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编者按
“
我们通过课程故事系列,与大家分享我们身边的课程故事,讲述以儿童为本的学习活动,发现孩子成长的欢喜时刻。
# 本期推荐#
龙岗区白湖幼儿园中班课程案例
这是一个由儿童自主发起的
在自然材料的创造性探索中引发生成的
一个关于“艺术展”的课程探究故事
在“树树花花”艺术展中
孩子们共用了15+种自然材料
创造了372+件艺术作品
自然/艺术/儿童/
关于“树树花花艺术展”的由来,这还得从一次美术活动“自然材料的创造性探索“开始说起…
孩子们利用在幼儿园里收集的自然材料进行创作,在分享环节,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的满意,激动地与同伴分享着。
我的作品太漂亮了吧,我要把它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让大家都来看
我的也很漂亮,但是我的是立体的不能贴在墙上,只能摆着
我们把作品全部放好,然后邀请别人来看呀,我在电视上有看过那些艺术馆里面就是这样做的
我知道,他们是在办艺术展,我的妈妈有带我去参加过
那我们也办一个那样子的艺术展呀
这个想法一下子就得到了很多孩子的支持,更加激烈地讨论起来了。基于孩子们的想法,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决定办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展,由此,项目生成了… …
教师思考:在幼儿的讨论中,教师发现幼儿对艺术展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于是决定追随和聚焦幼儿的兴趣。
如何办一个艺术展呢?
支持策略:以问题为导向,调查和了解幼儿对艺术展的经验
#1
什么是艺术展?
就是把很多漂亮的作品摆在一起,然后叫大家来看
我没有见过,我不知道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60%的幼儿没有相关的知识经验,于是,教师收集各类艺术展素材与幼儿一起学习和交流。
教师思考:当幼儿经验不足以支持他们进一步探索时,教师需提供相应的策略给予幼儿一定的支持,根据调查结果,教师提供了与艺术展相关的真实案例从而提升和拓展幼儿知识经验,有利于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
办一个艺术展需要做哪些准备?
要申请一个办艺术展的场地
要做邀请函来邀请大家来看作品
还要做很多很多的作品
通过大量素材的铺垫和渗透,幼儿对艺术展的经验有所提升,并开始筹备艺术展。
#3
开始筹备艺术展
支持策略:通过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并解决问题。
视频:展览会场地申请
艺术展场地选哪里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遍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通过表达、讨论和比较,最终确定了艺术展的场地——后操场的那片真草地。
向谁申请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查阅了公共区域管理安排表,了解到后操场的管理小主人是小一班。于是准备向小一班申请。
如何申请呢?经过讨论,老师与孩子们共同制定了一份“场地申请书”,并带上漂亮的卡片来到小一班申请,顺利的得到了他们的同意。
支持策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关于为艺术展取名,孩子们展开了一次讨论…
#要为艺术展取一个什么名字呢?
七七:叫石头怪。
毛毛:树叶小精灵。
可可:树树花花很好听。
凝儿:树树树叶展览会。
筠筠:好树枝展览会。
#这么多的名字,到底选哪个呢?
相宜:让大家举手,看大家选哪一个。
晞晞:我们投票呀,票数最多的就选那个。
视频:为艺术展取名
最终以投票的方式选定了艺术展的名字——“树树花花”艺术展。
支持策略:利用级组资源,推进课程探究创造和提供交往的机会
视频:绘制场地指引图
因为中一班正在探索关于路线图的课程,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中一班共同合作完成场地路线指引图的绘制。
孩子们带着合作伙伴到场地实地研讨路线和规划,通过讨论、表达和分享,最终完成了场地指引图的绘制。
教师思考:教师认为这是一个促进幼儿间合作与交流的契机,于是鼓励和引导幼儿借助力量和资源,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我想用这些树枝做一个木屋可是我不会做
解析:孩子们想创作的作品种类多,难度不等,需要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
我在做树叶小精灵,可是树叶不够了
解析:丰富的材料才能给予孩子更多创作的可能,根据幼儿的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开始讨论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思考:在和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了解到材料的不足是影响孩子持续创作的重要因素,于是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自然材料不够了怎么办?
去其他班借一点
公园里有很多树叶,
我们可以去那里
小区里也有很多花朵和树叶呀
为了收集更丰富的自然材料来支持艺术展,老师决定和孩子一起走出幼儿园。
有了前期场地申请的经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写了一份外出申请书,向园长申请,这个活动得到了全园上下所有人的支持。
教师思考:《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应经常带幼儿接触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意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支持策略:提供实践机会,启迪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美感
为了提高幼儿探究效果和保证幼儿户外探索时的安全,教师提前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商量和讨论,决定分组外出,并带着不同的任务出发了。
#1
探索一
大自然的烧烤架
视频:大自然的烧烤架
我上次就在这里野餐的我现在也好想野餐呀
那就来野餐啊
可是我们没有吃的东西
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把这些树叶当成食物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孩子们自主发起了一次野餐活动。
探索/想象
孩子们用收集的石头,通过“垒”、“堆”、“铺”做成了烤炉,将树枝放在“烤炉”上做成了“烧烤架”,将花朵当成火苗,用木棍将一片片树叶串起来变成了烤串。
解析:大自然的魅力,孩子们的天性也不受束缚,创造力自然而然的被激发。
#2
探索二
自然手环
视频:大自然的手环
小贝:看,我的手环是用绿色的树叶做成的
燊燊:我的是用棕色的叶子做的,因为是枯萎的叶子
扬扬:我的手环贴了很多漂亮的花
漫漫:这片树叶好大呀,我把它变成了一个面具
解析:与美育结合,让孩子发现自然之美,感受季节的变换,感知形状与色彩的碰撞。
#3
探索三
大自然的色卡
视频:大自然的色卡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收集了大自然的色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自然/儿童/
教师思考:在三天的户外探索中,孩子们不仅可以收集更丰富的自然能材料来支持他们的作品创作,同时,在大自然的探索中也可以提升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从而激发他们创作出更精彩更独特的作品,在户外探索中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孩子们将在户外探索中收集的自然材料变成了一个个充满童趣和富有创意的作品,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个的作品到多个作品组合而成的微景观,为此次艺术展的筹备一共创作了372个作品
在布展阶段,持续下雨,为了更好的展示幼儿的作品,老师和孩子共同商议将艺术展的场地调到了室内。
#应该如何布置艺术展呢?
洋洋:把可以贴在墙上的作品全部贴起来。
亮亮:可以把一些作品放在画架上展示。
曦曦:有一些作品可以吊起来。
文骏:立体的作品可以摆在柜子上。
骅骅:我们的木屋可以放在最明显的地方。
泽泽:做一个宣传牌,写一个大大的名字,就是我们艺术展的名字。
… …
教师思考:有了前期素材的铺垫,孩子对于“该如何布展”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了新的思路,在讨论中孩子们始终热情而主动的分享自己的想法。
讨论结束后,孩子们开始和老师一起策划并布展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了布展。
讨论:你想邀请谁来参加艺术展呢?
恺恺:我想邀请园长妈妈和园长姐姐
星星:我想邀请爸爸妈妈
嘉豪:还有哥哥和姐姐
杨杨:邀请全部的小朋友
讨论:怎样才能让大家知道中三班的艺术展呢?
棠棠:可以宣传,告诉大家我们举办了艺术展
琪琪:带着邀请函去每个班邀请和宣传
云朵:做一个宣传海报发在群里告诉爸爸妈妈
紫翔:可以到广播室去广播,这样大家就知道了
讨论过后,孩子们进行了任务分配,开始宣传艺术展。
在艺术展开幕前一天,老师带着孩子们试运行了一天,并发现了一些问题
感觉有点乱,大家都是随便走来走去
有小朋友一直在玩作品
我觉得要有一个人像导游一样
跟我们介绍这里
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决定分工来维护现场的秩序,教师提供了一份空白的表格,引导幼儿思考需要哪些角色,每个角色的岗位职责是什么?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岗位角色,最终形成了清晰的角色分工安排表。
儿童/探索/艺术
视频:艺术展开幕
为期一个月的课程探索,终于迎来了艺术展开幕,此次艺术展开幕线上线下联动,让家长真正的参与和感受课程。
在整个课程开展过程中,虽然当时处于疫情期间,家长们通过线上的方式全程参与了课程探究,主动成为课程探究的支持者,在课程探究中感受幼儿的成长和进步,并给予了满屏的肯定。
只有当家长真正成为课程参与者,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与课程探究的联系和意义,幼儿园课程不仅促进幼儿、教师发展,也是促进家长发展。
在此次课程探究中,幼儿不仅了解了如何利用自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以及了解了如何办一个艺术展,也感受到了与同伴和老师交流与合作的乐趣,也提升了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推动阶段性课程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对话,支持幼儿不断地层层递进的课程小问题达成共识,促进幼儿各个领域的能力发展。此课程还聚焦到了环境中的人与文化,幼儿完成课程探究后,不仅提高了艺术素养,同时增强了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文稿/排版|黄彩虹
初审|白湖幼儿园宣传小组
终审:李冰
-END-
来源: 龙岗区白湖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