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道 育至善之人]
·丁桂苏·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1375篇
3027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上一篇印小青老师等文章从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角度思考、理解课程生活化,厘清老师们脑海中的一些错误观点。
这篇继续关于课程生活化的内容,则从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和策略角度分析如何体现课程生活化,实现课程生活化。
一日生活皆课程:课程实施不在别处,正在幼儿生动具体的生活环节里。
课程生活化理念的提出,让我们重新审视平时被我们忽视的幼儿生活的教育价值。
我们不能脱离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谈教育,也不能脱离目标做课程活动,二者必须结合才能生长出教育的智慧之花。
环境即课程:幼儿始终处于环境之中,环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
有准备的环境是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下,环境是幼儿每天可以接触的、可以互动的、可以创意的元素,它成为幼儿自我表达表现的重要资源、素材和途径。
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他人。
课程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环节都具有了教育价值,或者说要把幼儿生活填满知识,而是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他人,给予幼儿积极影响。
这种影响是在不剥离幼儿生活乐趣的前提进行的,由此课程生活化才有了尊重儿童的意味。
正文
01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
(一) 促进幼儿园教育的生活化
幼儿园是初级教育阶段。
这样才能彰显生活化教育的意义,同时还能凸显出幼儿教育的人文价值;
才能适合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也适合幼儿的成长。
(二) 利于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教育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投其所好。
(三) 利于幼儿教育发展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地方,也是幼儿享受童年欢乐的地方。
02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施的
实然状态
(一) 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与生活的关系
对“教育源于生活”的理解,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在幼儿园课程上加点生活内容,就算是完成了教育目标。
还有一些教师生拉硬拽,为了彰显自己教育的成功,硬生生地将生活中一些与教育无关的事物联系到教学之中,毫无真实情感。这样的结合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教育结合生活”。
(二) 片面理解课程生活化与主题活动的关系
主题活动包含了很多活动,如幼儿教学课程、教学活动以及一些小游戏等等。但是,主题活动却没有包含生活中的吃饭、睡觉等生活环节。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就是教育课程。
(三) 将课程生活化与知识教学对立起来
■ HOPE EDUCATION
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眼前的实用性,而是要从学生的长期发展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
03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施的
应然状态
(一) 优化生活教育内容
■ HOPE EDUCATION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教育重心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教学,而是幼儿本身的社会生活知识。
(二) 创设生活化教育环境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的发展也与其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教师可以带幼儿去附近的公园观看花草的生长,让幼儿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气息。
又如,教师可以带幼儿一起去体验生活,去敬老院等场所献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这些生活化教育活动,我们就能从小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美德,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转变教师观念,确立生活化的课程观
首先,教师就要做到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其次,教师要了解幼儿的一些特点,重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
最后,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
结束语
一是正确理解课程教育、主题活动与教育生活化的关系,积极探求生活中的教育元素,将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
二是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观念,把幼儿的学习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促进幼儿园教育生活化;
三是优化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完成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教学任务。
【1】李玫瑾教授《育儿之道》全110集
【2】曾仕强:《家庭教育》全24集!
【4】《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5】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7】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只有常读和星标订阅号
1??打开公众号页面
2??点击右上角 ··· 按钮
3??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