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李松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I3NTkyNQ==&mid=2654004818&idx=1&sn=e0af145e7cbc3df01b67fe0af883a0cb
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读到一段对话逐字稿。
一个三线城市的家庭,儿子在青春期,有自杀冲动。对一个家庭来说,这当然是燃眉之急。在咨询室里谈到这个话题,父亲对儿子说:「你没有权利结束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它不是你一个人的……」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
母亲也哭:「我不敢想,不敢想象。」
这时候我的学生(咨询师)说话了,是对儿子说的:「你看爸爸都说不下去了,你的内心是怎样的?你还觉得自己在爸爸妈妈心里是无关紧要的吗?」
我标注出来,这是一个无效的反应。
逐字稿上没有语气。但我猜测,这一问的语气是声情并茂的。是要利用父母在现场的眼泪,气氛正在高潮的时候,猛推一把,促使孩子有所感化。最好孩子感动得也掉了眼泪,后面再谈什么都好谈。类似于《艺术人生》的现场效果。
打情感牌——它注定是无效的。
母亲说:「妈给你讲,我以前……」
孩子烦躁地说:「不用说这些!说了很多遍了。」
到这里为止,咨询进展得不顺利。原因很简单,没有产生新的信息。儿子说,这些话说了很多遍。意思是他已经很熟悉了,听厌了。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仍然在说同样的话,只是带上抒情再讲一遍,从常识来讲,成功的概率不大。不会那么凑巧,吃过五张饼没饱,第六张饼就一下有了感觉。
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家庭关系里的一些迷思。某种意义上,这个咨询师(当然了,她还在学习阶段)的反应是很多人的常规反应。我们看到一方苦口婆心,另一方无动于衷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走上前,帮着一起造势煽情,盼望那个无动于衷的人,在情感攻势下有所触动。
「你怎么还不感动!他们为你做到这个份上~」
事实上,如果打情感牌就足以造成另一方的改变,只有一种可能——这个人一直误会了对方的真情,直到听完你的话,才恍然大明白:「哦!原来他们一直是为我好!懂了懂了,我感动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用说是极其罕见的。但不知为什么,却有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期待。好像都默认:我看到的情感,他们看不到,必须我说了他们才看得到。没办法,我就是比他们高。
单就这个案例而言,有很多更好的处理手法。比如,拿同样的问题问父母:「你们哭得都说不下去了,你们猜,孩子这时的内心是怎样的?」
(而不是问孩子:你的内心是怎样的?)
这一招很巧妙。只要提了这个问题,不管父母回不回答,双方都可以启动有效的沟通。很少有父母傻到说:「他一定会感动」。如果是这样的父母,未免对孩子的心思太一无所知了。孩子的一声冷笑,就足以打破他们的幻想。
大多数父母心里有数,他们说:
「他只会觉得同样的话说了很多遍,嫌烦。」
问:「他会因此而感动,觉得自己在你们心里并不是那么无关紧要的吗?」
答:「不,他还会说我们不关心他。」
问:「为什么呢?你们明明都哭了。」
一定要父母揣摩孩子的心思。如果父母想不出,孩子随时可以在一旁告知真相,比如:「他们不是真的关心我,只不过是怕我出事,想控制我。」
这叫做循环提问,跟诉诸情感的问法正相反。要点在于,它问的不是孩子「你有什么反应」,而是问父母「你们猜他有什么反应」。在这一问一答之间,就制造了差异,差异带来新的信息。孩子会有变化:「父母总算不用再表现这段已经毫无新意的深情了,想要什么,不妨干干脆脆摆到桌面上来谈。」父母也能理解孩子更多:「原来我们煞费苦心的抒情,在人家听来是那么一回事。」
以此为契机,就可以撬动更大的沟通。
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探讨咨询技术,所以循环提问就讲到这里。我们回到一开始的点上:为什么这种问法有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个不一样的假设:如果我看到的东西——比如父母的一片深情——无法打动孩子,那一定有孩子的理由(而不是他的情感触动不够)。
这个差异,是根本性的差异。
我最近在讲养育的课,访谈了一些家长,听他们讲在平时跟孩子沟通的时候,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我发现,对付那些「执拗,不听话」的孩子,家长都会依赖一种熟悉的路径:一定是因为孩子听不懂/看不见/感受不到我们的真情。
(否则,他没有理由不听我的呀!)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修辞学的问题:是否存在一种更强烈的,更感人肺腑的表现手法,把情感烘托得再强烈一些?对方就可能有所触动?
这让我想到什么呢?想到那些被放到众目睽睽下的表白。蜡烛,鲜花,亲友团的口哨,路人的欢呼……策划的人眼泪盈眶,自己都感动了,充满「你看我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你怎么也会心动吧」的自信。但在对面的人看来,很尴尬,对吧。修辞改变不了实质。这种办法如果真可以成功,也是因为水到渠成,顺水推舟。假如对方对你就是没兴趣,她不会因为表白的效果足够夸张,就改变她的初衷。——除非是迫于你在舆论中给她施加的压力,而那样的结果只会更糟。
如果我们想对别人有多一点的影响力,第一步,就是请你放弃打情感牌。
现在你会问了:「如果诉诸情感没有效,什么办法有效呢?怎么说对方才会听?」在继续讲方法之前,我们先暂停一下,来接受这样一种可能:
没有办法。
你没看错,就是——没有办法。
任何说法,对方都可以不听。因为他为自己打算,当前的做法一定有他的道理。这就是人家想要的,你当然不乐意,因为不是你想要的。但你必须先接受他可以不遵从你的想法,这样你才能跳出自己的立场,站到对方的立场上:人家真的是有自己的理由,不是听不懂,也不是看不见你的真情。
从这个角度重新理解这件事,你会发现整个故事都不一样了。没有人铁石心肠,冥顽不化。
我们会真的开始思考:「他想要什么?」而不是满肚子委屈:「他怎么就看不到我在为他好呢?」然后我们才会放弃徒劳的感化,开始与他沟通,真正的一方和另一方之间的沟通。最开始的案例里,父母可以直接问儿子:「你始终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好意,你一定有你的考虑,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他们甚至可以坦白:「你宁可死,我们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但我们想,这说明你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我们想了解你的痛苦。」然后儿子也许愿意告诉父母一些实话。这样的沟通,会比直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用,比抒情有用。哪怕流上一吨重的眼泪,可是眼泪又值多少钱呢?他们难道不是已经流过无数眼泪了吗?
先接受没办法,然后,才可能有办法。
我不指望所有人都能看懂这篇文章。它需要打破一些成见,我不知道这个成见算不算是我们传统的,根本的一种信仰——大力出奇迹。一厢情愿地觉得:事情不如我所愿,一定是因为我使的劲还不够大。再强力一些,再进一步!
做事的时候,这是一种很热血的精神。也许真的可以制造奇迹。但是在跟人的关系里,这种想法不啻于是对他人的贬低。等于是在说:他怎么想不重要,我总有办法可以让他听我的。——他要是不听,我就大力一点,再大力一点!
过去在家庭关系里,父母的意见孩子不听,父母就吼,吼完再不听,就骂,骂完再不听就打,就赶出家门,断绝关系。到这一步,孩子不得不屈服了。这是传统的大力出奇迹。现在的方式文明多了,改成讲道理,道理讲不听就哭,哭了不听就打情感牌,动之以情,迫之以势,让你看到爸爸妈妈一片用心良苦,你怎么还好意思拒绝呢?这样当然是有进步,不用暴力了。但是它的内核没有变。
他们还是认为:你就该听我的。
我,我,我,说来说去就这一个字。
如果看不到对方,就不会有真的理解发生。这句话不只是说给父母听的,对长大的孩子也一样。他们在跟父母冲突的时候,也会愤愤地想:「父母怎么就不听我的呢?啊?枉费我的一片苦心。」不光在家庭中如此,在很多人际关系也一样。沟通看上去是为了理解对方,最后往往还是挖空心思,变成了伸张自我:「我要怎么说,才能让你听我的?——我要不要再大力一点?」
大力不出奇迹,理解才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