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有趣的“二维码”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点击视频了解详细课程故事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主题起源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新学期,防疫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核酸也自然融入了幼儿的生活,做核酸的事儿就成为了小朋友们时常讨论的话题。

想想说:“做核酸需要扫码。”

美美说道:“我在家做核酸要戴口罩,要按一米线排队。”

心心说道:“做核酸要张大嘴。”

进入做核酸的教室中,萱萱疑惑的问道:“我在广场做核酸需要扫码呢,这里怎么没有?”

乐乐看了看周围,说道:“这里是幼儿园,我们小孩也没有手机,也不用扫码呀。”

乐乐的话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兴趣,除了讨论规则,大家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说着很多关于做核酸的其他事情,小朋友们讨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气氛也越来越热烈。我和他们就“二维码”展开了讨论,这时,萱萱看着墙上的二维兴奋的喊道:“老师,你看这里就有二维码”。孩子们兴奋的对二维码进行了讨论。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与倾听,我发现他们还经常提到“喜欢的图书”和“长大了的事情”,针对这三个主题方向,我们一起进行了讨论和投票。本班幼儿共29名,其中对图书感兴趣的有4名幼儿(约13%);对长大感兴趣的有5名幼儿(约17%);对做核酸感兴趣的有20名幼儿(约68%)。根据幼儿的投票结果,决定将“做核酸的那些事”作为班级的主题。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主题脉络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在确定了主题后,幼儿又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

小凡说:“做核酸需要排队。

美美说:“做核酸需要戴好口罩。”

从从说:“需要扫二维码。” 

返回班级的过程中,孩子们看到幼儿园楼道墙上的二维码,他们又七嘴八舌的谈论了起来,你看看我看看。

淘淘指着墙上的二维码,眨着大眼睛说 :“老师,这是二维码,我妈妈微信上也有。”

嘉谊说道:“噢,我也见过,好多地方都有二维码。”

天琪争先恐后地说着:“这是用手机扫的,扫这个就能买东西了。”

“对,对!就是它。”有的小朋友一把从其他人的手里拿过二维码,仔细端详着:“咦,这个二维码画的是什么?”

“我看看。”聪聪挤过去看说:“好像有很多小方块。”

“我觉得像迷宫!”萱萱突然说道。

“迷宫?对,就是像迷宫。”想想点头同意了这一说法。

其他小朋友听到二维码像迷宫都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想拿着二维码找到老师说:“老师,你看这个二维码的图案多像迷宫啊!”

老师接过二维码看了看,也惊奇地说道:“是挺像迷宫的。”

若兮用手指在二维码上比划着:“老师你看,可以从上面的小方块走到下面的小方块。”

聪聪在旁边附和着:“这个迷宫就是太小了,要是有大一点儿的就好了。”

小凡举着手着急地说:“老师,我家里有一本迷宫的书,明天我给小朋友们带过来。”

萱萱高兴地说:“那我们就来玩迷宫的游戏吧!”

生活和游戏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引发了幼儿们热烈的讨论和探索好奇心,以此开始了本次对二维码的探究之路。教师追随幼儿兴趣,提供与二维码相关的内容、材料等支撑,鼓励他们自发探究、实践。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活动一:认识迷宫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第二天,小凡带来了自己家里的迷宫书,小朋友们对于迷宫游戏表现出浓厚兴趣。与此同时,老师也找来了各种各样的迷宫图,他们立刻围拢过来。

顺着孩子们的兴趣我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知道迷宫是什么吗?”

萱萱大声说道:“老师我知道,迷宫就是有很多条路线的,有的走不通。”

轩轩挠了挠头,眨了眨眼睛说着:“我觉得走迷宫有点糊涂了。”

小凡说:“你用手指着这走就不会乱了。”

“我来试试。”聪聪抢先说,然后他用手指着线路一直走下去,旁边的小朋友们都认真的看着,有的人则会忍不住提醒:“不能走那边,那边是死路。”

当聪聪遇到几条岔路时,旁观的小朋友们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的提议走左边有的提议走右边,聪聪就选了一条走,走了好长一段才发现是死路,提议走另一条路的小朋友就说:“早听我的多好,我的那条路肯定行。”

于是,聪聪回到岔路重新走,几经周折终于走到出口。

接下来小朋友们都尝试走了一遍,由于观看了好几遍别的小朋友走迷宫,大家都有了经验,再走迷宫就容易多了,很快就从入口走到出口。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哎,这也太简单了!”乐乐表示不满意。

“就是,我还没好好玩就走出来了。”旁边的小朋友说道。

“有没有难一点儿的迷宫?”思雨不懈说。

我摇摇头回答道:“很抱歉,孩子们!老师这里没有迷宫图了,不过你们能不能自己想想办法?”

“啊?那怎么办?”小羽毛显得很失望。

“要不,我们自己画一个吧!”梦洁提议。

“好啊,好啊,这个办法太好了!”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小朋友们对走迷宫兴趣浓厚,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现有的迷宫游戏太简单了,难度需要升级。老师根据小朋友们的需求和兴趣,将“迷宫升级”的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完成。

《指南》指出要鼓励幼儿自主决定,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依赖他人。小朋友们从接触简单迷宫,再到自己主动提出挑战难度升级迷宫,这个过程中他们充满了探索求知欲,教师请幼儿思考,增强幼儿独立思考的意识。


活动二:创意迷宫设计

第二天一早,小朋友们刚见面就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自己想设计什么样的迷宫,早饭后便兴冲冲地来到美工区,拿出了纸笔开始认真创作。

想想已经构思好了,拿起笔率先画起来。妍妍迟迟没有动笔,托着腮转动着小眼珠在开动脑筋思考着。

可可正在画一个螺旋状的迷宫,旁边的小志扭头看了看说:“你这个迷宫也太简单了,一直走就出去了。”

禹宝停下笔问:“那怎么才能让迷宫难一点儿?”

滢滢说:“你多画几条岔路,画长一点儿,走进去才发现是死路,那多好玩!”

小高在旁边补充道:“对对,我还画了好多墙,有的墙堵死了,有的墙就留个小口能走过去。”   

糖糖边笑边得意的说道:“你看我的,我的迷宫里还有陷阱、石头,走错了就掉进去了!”“我看看。”淘淘探着脖子说道。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6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7张图片

他们的对话也吸引了其他小朋友,大家都凑过来看,迫不及待的想要玩难度升级的迷宫。

小朋友们围过来,用手指点着开始沿线路走下去,很快楷楷发现了一个问题:“你这画的什么呀?看不清,能走吗?”

小沈说:“不能。”

“能走吧!我看这有条路。”思雨说。

“不能。”桐桐肯定地说。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8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29张图片

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着,突然梦洁的声音打断了这场争论:“老师,你快看,我用这个也搭了一个迷宫,和我画的一样。”梦洁指着地上彩色的一次性水杯激动地说。

我肯定了梦洁的做法,这一做法启发了新的思路:可以按照设计图,利用不同的材料拼摆迷宫进行探索。其他小朋友对拼摆的迷宫也很感兴趣,都想试一试,我以此为教育契机,引导小朋友们利用各种实物材料进行新一轮的迷宫探索。     

“画”迷宫,看似很简单,但潜藏着一个心里预先设计的过程,小朋友们需要先熟知迷宫的特点和玩法才能开始。设计之前他们需要熟知迷宫大致的形状、路线、障碍等,这些问题加在一起对于中班小朋友们来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从幼儿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发现了迷宫要有“死路”“围墙”“岔路”等基本要素,提升难度需要幼儿有前期经验才能实现,这是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获得的认知。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活动三:搭建迷宫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小朋友们对于迷宫的热衷度越来越高,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玩具、吸管、纸杯、纸盒等,利用这些材料开始了他们的搭建活动。

糖糖将吸管相连围成迷宫的通道,纸盒、纸杯作为围墙,一些玩具也被她安放在特殊的位置上当障碍物。小朋友们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迷宫图,一步步搭建好自己的创意迷宫。

“终于可以玩迷宫游戏了!”嘉谊高兴地叫出来。

媛媛拿了一个“小士兵”走进了迷宫,这个“小士兵”在迷宫中有时会遇到岔路,有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个大恐龙挡在前面,指挥着“小士兵”的媛媛故意发出害怕的声音:“快跑啊!前面怎么有个大恐龙。”逗得旁边的小朋友们都忍不住跟着哈哈大笑。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34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35张图片

玩了一会儿,小郭提出:“我们把迷宫再盖大一点儿吧!”

尧尧说:“不行,没有东西怎么盖迷宫啊?”

芃芃说:“我们再找找看还有什么能用!”

于是,小朋友们分头去找,嘉嘉拿着玉米棒问庆庆:“我找到了这个,能用吗?”

轩轩看了看说:“可以,但是玉米棒就这么几个也不够啊!”

乐乐:“我看到我们幼儿园楼下小粮仓里有好多玉米,我们去那拿一些吧!”乐乐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我们就到楼下拿来了很多玉米棒。只听“啪”的一声琪琪的玉米棒掉在了地上,摔得满地都是玉米粒,小朋友们都上前帮忙捡起,不一会儿就捡了很多的玉米粒。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36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37张图片

就在这时嘉嘉说:“我们也可以用玉米粒摆迷宫呀啊!”

麟麟眼睛一亮说:“对啊,那我们就用玉米粒摆迷宫吧!”

其他小朋友听到这个提议,也觉得这个方法很不错,回到班里大家就开始争先恐后的用玉米粒尝试着拼摆迷宫。他们一边摆一边向旁边小朋友介绍着自己的迷宫,每个小朋友都对玉米粒这个材料拼摆的迷宫很感兴趣。

《指南》指出幼儿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有利于更好体验探究的过程。在拼摆迷宫的过程中,幼儿们尝试了用搜集来的低结构材料来拼摆迷宫,并根据找到的材料的形状进行建构,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拼摆迷宫的过程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我们要鼓励他们的探索行为,从中不仅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探究能力。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活动四:玉米粒拼摆迷宫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随着幼儿们对迷宫的创新,一个新问题浮出水面:玉米粒不够了。要想用玉米粒拼摆迷宫,就需要先把玉米粒取下来,那应该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玉米粒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引导幼儿们自己探索方法,去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一)取玉米粒

“一个一个抠吧!”丛丛用手指从玉米棒上抠掉一些玉米粒,一边对其他人说。

孩子们拿着玉米棒开始从上面摘玉米粒,一个又一个,刚开始还好,抠了几分钟,嘉嘉嘟着小嘴说:“我的手都弄疼了!”

同同则直接用牙齿咬,但是这些方法都无济于事。

“那怎么办?没有玉米粒我们就不能玩迷宫游戏了!”铛铛失落地说。

“我们问问老师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把玉米粒弄掉?”庆庆说。

老师接到孩子们的求助说:“没有工具,小朋友们可以自行寻找各种东西尝试。”

只见凡凡拿着勺子用了很大劲才弄下来几粒,就扔在一边。乐乐发现了雪花插片,先用手指抠掉一行,然后用插片插入玉米粒的缝隙一用力,很快一行玉米粒掉下来。孩子们看到了纷纷效仿起来,加快了取玉米粒的速度,孩子们面前的桌子上堆积出越来越多的玉米粒。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3张图片

天琪把玉米粒聚集到一起,形成一小堆玉米粒。满脸困惑地说:“老师,我把玉米粒放在哪里呀?”

小羽毛说:“可以放在一个小筐里。”

萱萱说:“我看见我姥姥都是把玉米粒装在瓶子里。”

小凡说:“那我们也把玉米粒装瓶子里呗。”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4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5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6张图片

(二)储存玉米粒

第二天孩子们找来了矿泉水瓶,纷纷表示:“这下玉米粒可以装进瓶子里了。”

庆庆看着嘉嘉和硕硕你一粒我一粒的把玉米粒放进瓶子里,他说:“还有那么多的玉米粒,这样装也太慢了?”

嘉嘉指指瓶子口说:“这个口太小了,只能这样装啊!”

乐乐说:“哎,这么慢,今天就不能玩迷宫游戏了。”

“那怎么办?”美美皱着眉头说。

“想想看有什么办法能装得快点儿!”从从说。

“要不把瓶子口剪掉试试?”淘淘说。

“不行,那就没有盖了!”乐伊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各自想着办法。

“我妈妈是用漏斗把豆子装到瓶子里的”媛媛说。

“我们也试试看行不行。”琪琪提议。

“好啊!”大家边说边拍手表示同意。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7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8张图片

淘淘带来漏斗把漏斗插在瓶口,然后抓了一把玉米粒,慢慢松开手,玉米粒就落到了瓶子里,一会儿一把玉米都装进去了,小朋友们很高兴,都抓起玉米粒争前恐后的要放进漏斗里,没用多久,桌上的玉米粒都储存进瓶子里。

这一次,他们不用担心材料不够用,小朋友们又开始新一轮的玉米粒拼摆迷宫啦,于是他们便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设计了更大更有难度的迷宫,占满了整个桌子、活动区地面。小朋友们边玩边修改,甚至从各个活动区中找来了材料,加入迷宫中,整个教室都充满了他们欢快的笑声,玩的不亦乐乎。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49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50张图片

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以及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周围世界。此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虽然是直接、简单和表面化的,但他们对事物的操作感知活动是其积累认知经验的重要方式,这些经验的获得将是幼儿今后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互关系的基础。幼儿通过玉米粒相关活动中操作,不仅锻炼了手部肌肉,而且直接获得了感知和认知经验。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学习与发展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1.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宝贵品质。在设计迷宫活动中,幼儿在一次次的不断尝试,在遇到困难时,不服输、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拼摆活动过程中,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2.健康领域: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极为迅速的时期,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不够完善,机体组织易受损伤,易感染疾病。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能正确面对做核酸也能增强保护意识。同时,在玉米粒准备工作的活动中,幼儿锻炼了小肌肉,在发展小肌肉的同时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语言领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们经过思考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各种问题,并就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分享和介绍自己作品时,幼儿的倾听和语言组织能力都有所发展。幼儿通过阅读迷宫书,在玩转迷宫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4.社会领域: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搭建迷宫的”活动中,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设计、拼摆迷宫的过程中,与同伴协商、交换意见,逐渐有了同伴合作意识;在取玉米粒的活动中,能够不怕困难积极的寻找方法与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帮助他人完成任务,促进了同伴交流,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5.科学领域: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和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设计迷宫和拼摆迷宫的活动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了解到了不同材料的特征,也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的提高。 

6.艺术领域: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和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在创意拼摆活动中,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设计自己喜欢的迷宫,促进了幼儿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教学反思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1.对低结构材料运用的反思:本次活动投放的低结构材料多,有利于幼儿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而且在游戏中突出了游戏性和幼儿的主动性、合作性。探索迷宫是一个发展幼儿思维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与分析能力,提高合作的社会交往,促进了幼儿的触觉、视觉以及创造、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教师介入契机的反思:在游戏中,教师好似隐藏在幼儿身后,其实,从始至终教师都秉持着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的教育思想,赋予了幼儿更多的自主权,使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力以及具有发散思维能力。当幼儿向教师寻求帮助的时候,教师采用了将问题还给幼儿,以及平行游戏的介入策略,来推动游戏的前进。教师一直在幼儿最需要的地方给与默默而有力的支持,并且,活动充分的延伸到区域游戏中,把空间和时间都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

3.对“幼儿为本”理念落实的反思:本次由二维码引发的“玩转迷宫”活动,是“幼儿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追随幼儿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探索行为,让幼儿通过活动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观察并能够集思广益的展开讨论,既满足了他们的探索兴趣,也从中构建了新经验和认知。在游戏中,孩子们遇到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迷宫太简单”、“如何从玉米棒上取玉米粒”以及“如何储存玉米粒”的问题,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虞永平教授所说的“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促使幼儿逐步建立起不怕困难,敢于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

4.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反思:由于幼儿迷宫的经验还相对缺乏,加之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头脑里构想设计迷宫时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我们还应通过观看视频、模仿拼摆以及参与迷宫游戏等办法提升他们的经验,使他们能够创新、创造出自己的迷宫游戏。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59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61张图片

润泽心灵  承载幸福



来源 |北京市延庆区第三幼儿园 撰 稿 人  | 王昱凝 刘艺 王紫晗
编辑 | 李思宇 吕超 审核  | 于秀霞 刘胤

名师课堂|线上直播精品课(支持回看)

课程故事 |自主入园,看见幼儿的力量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6)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5)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4)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3)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2)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1)

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大合集(一)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62张图片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幼师课件网第63张图片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课程故事 |中班课程故事-有趣的“二维码”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