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优师教研有幼儿园和小学,幼儿园班级按年龄分为托班、混龄班(3-5岁)和大班(5-6岁)。
这周,优师教研华龙苑园区的其中一个混龄班新入了一位小朋友,她的妈妈写下了陪园体验。
文/千千妈(优师教研华龙苑园区家长)
北京的幼儿园虽然多,但能让家长进去陪园的很少。身边朋友孩子有去上各种各样幼儿园,我打听了一圈无论公立私立普惠园,能陪园的只有优师教研了。
这也是我选择芭学园其中一个原因。能敞开了随时让家长进来陪着孩子生活一天,家长能“掘地三尺”,啥都看个遍,没有点真功夫和真材实料断然是不敢的。(当然,可能北京还有很多其他的幼儿园也是可以陪园的,只是我圈子比较小没有打听到哈)
经历了一些入园前的准备后,终于迎来了正式入园的日子。
进园晨检时,千千稍微有些紧张,在我的安抚下牵着手来到红豆班。
人人都是师父
之前看文章了解到芭学园有一个“老师父带徒弟”的传统(点链接可看:孩子催促起妈妈来了,因为啥?)由大孩子带领新来的小孩子熟悉班内生活日常。
很不巧,老师提前选定的“师父”刚好生病了没来幼儿园。在晨圈的公告时间,老师给大家宣布千千小朋友的到来,每一个人介绍了自己,并请小朋友们照顾千千。
“因为嘟嘟师父没有来,所以今天大家都是千千的师父。”
我以为今天没有师父带领小新丁,谁知人人都是她的师父。哈哈,确实呀,在幼儿园生活很长时间的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本领可以教给千千。我没想到的是,红豆班小盆友们的热情被这一句话瞬间点燃,喷薄而出。
之前我和一些妈妈聊天聊到混龄班时,不少人提到担心孩子小会被大孩子欺负。我跟着孩子们混这一天下来,没有看到类似的情况发生。这群孩子太热衷于照顾小宝宝了!有时过于热心全部包办,我不得不请“师父们”稍微放手一点,让小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例如去洗手,乐乐小哥哥不仅牵着手把千千带到洗手池,给她开水龙头,给她抹上香皂,还拿着她的两个小手人工搓泡泡。千千一脸懵懂任由指挥,还没反应过来,哥哥打开水龙头示意她冲手了。真是手把手给洗的。
▲这段3分钟的视频里,主班老师奥运记录下了另一位“师父”高兴照顾新入园的千千的情景
自由工作的时间,我看到好几个男孩披上纱布,钻到娃娃家里娴熟地照顾布娃娃,做饭。哇,原来每一天都在练习怎样照顾宝宝。班里的妈妈也告诉我,大孩子们照顾小孩子可有成就感了。
热心小哥哥 让人哭笑不得
优师教研的大孩子们都亲身经历过,妈妈只能陪一天、第二天就要自己独立入园的事情。但千千并不知道。孩子都是活在当下的,我也不打算提前告诉她让她焦虑,准备第二天早上分开之前跟她说清楚就好。
于是有位热心小哥哥,至少出现在我们面前十几次,每一次、每一次他都要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千千,你知道吗,你的妈妈明天就不能来幼儿园了。”
第一次说的时候我瞳孔震惊,赶紧说别的推搪过去,“嗯,谢谢你告诉我们。”孩子也没听明白啥意思。
第二次他继续特意过来说的时候杀了我个措手不及,我没想到还带返场的!
第三次他刚过来张嘴,我就立刻扯开话题。
不知道第几次……他还是逮住了单独行动的机会,在下面照片这个斜坡上给说了一通。后来快放学了在老师面前又给我们通知了一下。
我的内心:这位老兄!我真的是谢谢您了!
哈哈,他是如此执着热心地要给妹妹介绍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次又一次地来告诉妹妹这件事,翻译成大人的话,大概意思就是:明天你妈妈不能来陪园,你要做好准备面对这种情况哦,但是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会陪着你的。
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今天再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心里觉得特别暖。有他们陪伴着需要适应的小朋友,我很放心。
孩子初步适应了幼儿园新生活
一整天下来,我看到班级的生活流程很顺畅,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工作、玩耍,放松又快乐,很少听到发生冲突或有哭声。班级氛围是令人平静安定的,老师们轻声说话,提醒孩子时也温声细语。
娃终于正式离开家庭离开妈妈,踏入她自己的小社会,这是人生中第一次巨大的挑战。
我个人认为,陪园确实是非常好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熟悉环境,帮助妈妈减少焦虑。孩子熟悉了班里的老师,第二天独立入园就不会太陌生。妈妈也目睹了孩子在班里是怎样生活的,每个流程孩子会怎样做,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想象得到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是怎样的画面,而不是心焦如焚不停看手机巴巴地等着老师给发照片。
还有,师父带徒弟,以老带新的设置,对孩子们太有意义了。大孩子和小孩子都从这个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从入园的整个过程来看,真的非常人性化,很为孩子着想。
入园两天,孩子初步适应了新生活,没有妈妈的陪伴,但她有老师和小伙伴们的陪伴,很快就从分离的难过情绪中走出来,和大家开心玩耍。
● 延展阅读,点下方标题可看:
优师教研目前在北京有幼儿园园区和小学校区,咨询及报名可以联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