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4NjQxOTc4Mg==&mid=2247502243&idx=1&sn=61f96c3066354e87900d9b4d7f6770ec
作者 // 朱继文
?
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主题: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主题: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
十几年来教育部一直都在关注科学幼小衔接的问题,提出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若干要求,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严重剥夺了幼儿的快乐童年,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这些话我们已经铭记于心,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小学化”的现象呢?
不知怎的在我的头脑中一直有这样的认识,如果我们把《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都贯彻落实在了幼儿园孩子的身上,为什么还要谈幼小衔接呢?是为了安抚家长入学适应而焦虑的心吗?还是对三年幼儿园教育没有到位的补漏行为呢?是幼儿教师准备不足吗?
但我们确实发现幼小衔接在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活动方式、乃至目标和内容与原来没有什么区别啊,所以我心里认为,幼小衔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不需要幼小衔接,让衔接成为一种儿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准备、悄悄浸润的准备、循序渐进的准备。
Part 1
站在儿童立场,目前幼儿园幼小衔接上的问题是什么呢?又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one
?
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幼儿园与小学分属不同的学段,在教学方式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两个学段间的相互分离,互不衔接,孩子在入学适应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成为制约孩子适应的痛点和难点。包括在学习内容上也并未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这是最大的问题,会出现儿童学习方式的切断。
two
?
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家长普遍感到焦虑,致使家长的“抢跑意识”,这种意识不断地扩散蔓延,再加上有一些不利于儿童年龄特点的前置学习的宣传,使家长处于迷茫的阶段,在这种压力的胁迫下,甚至部分幼儿园违背教育原则的迎合示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幼儿园小学化”。这是家园共同价值的追求不一致的表现,是家园的较量,如果家长较量成功,可能就会有超前的教育内容。
Part 2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实施幼小衔接对幼儿园和小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呢?
one
?
聚焦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主体,强化衔接合力,幼小衔接不再是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独自的事情。
two
?
幼儿园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严格执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规范实施保教活动,旗帜鲜明反对和制止“小学化”倾向;
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性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改变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根据国家制定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和课程内容,开展为期半年的适应教育。要积极改进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方式,在适应时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全面科学安排,在小学一年级规范实施专门的幼小衔接的适应教育课程,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确保教学秩序科学稳定。
教研部门要建立幼小联合教研制度,指导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加强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与研究。幼儿园和小学要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家园校协同的沟通方式,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规律,引导家长主动拒绝超前抢跑教育,保证幼儿在园完成保教活动,原则上幼儿园在读幼儿正常在园时间内不得到校外参加任何培训。
在这里我很赞同的是南师大王济民教授的观点:幼儿园与小学是连续的两个不同教育阶段,是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是幼儿在人生早期所经历的一场重大转变,这样看来我们成人是因为懂得儿童、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心灵需要,才会强化幼小科学衔接来给孩子幼小的支持方式。
在幼小科学衔接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幼儿园“起点优势”得以延续呢?如何保证孩子自信快乐阳光自信呢?如何保证孩子心理身体、生活习惯、社会适应、学习能力等满足入小学的能量需要呢?这就是我们一直强化的幼小科学衔接。在2017 年,OECD 发布了《强势开端 V:幼小衔接》,该报告是 OECD 基于调查数据汇集成册的关于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智慧,值得我们深度思考的是,该报告使用“transition”对应“衔接”,但二者的意蕴立场并不等同的。“衔接”是汉语文化的产物, 是指在幼儿园与小学两种教育阶段间寻找某种介质进行焊接。“transition”指的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连续性成长,是没有施加外力的自然的有效过渡。
我们关于幼小衔接大多是围绕衔接问题、衔接内容和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解读的,甚至还在幼儿园出现了专门的衔接课程,我认为这都是从成人视角的对儿童的施压,是从“自上而下”命令孩子服从的衔接认识。
那我们怎么做以儿童为本的衔接呢?这4点很重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让孩子乐于运动;尊重孩子探究的需要,让孩子爱上思考;尊重孩子合群的学习特征,让孩子团结合作;尊重孩子的自然的个体,让孩子养成劳动生活好习惯。
写这篇文章前,我园正在进行每年的体能测试活动,我发现老师们把测试的事情交给了感兴趣的孩子们,这让我非常欣慰。
事情是这样的,体能测试是每年保健团队的任务,但教师们为了了解本班孩子的体能情况,都乐意亲自参与其中,做记录员,在纸上记录孩子们的测试成绩。孩子们也被吸引地一窝蜂地跑了过来,凑近前看着老师写的是什么:这是我的名字、这是代表我的学号的,还有许多数字呢,这一定是我的分数吧?老师我是不是优秀啊?……孩子们七嘴八舌的问题和兴趣点,激发了老师与孩子深度的对话和课程的展开。教师运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来锻炼孩子们的数学思维,于是模拟统计6项体能测试的事情就交给了孩子们。他们学会了看图表、看时间、学会了计数、学会了比较,还学会了数字背后的分析。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专注探究、任务意识、细心认真、克服困难等精神都自然地体现,真正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爱上数学。
所以说,幼小衔接一定不是成人的塑造和包办约束的,教师和家长对儿童合理的期待是建立在对儿童的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是在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孩子年龄特点把握的连续性、适宜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基础上的衔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叫“科学衔接”吧。
END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点
“”,了解芳草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芳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