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益智活动区,有一款玩具叫“水果超市”,是一款棋类游戏,可以培养小朋友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概念,操作时小朋友按重量差异进行兑换游戏,可激发对水果兑换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这款玩具里边有很多水果模型,如草莓、桃子和西瓜。今天小编把草莓模型拿出来带大家延伸一个新的玩法。
我们在竞赛棋类游戏中,使用的棋具除了棋盘底板、棋子以外,还必须有骰子,各方走子的步数由骰子决定,运气好坏是获胜的关键,率先按规则走完全程的游戏方为第一名。
小编告诉大家在3人同时进行的棋类游戏中,决定下一步由谁走子也可以不用骰子,而是准备9枚小草莓模型,每人分3枚,作为决定走子的工具。其实这种方法最早诞生于民间,由于当时的人们常席地而坐玩棋,掷骰子并不方便,就使用猜石子数目来代替,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以将这种游戏方法迁移到中大班幼儿游戏中,采用9枚小草莓模型进行计数。游戏者每人持有3枚计数草莓模型;游戏者每次同时出草莓模型,然后计算3人出的草莓模型的总数,以此来决定谁可以走一步棋子,其中每个人都有3个“胜利”数字,分别是1、4、7,2、5、8,3、6、9。例如3个小朋友所出的草莓模型的总数为6,那么拥有数字6的小朋友便可以获得先走一步棋子的机会。这种简单的方法应用到幼儿棋类游戏中,不仅使小朋友们“沉醉于”这种有趣的玩法,而且这种方法对小朋友的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
首先,由3名幼儿共同参与的游戏棋,对小草莓模型的计数无形之中促进了幼儿数概念的学习,使幼儿在游戏中十分愉悦、轻松地练习了10以内的计数。不仅如此,小朋友还模糊地意识到自己所出的草莓模型的数量可能会影响到最后的总数,尽管这个问题完全超出了幼儿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幼儿在游戏中还是会想着法子变化自己下一轮出草莓模型的个数。
其次,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发展,比如幼儿要遵守三人同时出草莓模型的规则,还要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沟通、协商、解决冲突。
如果10以内计数有困难,还可以两个小朋友玩,进行6以内的计数练习。
更重要的是因为几枚“小草莓模型”,下棋变得更好玩了,这样的游戏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由此可见,提升玩具的可玩性,让教育性寓于其中,这样的玩具才是幼儿园里的好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