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中一班
发现游戏// 捕捉生长点
个人游戏探索
教师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一次户外自主游戏中,孩子对滚筒中的静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遵循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我们展开了一场有趣的“魔力静电”之旅,一起去看看吧!
课程目标
1. 通过日常观察和实际探索,初步发现和感知静电现象,并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会自我保护。
2. 能用较连贯、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尝试简单记录,萌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观察探索 // 对话生发点
提出问题:
1:“我们的头发到底有没有魔力呢?”
2:“为什么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
肯定是头上流汗了黏在滚筒上了,所以头发炸开来了!
因为头发肯定有一种“魔力”和“电力”,所以会炸开来像狮子一样!
因为我们跟滚筒一起转起来了,所以会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孩子们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引导并鼓励幼儿以个人、小组合作的探索形式,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去发现静电的原理。
实验互动// 助推生成点
发
现
/ 游戏中的静电
集体游戏探索
继续生成探索
“我们的头发到底有没有魔力呢?”我们一起玩玩看!
发
现
/ 幼儿园里的静电
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静电现象,怎样可以“创造”静电呢?让我们在幼儿园里找找吧!有的在活动室里搜罗了剪刀、纸巾、梳子、磁铁、泡沫;有的去感知户外的玩具,滑滑梯、滚筒、积木等。瞧!孩子们正在认真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了下来,期待你们的“魔力创造”之旅……
1
户外的发现
滑动查看更多
2
教室里的发现
我知道的静电
小曦骏:“用手使劲揉搓泡沫会产生静电”。
调查表
我们的分享
安苒:在干燥的天气中,用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飞起来,那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
基本了解静电后,孩子们进行了几场实验。
实验1
静电小章鱼
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实验2
魔法小雪花
摩擦产生静电
孩子们探索得出:原来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塑料绳子、泡沫、纸筒等这些东西能够吸引细轻小的物体,经过摩擦后产生了静电,楼顶上玩滚筒头发“炸”起来也是这个原理。
实验玩法:在纸巾上画喜欢的图案或小人,将剪下来的图案贴在板上,将气球在头上摩擦后靠近小人,看看能否“站”起来!
实验3
静电小人
通过小实验孩子们了解了,由于静电感应,没有静电的物体靠近有静电物体的一边,会表现出“静电吸附”现象。
《指南》中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除了幼儿园里的“静电”发现,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产生静电呢?让我们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生活中找找吧!
发
现
/生活中的静电
★
静电调查表
★
经验拓展// 运用学习点
《捣乱的静电》以绘本的形式为孩子们讲解身边的科学,让孩子们认识什么是静电、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好处、自我保护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问题1:静电有哪些危害?
静电危害中最严重的是静电放电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静电不仅干扰生活,而且还会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在加油站加油时,司机身上的静电如果不能及时释放掉,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2
问题2:静电有哪些好处呢?
那么,静电是否就毫无用处呢?当然不是,除了工业上利用静电制 作除尘器、静电喷涂等,科学家还通过摩擦起电的原理制造出纳米发电机,也许在未来,静电也能和太阳能、风能一样服务我们的生活呢!
3
问题3:我们小朋友怎么样能减少静电呢?
日常生活防静电
多吃水果
日常多饮水
补充维c
温馨小贴士
反思总结
《指南》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静电”这一现象来源于幼儿游戏中的发现,让孩子们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静电吸附”的现象,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认识了静电的原理,不仅懂得了有关静电的许多知识,还提高了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主动性
来源 |瑞安市玉海中心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