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涂鸦行为不仅是幼儿实现自主艺术创造的过程,还是幼儿大胆地进行表情达意的过程。幼儿的涂鸦作品深刻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涂鸦是专属于幼儿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字。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奇心重,所以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无法用华丽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只能通过色彩和线条来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感。虽然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成人认为幼儿的涂鸦作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是丧失比例和脱离现实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一副自己认真完成的涂鸦作品是意义重大的,是幼儿对世界留下的最初的印象。也是幼儿对世界发出的最原始的评价。为了帮助幼儿的涂鸦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人应做到:
1、正确理解幼儿的涂鸦行为。
2、不要忽视幼儿的涂鸦行为。
3、让涂鸦来帮助幼儿获得心智的成长。
4、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尽情地涂鸦,让孩子找到一条通往康与快乐成长的路。
2、关键词
特定语言 理解 不要忽视 帮助 宽松 康快乐
正文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在他1957年出版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详细地阐明了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美术教育的主张。他说:“艺术教育如能在儿童早期施行的话,便很可能造就出富有适应力和创造力的人。”涂鸦是艺术活动的一种,是幼儿最早接触到的艺术,是出自幼儿本能的一种行为。它既是幼儿的艺术游戏活动,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的一种特殊方式。幼儿在涂鸦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智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发展。 由于幼儿时期的随意涂鸦和涂画都是由本能的冲动产生的,所以这是一种纯自然的表达方式,能够反映出儿童成长阶段身心的基本状况,是幼儿智力和认识的体现,对于这种自发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
一、对幼儿涂鸦行为的阐释。
1.5岁左右的幼儿,因为能够独立行走,所以他们用手进行的探索变得更为自由。这时期的幼儿喜欢到处涂抹,所以就出现了用笔在纸上、墙上、书本上画点、画线的行为。我们把这些最初留下的点、现痕迹组成的画面叫做涂鸦画。这些涂鸦画不讲究造型、色彩和构图,因此,幼儿的涂鸦实际上是他们的感知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后对周围环境作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
幼儿涂鸦的根本特点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没有预想和构想。幼儿把涂鸦当作一种游戏行为,享受着涂鸦带来的快乐。幼儿对自己画出的点、线感到满足和高兴。
涂鸦可分为四个阶段:
1、未分化的涂鸦(1.5-2岁):这时候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动作不协调,所以完成的画面往往是杂乱无章的,线条极不流畅还常常出现涂出规定界限的情况。他们的手腕很少移动,他们是通过摆动手臂来决定线条的方向和长短的。
2、控制涂鸦(2-2.5岁):经过一定时间的涂鸦练习和生理发育,幼儿的手眼之间逐渐协调,他们能画出一些重复的、上下左右的直线、斜线,但线条的长度仍然长短不一。幼儿的手腕肌肉,腕关节运动能力较之前灵活,大多数幼儿可以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涂鸦而不涂出界限。 3、圆形涂鸦(2.5-3岁):这时的幼儿肩、肘、腕等关节进一步发展,已可以在纸上反复地画圈圈。他们喜欢用大大小小的圈圈来表示事物。
4、命名涂鸦:(3-3.5岁):虽然此时的幼儿仍然不能画出具体的形象,但已有了明显的表达意图。他们开始联系自身的经验把涂鸦和自己的认知联系在一起,然后用线、圈、点等来加以表示。他们一边涂鸦一边自言自语,能够说明自己画的东西并加以命名。但是这并不代表幼儿事先已有了意图,他们只是受自己所画的东西的启发而即兴命名的。
二、不要忽视幼儿的涂鸦行为。
涂鸦是一种幼儿喜欢的艺术游戏活动,幼儿从涂鸦中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他们不受拘束地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简单的线条,小点等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涂鸦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方式,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审美能力、注意力等都能在涂鸦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然而不是所有成人都能够认识到涂鸦的重要性,下面列举一些正面以及反面的例子:
石家庄日报对此做了详细的调查,据调查发现,有30%的家长对于幼儿的涂鸦行为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涂鸦是孩子的无聊现象,是孩子顽皮而造成的结果,他们从不去关注于孩子的涂鸦作品,甚至当孩子带着充满自信的眼神向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想得到表扬时,他们还是吝啬于仔细地看一眼,给孩子一句鼓励和表扬的话。
与此相反,有些家长则过于重视孩子的涂鸦作品,据调查有20%的家长认为,幼儿画出的那些缺少美观、比例失调的画面是与实物不相符的,是错误的。他们习惯性的制止幼儿的涂鸦行为,并一再指出幼儿的画面所存在的毛病,甚至有的家长还不自觉的嘲笑、批评幼儿的涂鸦作品,给幼儿小小的心灵以沉重的打击。然后这些家长还以成人的眼光教导幼儿绘画,或者强迫幼儿照着某些成人化的范画练习。殊不知,与此同时孩子已经因为自己的错误教育而失去了自由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失去了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画面的机会。
只有10%的家长能够正确地看待幼儿的涂鸦行为,并且加以引导,使幼儿的涂鸦能朝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发展。涂鸦能力是幼儿天生就具备的才能,是幼儿自主表现自己想法的一种手段。幼儿在长期的涂鸦活动中,其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加强,进而能够正确地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仅如此,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表现力也会在涂鸦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
幼儿的涂鸦作品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体现,是属于他们的一种特定的语言。也许家长有时可能看不懂孩子所描绘的东西,但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讲述自己的作品,来了解孩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涂鸦内容。孩子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是先天具有的,很单纯的,所以我们能在孩子的涂鸦作品中感受到他们大胆而且随心所欲的表现手法,这和成人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对孩子的涂鸦作品给以正确地评价,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态度,让自己的孩子通过正确的评价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并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来表现事物的美。
三、让涂鸦来帮助幼儿获得心智的成长。
据有关调查显示:涂鸦对幼儿的心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早些涂鸦的幼儿又比之后才开始的幼儿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展更为成熟。以下总结几点早些涂鸦的好处:
(一)、涂鸦对于练习肩、手、腕等部位的关节与小肌肉群的能力十分有效,能帮助幼儿较顺利的完成执笔的训练。
琳琳今年5岁,她是小班的孩子,是班上画画最棒的小女孩。每次画画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速度快且质量高。她握蜡笔的手势比一般幼儿标准,初步能够控制住下笔的位置,她画的线条流畅细腻,且想象力丰富,经常能画出令人赞叹的作品。不仅如此,琳琳在使用筷子、勺子吃饭时也比其他幼儿灵活,吃得又干净又香。据琳琳的妈妈说,琳琳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拿着笔在本子上画画东西,刚开始时,没有人知道她在画什么,可是家长都是鼓励琳琳继续涂鸦,直到后来,琳琳的手、腕等部位的发展都相较于同龄幼儿来的更好。
(二)、长期接触涂鸦的幼儿对于要画的事物有一定的经验,能够自觉主动的观察事物的粗略特征。
例如:幼儿有了长期的涂鸦经验,那么当他们画一只小鸡时,幼儿能根据图片清楚地知道要画的具体有眼睛、嘴巴、脚……当然,对于经验缺少的幼儿,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观察,等仔细观察后再画一次。不要急着责怪幼儿,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不一,这与幼儿接触涂鸦的先后也有一定关联。
(三)、涂鸦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记忆思维能力。
幼儿在决定要画的东西之前,必须经历识记,比较,思考等过程,然后才能下笔去画画。幼儿从仔细观察物体到通过自己的尝试下笔完成作品的这一过程,需要幼儿的眼、脑、手协调完成。 也许幼儿的涂鸦作品在一些大人眼里看似十分简单,但这对幼儿来说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身体多种器官的协调,才好不容易完成的。
科学探究证明:人脑中的信息,85%以上是利用眼睛观察而来的。涂鸦能让幼儿养成主动用眼观察的习惯,帮助幼儿奠定眼、脑、手配合活动的能力。涂鸦是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特别宝贵的方式。
四、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尽情地涂鸦,让孩子找到一条通往康与快乐成长的路。
喜欢涂抹是幼儿的天性,作为成人的我们不应扼杀孩子的天性,先不必说涂鸦带给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好处,单论涂鸦带给幼儿的快乐,就已经很多了。幼儿享受着涂鸦动作带来的那种有节奏的主动的“动”的快感,他们从纸上、墙上、书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线条中得到感官的满足。成人应为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尽情地涂鸦,让幼儿在快乐中获得身心的成长。
罗恩菲尔德指出:“艺术必须成为儿童的朋友,当语言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欣喜、忧愁、恐惧和挫折时,他们或许便得以依赖它。经由这种经验,他的艺术表现便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涂鸦正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幼儿用来表达自己内心真正感受的方式。涂鸦带给幼儿快乐、安慰、自信和满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其实不只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也同样要为幼儿提供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的涂鸦需要,让幼儿快乐的成长。
有了以上的理论基础,我们再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天天今年3岁,他很喜欢涂鸦,有时候甚至连家里雪白的墙上都有他的杰作,他对于自己的作品很是自豪。然而,他的作品通常不被大人理解,在他的父母眼中是一种顽皮的恶作剧,他们时常是以简单的一句“不要乱涂乱画”打击着天天,把天天最初的自主创造的冲动扼杀了。这对天天以后的艺术创造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成人千万不能对幼儿的涂鸦行为妄加指责。要学会去给予孩子鼓励和赞许,对孩子的创造加以肯定和欣赏,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环境。成人要正确对待幼儿的涂鸦,认识到涂鸦对于幼儿的积极意义。为幼儿的涂鸦行为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的心智在涂鸦中发展。
“学会像幼儿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这是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说的。幼儿这种没有预定目的,自由创造的画图方式就连毕加索都望尘莫及。作为幼儿园老师,特别要关注、尊重、理解、鼓励幼儿的涂鸦艺术,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自身的工作能力,让我们的心能和幼儿更贴近,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
五、参考文献:
[1]. 孔启英.《幼儿园美术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第二章.
[2]. 罗恩菲尔德著 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 熊炜 曾冬梅. 《儿童涂鸦期不同阶段的教育指导》.早期教育(美术版). 2008年第6期.
[5]. 龚江平.《幼儿心智涂鸦艺术》.江苏
【涂鸦对幼儿心智成长的帮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