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文/黄浦区教育学院  肖燕萍

执教/黄浦区奥林幼儿园  沈妙苗



图书《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画面生动有趣、角色形象逼真,用角色交叉呈现的方式讲述了两只猫——白猫和黑猫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在除草、烹饪、购物、打扫、过冬、摘果子、上楼、旅行等事情上,喜欢用工具的白猫显得从容、轻松,不喜欢用工具的黑猫则显得吃力、疲惫。最后,两只猫同时要搬家,不喜欢用工具的黑猫则比喜欢用工具的白猫容易、方便了许多。图书封底上的一句话引发了我们更深的思考:没有各种各样的工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不一样呢?这是一本适合中班和大班师幼共读或幼儿自主阅读的图书。

 

大班幼儿已认识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工具,但是对“哪些事情可以运用工具来帮忙”“工具是否多多益善”等问题不会进行辩证思考。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开始萌芽,对事物或事件的判断也逐渐摆脱了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能尝试探索事物或事件的本质。运用这本图书开展集体学习活动,可以让幼儿尝试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工具是不是越多越好?过度依赖工具好不好?从而帮助幼儿感受工具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工具,不过分依赖工具。该活动对大班幼儿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1.围绕“是否需要用工具”的问题,仔细观察画面,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积极思考,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进一步感受工具带来的便利。


1.绘本PPT

2.两个人一份工具贴图(扫帚、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渔网、钓鱼竿、起重机、抹布、小刀、楼梯、塑料袋、玻璃刮水器、篮子、手推车、锤子、剪刀、开罐器等)、黑猫活动图片。



图文导入,引出问题“工具有什么用处”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开始对汉字敏感,用“工具”二字导入,可以引发幼儿将汉字和生活中的工具建立联系,为后续的讨论做好铺垫。


1.认识这两个字吗?生活中有哪些工具? 

2.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工具。


观察比较,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

1.认识黑猫:这是不喜欢用工具的黑猫先生。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读懂黑猫在做什么,发现黑猫遇到的问题;聚焦问题讨论“黑猫做得怎么样”,让幼儿初步感悟不使用工具会给生活带来“不方便”。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1)提问:

黑猫先生不喜欢用工具,会发生什么事呢?

黑猫先生在干什么?你觉得它做得怎么样?

(教师依次播放PPT画面,让幼儿自主选择画面,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吃饭”画面:你们觉得黑猫先生吃得开心吗?

“搬运”画面:搬得怎么样?顺利吗?

“擦窗”画面:擦得怎么样?安全吗?擦得干净吗?

“摘苹果”画面:黑猫先生摘了几个苹果?看上去怎么样呢?

“扫地”画面:扫得怎么样?黑猫先生看上去怎样?

“开罐头”画面:黑猫先生用了什么办法开罐头?成功了吗?

小结:黑猫先生不用工具可以做一些事情,但是做得并不方便。

 

2.选择工具,帮助黑猫先生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具体形象的图片、同伴的互助、集体分享可以降低幼儿解决问题的难度,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倾听同伴发言和按次序轮流发言、补充发言,能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1)提问: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黑猫先生?

(2)要求:幼儿两个人一组,选择一幅工具图片(配对)。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3)提问:你们为黑猫先生选择了什么工具?说说理由(可以请选择相同图片的两组幼儿轮流表达)。

 

3.认识白猫:这是喜欢用工具的白猫先生。

设计意图:将图书中有关白猫的画面在此时呈现,可以验证上一环节中幼儿对工具选择是否合理,亦可让幼儿从画面中感受工具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为下一环节的进一步思考埋下伏笔。

(1)提问:

做同样的事情时,白猫先生是怎么做的?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白猫先生用了哪些工具?确实需要用工具吗?

白猫先生和黑猫先生做同样的事情有什么不一样的结果?

(2)小结:白猫先生用了工具,所以白猫先生的生活看上去比黑猫先生轻松。


再次抛出问题,引发幼儿辩证思考:是不是都需要工具

设计意图:图书中“搬家”情节的出现,让原本生活很方便的白猫没那么方便了,而让原本生活“不方便”的黑猫轻松了。这是怎么回事?教师再次抛出“两难”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学习辩证思维。


1.出示PPT,集体阅读图书结尾部分。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提问:

有一天,两只猫都要搬家了。这回,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谁更轻松?

到底是用工具好,还是不用工具好?


2.介绍书名,引起后续活动。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这本书的名字叫《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书里还有很多白猫和黑猫之间的事情。有时候,使用工具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轻松、方便,但有时候过度依赖工具也会给生活带来一些小麻烦。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用工具?分别需要什么样的工具?选择哪一种工具更加方便?


本活动侧重语言领域,将语言教学的各类活动融为一体,让“听说读做”整合进行,同时自然整合了科学领域的认知学习。


活动设计大胆尝试“问题教学法”。围绕作品的线索,在学习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学习任务,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感知,或观察画面,或自主阅读寻找答案,或与同伴一起动手探究与讨论,最后通过各种手段归纳梳理总结,得出解决问题的一个或者多种结论。


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有意性,提高注意力与兴趣点,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本方法的使用需要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出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反映故事核心价值的提问,引导幼儿围绕关键提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活动中,可以运用“听说读做”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多向思维,体现幼儿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活动设计打破以往按图书顺序逐一出现画面、讲述故事、讨论理解的方式,而是直接抛出问题“什么是工具”“要不要工具”,通过阅读画面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质疑问题”。在环环相扣的活动过程中,幼儿阅读了“黑猫”生活事件的一组画面后发现问题;两个人合作,选择合适工具来帮助黑猫解决问题。这是幼儿围绕黑猫遇到的问题去思考如何解决、自主提出假设与猜想、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接下来出示“白猫”生活事件的一组画面,幼儿阅读描述的过程,也是对幼儿帮助黑猫选择的工具是否合适、解决方法是否准确的一次检验和及时反馈。最后,呈现故事中的“搬家”画面,提出“到底用工具好,还是不用工具好”这一问题,打破幼儿的思维定势,即质疑问题,引起幼儿对前面已解决的问题的再质疑。这样的“再质疑”可以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思维得以开放和多元。总之,在“问题”驱动下的环节安排与提问设计使大班学习活动更呈现出自主性、探究性、整合性。


整个活动“联系生活”并“回归生活”,有后续发展价值,能让大班幼儿产生对生活中各种工具的好奇,探究发现如何使用各种工具,也萌生了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要害怕、焦虑、沮丧,一定可以有办法解决。


责任编辑 / 刘 宣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2020年 5月刊,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更多大班学习活动课例:


大班学习活动: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大班学习活动:向0敬个礼

大班学习活动:猜猜他是谁

大班学习活动: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

大班学习活动:小鸟天堂

大班学习活动:爸爸的手鼓

大班学习活动:好消息坏消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商城订阅《上海托幼》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大班学习活动:喜欢用工具的猫和不喜欢用工具的猫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