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绘本表达形式独特,它通过语言和美术两种符号系统的参与,将原来纯粹语言文学的构思用视觉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儿童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或成人生动形象地阅读绘本,达到语言、思维、想象、审美和个性的协同广发展。
丰富了儿童的审美世界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借助丰富的图画讲述优美的文学故事。目前,绘本中的图画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孩子在阅读时既享受文学,也受到美学感染。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孩子还可以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扩大想象力空间。
例如,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小蝌蚪找妈妈》《枣核》《猪八戒学本领》等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从民间题材的选用、经典作品的挖掘,到本土传统画画技巧的运用,都浸透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在表现方式上,水墨画、剪纸画、黑白连环画、木偶画,理趣与情趣相辉映,构成了色彩斑斓,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儿童在阅读和赏析绘本的同时,也对本民族的绘画类别、绘画风格技巧以及绘画的视觉信息有所了解,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埋下了传承的种子。
好的绘本,不仅图画精美,构图、色彩使孩子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绘本阅读再把孩子带入美好的故事情节中,孩子的审美情感受到陶冶。
促进儿童审美兴趣的提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是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其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绘本的创作风格多种多样,水粉画、水彩画、水墨画、儿童画、剪纸画、黑白连环画等都是现在绘本的图画呈现方式。像具有民族风情的剪纸画《小木匠学手艺》,变幻的花格框、生动夸张的人物造型、色彩浓烈的喜庆背景给孩子们以新鲜、兴奋的视觉冲击力。黑白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以漫画式的风格讲述着旧时代儿童的故事,外形夸张的人物成滑稽可笑之状,幽默中带着智慧,写意中隐藏着象征义。
经典的绘本往往给儿童营造一种情趣与理趣的诗画境界,大大提高孩子们的欣赏兴趣、生发幽默感,并产生快乐的心情。
激发儿童的审美表现能力
绘本是一个处处有巧思的“秘密花园”,优秀的绘本故事生动,个性突出,制作精美。除了一般常见图书的结构外,还有其他的形式,如外观做成玩具式的口水书、洗澡书、立体书、枕头书、拉链书等等,这些创意造型的书,是书也是玩具,他们在激发儿童玩赏的同时,也给儿童埋下了创意的种子。
儿童的审美能力是靠培养的,在经过恰当的训练(直接知道或基于大量图画的接触)之后,他们的识别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儿童在欣赏阅读不同风格绘本时,吸收大量的图画信息,潜移默化地增加了他们的审美经验。如儿童可能会吸收优秀绘本图画作品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以及对色彩的运用、画面的整体感觉,这样就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能力。
家长如何利用绘本
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家长要利用好绘本,促进儿童美好成长,要精心挑选适宜不同年龄段儿童观阅的优质绘本。
优质绘本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具有鲜明的视觉图像,适合儿童观赏阅读,并且视觉图像要富有美感和想象力,使人赏心悦目且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二,绘本中的图文要优美,且图文表达的内容要具有故事性,儿童易于理解、接受、吸收,能引导儿童进入一个典雅的世界。三是,绘本的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思考逻辑、语言、行为的发展,能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爱的能力。
在家中创造一个支持儿童阅读绘本的环境,有了好的环境儿童才会有兴趣。另外,家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可以与儿童进行绘本的亲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营造快乐的氛围,使孩子充分地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这样也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
久而久之,也培养了孩子的绘本阅读兴趣。在儿童阅读时家长给以正确的指导,并时刻鼓励儿童分享绘本中的故事和进行画面改造和创作,以形成孩子的审美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