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中的
“儿童教儿童”
——以儿童海报创意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行知的“艺友制”与“小先生制”,包括陈鹤琴先生倡导的17条教学原则中的“小组学习”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都是“儿童教儿童”的理论来源。
维果斯基特别强调:支持孩子从现实发展水平跨越到理想的发展水平时,教师、同伴所提供的支持,以及儿童自身的角色扮演行为都是重要的方式。因此,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倡导“儿童教儿童”的重要意义时,教师应该由近到远,不断地退后、留白,从台前到幕后。
教师对儿童一日生活中的好奇心的支持从表情到动作、情境材料,再到儿童教儿童,教师的隐性示范,最后也许会采取“教师教儿童”的策略。面对日常生活中幼儿各种各样的好奇心,我更主张老师首先审议、判断孩子的好奇心,然后用动作、表情、体态、情境、材料回应、支持幼儿,而不是直接用言语引导、干预幼儿。
面对日常生活中孩子各种各样的好奇心和困惑,我们如何回应?是直接告诉孩子还是进行隐性的暗示?
首先,教师要善于识别儿童海报中的高阶榜样。其次,我们也要支持儿童识别同伴在儿童海报中的高阶段榜样。在此基础上,支持儿童借助高阶榜样进行举一反三。
那教师如何敏感地意识到在儿童海报探索活动中,某些孩子的过程性记录是值得别的小朋友学习的呢?
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提到:
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精细加工,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有创造性表达时,就邀请孩子分享和介绍自己的想法。经过孩子的分享,有的小朋友会借鉴相关经验。每个幼儿的长处不尽相同,需要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支持这些孩子形成项目探索小组,更好地取长补短。如此,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记录能力之间就可以相得益彰。
“儿童教儿童”中作为主语的“儿童”是谁?我觉得我们要充分发挥所有儿童的力量,真正在儿童和儿童之间形成对话,支持所有的孩子成为“儿童教儿童”中的主语。当然,我们也要审慎思考“儿童教儿童”中“教”是如何发生的,那是一个纯粹的示范过程吗?还是孩子之间的互相质疑、互相对话的过程?这些问题,不如我们一起思考。
版权说明
本文系教师荐稿作品,图文《育儿周刊》。感谢原创作者的付出与辛苦。投稿或侵权请联系微信:twhztx。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