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王春燕: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
“幼儿园班级主题墙是指教师或幼儿围绕中心议题或与之相关的内容来创设墙面环境,它是一种隐形的课程资源,具有教育或审美的功能。”主题墙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 一) 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
幼儿的学习过程常常未能引起幼儿自身的察觉和注意,那如何使幼儿的学习过程能以一种显性的方式为幼儿所见,主题墙是一种良好的表现渠道,它可以呈现过程性资料。幼儿通过自己的 “一百种语言”来表达对主题活动的探索与学习,这些表征能够以文字以及图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主题墙上。所以主题墙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一种 “记录板”,让幼儿的学习 “看得见”。
(二)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创设科学、美观、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体体现在:
第一,教师需要把握主题活动的核心目标以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将关键内容呈现在主题墙上;
第二,教师需要对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审思,思考如何将课程内容以一种清晰的情景脉络呈现在主题墙上,便于幼儿理解与梳理经验;
第三,教师需要考虑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而对主题墙进行精心的美术设计。这些方面增强了教师创设教育环境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三) 利于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互动
主题墙是一座桥梁,建立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互动,促进了双方的联动。一方面,通过主题墙的展示,家长清晰地知道正在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活动,从而能根据活动的内容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及时进行沟通,共同发挥教育合力; 另一方面,主题墙创设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家长自然而然地融入主题活动中,亲身感知幼儿的探索与学习,促进与教师的沟通。
( 一) 主题墙的互动性不足
很少幼儿会主动地 “建设”主题墙,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题墙的高度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视野。幼儿观看主题墙时,总得高高抬起他们的头,也只能看见一部分的内容,导致平时积极关注主题墙的幼儿并不多。
第二,当下很多幼儿园的主题墙都呈现观赏性 的设计,而缺乏有利于让幼儿动手的操作性设计。幼儿只能看看主题墙,却不能自由地在主题墙上留下自己的表达。渐渐地,幼儿会丧失对主题墙的兴趣。
( 二) 主题墙的布局不适宜
适宜的布局既能带给幼儿美的感受,同时又能激发幼儿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然而,许多幼儿园主题墙的布局过于 “满”,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每个板块下贴满了各种活动的照片和文字说明。整体看上去布局拥挤,图片、照片以及文字到处都是。每个板块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以至于像是图片、照片的堆砌。这种布局满满、杂乱无序的主题墙,没有呈现出形式美,难以带给幼儿审美体验和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 主题墙的教育性不突出
当下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价值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主题墙呈现的内容过于繁杂。很多教师认为将幼儿整个学习过程都呈现出来便是好的。虽然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彩的,是值得记录的,但是墙的面积是有限的。一旦将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呈现在主题墙上,则会使主题墙显得密密麻麻,看不出活动重点和线索。另一方面,主题墙呈现的内容与主题脱节。主题墙成了一面美术作品展示墙,仅具有欣赏功 能。“那它只能提供单向信息,不能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欲望,更不能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来建构经验。” 当主题墙缺乏教育性时,它的功能仅仅在于输出,如同机器般机械地输出文本。幼儿与主题墙的关系是 “我与它” 的关系,幼儿成为一种知识填充的对象。但是,创设主题墙的目的在于使幼儿与主题墙的关系转化为 “我与你”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主题墙教育功能的发挥。
以中国画留白艺术的视角反思这些问题, 或许能够帮助教师利用留白艺术充分发挥主题墙创设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 一) 适当留白,凸显互动性
中国画的 “留白”是充满想象的。可以充分运用 “留白空间”在主题墙上适当留白,架构起幼儿与主题墙互动的桥梁。幼儿不喜欢被动地接受一般主题墙呈现的繁杂信息,而是喜欢主动地与主题墙信息进行互动。因为格式塔心理学 “完形说”认为, “当人们看到残缺不全、没有规则、不和谐的图形或者事物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填补缺陷,使其达到完美。”当主题墙留下空白空间时,会激发幼儿对这些空白之处进行 “补白”的强烈愿望,进而使幼儿形成各自的 “格式塔”,完成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构建 “完形”的过程中,幼儿凭借已有的经验进行思考和填补,是幼儿自主创造和想象的过程。通过留白,架构起幼儿与主题墙联动的桥梁,使得主题墙成为幼儿想象力任意驰骋的疆域,同时也是幼儿自由创作的天地。
( 二) 讲究布局,凸显形式美
“留白”绝不是简简单单地留下一片空白的地方即可,它讲究布局,通过留白的布局来烘托整个画面的意境。“它通常是从整体出发,从位置、大小等方面通盘考虑布白,在画面构图 时讲究形式美的统一,同时考虑观者的审美情趣”。在进行主题墙创设时,可以借鉴中国画留白艺术的布局特点进行创设。
教师要进行全盘考虑,树立一个整体的观念,通盘考虑主题实施下的各项活动版面的大小以及位置,同时注意突出主要活动。在进行主题墙创设时,“可以采取符合幼儿审美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的构图,如分散构图、并列构图、中心式构图、场 景分割式构图、前后空间式构图” 。这样的布局会使主题墙产生一种繁而不乱的艺术效果。
( 三) 学会取舍,凸显教育性
教师应精心地选择主题墙内容,选择一些重要的、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而不是将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全部学习痕迹都呈现在墙面上。总之,少而精要比多而繁更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达到一种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取舍主题活动内容,将一些更能突显主题目标的活动作为重点的内容呈现出来;
二是注意活动的线索,以某种线索将各个活动串联起来,避免繁杂无序,从而使幼儿更加聚焦活动的重点,突出活动的教育性。
中国画中的 “留白艺术”绝不是简简单单地留出空白,而是精心设计的留白。对物象进行精心取舍,同时又讲究留白的布局,达到一种形式美的艺术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留白艺术的特点创设主题墙,使得主题墙更具有生命力和教育性。
本文转自“优师教研“ 原文来源于教育导刊,题目《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价值、问题及对策———从留白艺术的视角》
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