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专家观点】朱永新——美育,教育人的志业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美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但是不能只做纸上功夫,看似轰轰烈烈,还需落地实施,做到掷地有声,从而帮助孩子真正成就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先生在第三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的精彩演讲内容。

【专家观点】朱永新——美育,教育人的志业-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专家观点】朱永新——美育,教育人的志业-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朱永新

Zhu Yong Xin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THE 3rd DEF    


美育,

警惕变成一个时髦的口号


100多年前,也是11月,在德国慕尼黑的斯坦尼克艺术厅,马克斯·韦伯发表了著名演讲《学术作为志业》。当时是“一战”的尾声,世界充满着混乱、不确定、撕裂,马克斯·韦伯将德文“Beruf”(职业)这个本来很普通的词,赋予了强烈的价值和精神的含义。我今天也想借用这个既普通又神圣的词来强调:“美育”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它是教育者被终极精神所召唤的行动,也应该是我们教育人的志业。

同样是100多年前的“五四”,中国内忧外患,蔡元培先生有“美育代宗教”之说。这是“美育”作为教育者的终极精神追求第一次被明确地提出来,可惜之后的混乱、战争、动乱,让我们失去了在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去探索、去实践“美育”的机会。当时,林风眠先生曾感慨,五四运动忘了“美育”实践的主力——艺术。1927年,在蔡元培建的杭州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上,他就讲“中国在科学上、文学上的一点进步,非推功于五四运动不可!但在这个运动中,虽有蔡孑民先生郑重的告诫——‘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术’,但这项曾在西洋的文化史上占了不得地位的艺术,到底被五四运动忘掉了;现在,无论从哪一方面讲,中国社会人心间的艺术在感情上的破裂,又非归罪于五四运动忘了艺术,缺失了艺术不可!”


100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开启伟大的复兴,“美育”在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又被重新提出,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到各地“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到中共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包括美育在内的五育并举,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于“美育”的议论已经很多很多了,理论性的、观念性的、呼吁性的文章、谈话、演讲很多,这当然很重要,在理论上澄清美育的概念、在思想上端正美育态度,通过呼吁警醒全社会和教育部门重视美育,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补上的功课。但如果没有能真正落实到我们新时代教育中的美育实践,没有全社会对于美育的共识,没有民间的美育行动,特别是没有落实到青少年美育的主战场——学校教育的行动中,我担忧“美育”会再一次成为一种“呼吁”“口号”,好像轰轰烈烈,但是到实践中又悄然无声,但对美育的实践者——校长、老师、父母和全社会来说,美育也就没有更坚定和更明朗的方向,反而困惑更多了。
【专家观点】朱永新——美育,教育人的志业-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THE 3rd DEF    


美育,

应当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发生


以学校课程为例,来谈一谈如何在学校课程的实际操作中进行全面的美育实践,把这些观念稍稍延展一下,也就不难运用到更大的社会美育的范畴,也就是所谓的“大美育”中。

01

艺术类课程

先说美育的主导课程——艺术类课程,当学校被要求开设美育课程或开展美育活动时,多是开艺术课程,多是组织艺术活动,这好像看起来顺理成章,也是我们很多学校的做法,但我想说的是,虽然艺术类课程因为内容属性天生具备育美的特质,但并非所有的艺术课程都能自然而然地体现出“美育”,只有当艺术课程能让人人都获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不只是指向完成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美育才在艺术课程中真正发生。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可以识别艺术课程或艺术活动是否脱离美育的目标,就是看课程或活动的目的是伯乐选千里马,选拔天才,发现特殊才艺,还是让每个同学在其中都能获得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我看到很多的学校开设的大部分艺术课程,搞的许多艺术活动或多或少都难逃展示“艺术天才”的魔咒。要在艺术课程中体现出“美育”,我们应该强调艺术作为“思维工具”和“生活工具”的目标,我们要通过艺术课程获得某种东西,是当我们谈论一件事物的美丑或者感性上觉得有趣时所依据的东西;是当我们有选择地去购买、保护或尊崇一个作品时所依据的东西;是当我们感知与阐释各种媒介中的艺术形象时所依据的东西。我们通常把这种东西称之为“品味”或“审美素养”。这是一种感性的、直观的价值观,这种审美的价值无须与其他价值,比如道德、伦理等等混为一谈,这种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将“艺术”作为独一无二的人类理解我们自身和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所必须的思维与实践工具来教学而获得的。


如此作为学校普通艺术课程的目标,艺术学习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技法”学习,或创作出一件“艺术作品”的学习,艺术学习的过程才能逐步具备培育审美素养,获得一种“艺术性”的理解世界、从容生活的能力的过程,也就是美育的过程。

02

非艺术类课程

再谈谈非艺术学科课程,说到要在其他非艺术学科课程中融入“美育”,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在以学科内容为主导的项目学习中加一点艺术的点缀和一些呈现的部分,比如做个酷炫的项目汇报展,让演讲的ppt更有艺术性、更美观等等,这些看起来是最直接简便的方法,当然是有益的。但要警惕这种只做“裱糊匠”,贴“艺术膏药”的泛滥,让我们远离了“美育”的根本。


其实,在非艺术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强调以完成“艺术品”或“审美”的标准完成本学科学习的过程,才是“美育”的核心,这里我们更强调在这些非艺术学科的学习中体现“艺术”或“审美”的态度。比如数学课,公式、推导、答案都对,数学教学的目的就算完成了,如果你还想,是不是有更简洁的方法获得答案,或考虑公式推导、答案书写格式是否让人舒服等等,这就进入“审美”的范畴了,这有意义吗?如果你只想混混,可能没意义!但你要想成为数学家,或是一个想在职业中找到快乐的人,那么这个意义就非常大了,这也是很多数学家把数学作为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这就是数学中的美育。我们再看看写作,比如说写个说明、写个报告、写篇文章,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也没用错,事也讲明白了,写作目标当然算完成了。但是你要在其中讲究用词,讲究文意节奏,能够让人易懂易记,愿看难忘,从中能获得“持续性的愉悦体验”,那就不一样了,我们就说在写作课中贯彻了美育,写作课也就成了文学艺术课,成了美育课。我们再看看劳动教育,现在很时髦的烹饪课,我们能够做熟一顿饭,作为劳动的烹调课的目标就完成了,但是你要讲究色香味齐全,要讲究营养均衡、美味、摆盘,进而讲究餐桌餐布,讲究环境、氛围,做饭动作干净利落,有自我陶醉、自我欣赏,那就是美育了。
【专家观点】朱永新——美育,教育人的志业-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THE 3rd DEF    


美育,

可谓是一种“成人之美”


在世界各国中,我们知道法国被公认为最具审美性的国家,这得益于法国传统长期以“技术”和“艺术”的相宜相长著称,法国的思想家们也常常把艺术和技术联系在一起,斯蒂格勒就认为:一切都是艺术,语言是艺术,舞蹈、唱歌、绘画、雕塑是艺术,文学、科学、政治也是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艺术,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是你的技术达到一定高度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成为艺术家了。斯蒂格勒发明了“技艺术”一词,并认为“技艺术”在当代的技术工业系统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一个国家的“技艺术”越发达,越有可能在全球的商业战、信息战、思想战等全面的竞争中胜出。其实,我们中国在5000年的历史中,也有很长时间被认为是最具审美性的国家,最有审美气质的朝代——宋朝,就是同时期独步天下的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审美传统丰厚而久远,如何继承发扬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八年前,我在《艺术教育成人之美》的讲演中曾经说过,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艺术家,不是艺术尖子的选拔与培育,而是源于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鉴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育,通过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为了艺术化的人生目的与境界的教育,注重培养具有艺术精神、艺术思维和健全人格的人。它的宗旨是体验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成就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这其实也是美育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美育,就是要成就人的美好。从“呈人之美”到“成人之美”,美育就是要让每个人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幸福完整的美好的人,是“成人之美”的手段。教师和父母都是最擅长于“成人之美”的人,首先要帮助成就孩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成就自己,这样一种“成人之美”,就是教师和父母的志业。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美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专家观点】朱永新——美育,教育人的志业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