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在群里各种炫
小丁老师的班级,孩子家庭条件都不错。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常有发生。有几个家长特别爱在群里发各种吃喝玩乐的照片。还不经意间引起了攀比之风。有时候,假期没到,许多孩子就提前请假外出了,或是开学了还没有回来。
勿在群里公开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某天离园后,有位妈妈在群里发了一张孩子在园户外运动时的照片,照片中,孩子的脸摔破了皮,紧接着就有部分家长跟帖:“呀,孩子的脸怎么了?”“我家有次也在幼儿园蹭破了皮!”“我家有次摔了,虽然没受伤,但衣服划破了!”大家都说着孩子在幼儿园各种小磕磕碰碰,微信群的话风瞬间变成了诉苦大会。一般孩子在园若有受伤,老师都会及时与家长沟通解释,家长也应该诚恳真实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疑惑和情绪,在微信群煽风点火是不合适的。
勿发表错误的教育观念
“我有个朋友家孩子在一个民办园,又学数学、又学拼音的,我们怎么什么都不教,整天游戏游戏!”马上很多家长参与了讨论:“幼儿园不学拼音、识字,上一年级就会跟不上,我们要不要一起团个辅导班?”“身边不小小朋友中班就上了以文化课为主的幼小衔接班。”
勿沉默不语
小丁老师带过几个班级,每次接手新班级,她都第一时间组建班级家长群。但是几乎每一届,她都发现总有小部分家长在群里是从不说话的,对老师发布的通知不会回复“收到”,对班级的一些讨论问题从不参与,对错误的言论不抵制,对积极的教育言论不点赞,对征询式的问题不发表看法。他们习惯了“潜水”。
勿在群里动口角
某班家委会正在组织一次集体外出的亲子活动,临出发前一天,有家长对出行的车费提出质疑,表示自己家开车去。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家长对家委会的不信任,引发了家委会主要负责联系此事的家长的不满。在群里发生了争执,最终影响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写在最后:
一个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班级群,才能使家园共育更给力,实现1+1大于2。为了孩子,幼儿园的班级微信群请务必简单点,再简单点,纯粹点,再纯粹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