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种“小蜗牛”孩子,做什么都磨磨蹭蹭。喊他起床,他要磨蹭半个小时才肯坐起来;让他吃饭,总是含在嘴里只嚼不咽,每次吃饭的时间都比别人长;辅导写作业,名字能写五分钟,擦了写,写了擦。
每当孩子磨磨蹭蹭的时候,家长总会不停地催促,有时候边催促边为了省时间帮孩子处理本应该由他们自己做的事情。如早上起床,孩子起床磨蹭、穿衣磨蹭,到最后家长怕孩子迟到,为了赶时间就帮他穿好衣服,甚至喂他吃饭。
这样一来,孩子的磨蹭并没有让他吃亏,反而能成功“偷懒”,这就让一些孩子越来越磨蹭!下面小编要教你几个整治“小蜗牛”的办法!
一、不讨好,不娇惯
有的孩子会一边磨蹭一边提出各种附加要求。
比如,吃饭时只吃喜欢吃的菜,否则就不不吃饭。这时,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现在已经做好了饭,如果给你单独做菜,会浪费所有人吃饭的时间,你不喜欢可以不吃,但前提是你不怕饿肚子。
家长不要为了哄孩子吃饭而答应他提出的一些条件,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产生惯性思维,加剧他磨蹭的习惯。好的习惯是养成的,不是“交易”换来的。
二、立规矩,守时间
如果孩子习惯性磨蹭,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一起练习认识时间。
比如,烧一壶水需要2分钟,蒸米饭需要30分钟。当家长和孩子确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设置做这件事需要的时间,并鼓励他守时。口头催促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要让他们树立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
三、有原则,懂坚持
对待磨蹭的孩子,家长不要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
到时间要睡觉了,就对他说:5分钟之后,你不能再看电视了,要去刷牙睡觉。等到时间一到就关掉电视。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央求,就延长看电视的时间。家长必须坚持原则,我们可以宽容孩子的一切,但是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不会。
四、尝后果,知自觉
孩子磨蹭的时候,如果他笃定家长会因为不让他迟到而帮他包办一切的话,那他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体会一下磨蹭的后果,
比如,孩子起床磨蹭,而且在催促下依然故我,家长不要去帮他穿衣服,让他迟到一次。当他意识到磨蹭会导致迟到,进而会错过许多有趣的游戏,甚至还会被其他小朋友取笑。这时家长再和孩子约定以后要动作快点就容易多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芳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