会认知方面,2—3岁儿童最大特点是自我意识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了。大多数两岁儿童在对着自己照片时,比同龄儿童的照片注视更久和笑很多。
另外,多数此年龄段的儿童提及自己时常用自己的名字或者人称代词(很多小孩会说这个狗狗是明明的,宝宝的妈妈等),并且许多儿童已经知道自己的年龄或者性别(Lewis,Brooks-Gunn,1979)。到三岁时,儿童已经会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所思所想、认识、梦境和认知。
到2岁时,许多儿童开始用心理状态的词来描述他们的愿望(如“要果汁”),并将心理状态的词与情绪状态相联系(如“我吓坏了”)(Bartsch,Wellman,1995)。在这个年龄段,儿童似乎明白他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一样的愿望。Repacholi和Gopnik让儿童在饼干和椰菜之间做出选择,不出意外,大多数儿童都选择饼干,接着让儿童看到实验者用面部表情和言语表达出更爱椰菜,然后实验者要求儿童给她点吃的,大多数14个月大的儿童会给出他自己更喜欢的食物(饼干),而2岁左右的则给出实验者偏爱的食物(椰菜),可见,2岁儿童已经可以推理他人的愿望。
第一,2—3岁儿童已经具备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根据面部表情可以推测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面部表情属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最早的知觉发展阶段。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通常是让儿童再认成人高兴、悲伤、生气、恐惧等情绪表情的图片,考察儿童识别基本情绪的能力。
有的研究甚至发现,9个月的婴儿就已经能根据面部表情,正确判断成人高兴和悲伤的情绪了。Haviland和Lelwica(1987)的研究结果发现年龄仅10周的婴儿就能再认面部表情。虽然对于10周大的儿童和9个月大的儿童是否真的能再认面部表情尚存在一些疑问,因为这也许只是儿童简单的模仿。
但可以肯定的是,2岁的儿童能正确辨别面部表情;能谈论和情绪有关的话题。Nelson(1987)提出,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反映出儿童能通过成人的情绪表情推测他们的内部心理状态。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说明,儿童最早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是基于外部世界的,是和事件一一对应的关系,不涉及其它复杂的心理活动。
Wellman和Woolley(1984)的研究也发现,2.5岁到3岁的儿童知道故事中的人得到他期望已久的兔子时,感到高兴;但当兔子换为小狗时,将感到难过。因此,3岁可能是儿童获得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能力的关键年龄。在心理理论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儿童对愿望的理解要先于信念。
Harris和Johnson等人(1989)最早在误念理解实验中考察了儿童对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结果发现:3岁、4岁和6岁儿童都能正确理解基于愿望的情绪;然而3岁儿童还不能正确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少数4岁和大多数6岁儿童则能够理解和信念有关的情绪。因此,他们认为儿童大约在3岁时能够理解基于愿望的情绪;
情绪调节方面:情绪调节是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较高阶段。
广义地讲,情绪调节是一个动态过程,指一切改变个体所拥有的情绪的种类、产生时间、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的过程。简单地说,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Parkinson等(1999)通过研究也提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更多地利用认知策略,以更有效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对于愤怒的情绪,2至3岁的儿童倾向于用避开愤怒情境的方式;而年长的儿童更趋向于用有利于达到目标而不破坏人际关系的方式来应付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冲突。
姚瑞纬等人(2004)采用情境故事的方法设计情绪观点采择任务探察儿童对主人公情绪状态的判断,采用图片的方法设计情绪原因解释任务要求被试对主人公的情绪反应判断原因以探察被试的情绪原因解释。研究表明年龄和性别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3~4岁是儿童情绪观点采择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方之星学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