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教研空间 同伴冲突是幼儿与同伴相互作用过程中一种很常见的社会互动形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幼儿在解决同伴交往中的冲突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其同伴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状况。冲突解决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易于被同伴接纳,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相反,冲突解决能力发展较差的儿童,容易导致冲突的升级,从而引发自身对人际关系产生紧张感或适应不良的情况。 幼儿间的冲突一般来说有三种原因,一是对物品的拥有权或使用权产生争夺而引发冲突;二是由于幼儿的语言或行为不当,例如在交往中,幼儿有意或无意表现出的挑衅的行为;三是对事情的意见有分歧,也可能演变为幼儿间的冲突。 幼儿在解决冲突时的误区 幼儿对待冲突的解决形式,主要表现有身体攻击,例如打、踢、推搡、咬,或语言攻击,如使用不文明或威胁性语言,另外还有毁坏物品,拒绝和他人玩耍等表现。 拿“对不起”当万能钥匙。豆豆在建筑角不小心把同伴搭的积木房子推倒了,他快速并且大声地说了句“对不起”,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搭建游戏中,面对同伴生气的表情,豆豆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对你说对不起了,你就应该原谅我!”仿佛说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所有冲突。 把“告诉老师”当作头禅。毛毛今年上大班了,一旦遇到冲突,他就高喊“我要告诉老师去。”希望老师帮自己惩罚其他幼儿,渐渐地,孩子们都不愿意和毛毛做朋友了。 有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告状”是幼儿解决冲突时使用的最高频手段,一旦同伴间发生冲突,就依赖教师来帮忙。 宁愿一个人“躲一躲”。洋洋因为抢玩具和其他幼儿发生了冲突,被教师和家长批评了,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冲突,洋洋选择了不与同伴交往,只守着自己的玩具,不再和其他幼儿一起做游戏,对集体活动也表现得相对消极,没有积极性,甚至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只愿充当旁观者。 “忍一忍”甘当受气包。彤彤和宝宝同时看中了一块积木,虽然彤彤先拿到手里,但是宝宝却蛮横地从彤彤的手中抢走积木,面对这样的情境,彤彤选择了退让,胆怯地直接放弃了争取积木的权利,问及原因,彤彤以为“忍一忍”就能获得朋友,但结果却成了大家眼中的“受气包”。 “拼拳头”成为小霸王。还有一些幼儿,在矛盾冲突面前,选择具有攻击性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排队做操时,多多站到了来来的位置,来来对多多说“你站错位置了,这是我的位置。”多多霸道地回答道“这又没写你的名字,凭什么说是你的?有本事你就推开我。”说着又对来来挥了挥拳头,多多习惯性地对他人发号施令,让他成了孩子们都远离的人。 幼儿在面对冲突时,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原因就在于,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也没有掌握正确处理同伴冲突的方法。因此,引导幼儿有效地解决同伴冲突,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是必要的。 教师如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 对幼儿而言,同伴冲突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同伴冲突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幼儿发展积极解决冲突的能力,而非简单地阻止或防范冲突的发生。 正确看待冲突的积极价值。首先,同伴冲突可以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皮亚杰认为,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既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当冲突发生时,幼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去倾听、了解他人的观点、需要和感受,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其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逐渐弱化自我中心意识。 其次,同伴冲突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的思维、学习及解决问题等高级心理过程,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并发展的,同伴冲突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幼儿冲突过程中的争吵、说服对方认同自己观点等互动过程,都为幼儿的语言、注意、思维等认知活动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再其次,同伴冲突对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幼儿情绪表达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培养同情心,提高移情的能力。 让幼儿懂得道歉的道理。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或强制幼儿道歉,或忽略了让幼儿懂得道歉背后隐藏的道理。让幼儿学会的不能仅是一句“对不起”,而要理解道歉背后的道理与意义,利用冲突促进幼儿道德水平的发展。 幼儿不会正确解决冲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没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发生的冲突,耐心地告诉幼儿他的行为错在哪里,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也可以让幼儿通过阅读或者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判断和讨论,说一说自己可以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让幼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师不能认为幼儿还小,做错了事没关系,就对幼儿错误行为的结果姑息迁就,而应该让幼儿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 责任感作为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是幼儿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同时也是幼儿个性、社会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幼儿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其形成与发展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需要从小事入手,教师要做到赏罚分明,例如帮助其他幼儿,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若把同伴推倒了,教师也应及时给予批评和惩罚,并让幼儿知道推倒他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教师学会放手,让幼儿自己解决冲突。幼儿园为幼儿创造了与伙伴交往的机会,教师不需要在幼儿产生矛盾后,立即介入并平息“风波”,替幼儿处理矛盾的做法,难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教师需要大胆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解决冲突问题,让幼儿在问题解决的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积累社交经验。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区域,借助故事、图画书、动画片等带有故事情节的活动,带领幼儿展开讨论活动,启发幼儿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习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引导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逐渐学会考虑他人的观点和需要,学会谦让、协商与合作,同时,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总之,同伴冲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应当给予幼儿自主解决冲突的机会,在幼儿间发生冲突时,作为引导者和鼓励者出现,不包办、不退缩。发挥冲突的社会性价值,引导幼儿从积极层面化解冲突,才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注: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美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