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亲子LIF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UyMjYzMg==&mid=2247496798&idx=1&sn=f4577e263c8788d52893255c45c95127
★四所幼儿园带来了精彩的开场表演。
复旦大学附设幼儿园表演的《鼓动童年》
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表演的《我就是要歌唱》
嘉定区留云幼儿园表演的《小小京剧迷》
上海市市立幼儿园表演的《加油鸭》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纪委书记龚晨主持开幕式。
★活动主办方领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致辞。
★活动承办方领导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致辞。
★8位领导共同启动光柱,正式开启“2020云上亲子嘉年华”。
★开幕式的现场还特别回顾了“亲子嘉年华”16年来走过的历程。
作为“2020云上亲子嘉年华”的重磅内容之一,由学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园长与教师带来的四场“游戏论坛直播”今日也同步开启。本次论坛由《上海托幼》杂志主编王坚主持。
主题报告:
《儿童视角与游戏质量》
什么是儿童视角?儿童眼中的游戏究竟是怎样的?研究儿童视角对于游戏质量的提升又有哪些意义?在首场游戏论坛中,鄢超云教授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
首先,鄢教授为大家厘清了“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的不同概念。所谓儿童视角,是指成人站在儿童的立场,代表儿童发表成人的意见;儿童的视角,才是儿童自己看的角度。因此,儿童视角是成人试图理解儿童、走近儿童的一个途径。但我们必须真正相信儿童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否则容易陷入假装儿童、替代儿童、低估儿童的误区。
接着,通过许多生动的实例,鄢教授总结了儿童眼中的游戏所具备的特质或要素:好玩的、自己愿意的、能选择的、不被监视的、不被成人安排的、有伙伴互动的、有玩具的等,并列举了一些儿童对于游戏、游戏自主性、游戏意义的有趣诠释。
“儿童的认识、儿童的视角是我们教师开展游戏的基础。”最后,鄢教授从儿童视角切入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对广大幼儿教师提出了三点期冀:1.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游戏)视角;2.研究、教研、琢磨儿童和游戏,解读儿童的视角;3.拓展儿童的视角。
期待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都能把自己的视角调成“儿童频道”,与儿童在游戏中相遇。
圆桌研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上海实践——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午13:3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特教部主任、特级教师徐则民,普陀区上河湾幼儿园园长胡春燕,静安区南西幼儿园教师龚雯妍和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保教主任许翠单用圆桌形式,基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上海实践——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展开讨论。
徐则民:
多年来,上海学前教育始终探索“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理念落地的过程中,教师面临许多问题和难点,仍坚持研究、不断实践。
下面,我们围绕3个关键问题来进行探讨。
Q1
如何相信儿童,实现儿童自己的游戏
——《新小班游戏的思考与实践》
胡春燕:
你相信刚入园的新小班孩子能自己玩游戏吗?通过前期问卷调查、游戏中的拍摄与记录,以及教研组讨论,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相信,小班孩子其实有自己游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教师提供全面支持,勇于放手,让孩子自由自主地游戏,在观察中发现孩子的能力,重新认识游戏与儿童的关系,获得专业成长。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Q2
如何在幼儿游戏中落实观察
——《和孩子一起享受户外结构游戏的快乐时光》
龚雯妍:
在连续多日观察和记录孩子“搭天安门”的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不仅能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修正游戏,还具有自主探索游戏的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干预,带着欣赏的眼光记录孩子的游戏过程,师幼之间就能真正做到“你负责玩耍,我负责记录;你负责探索,我负责欣赏”。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Q3
如何看懂、识别、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
——《我看见星星了》
许翠单:
如何发现幼儿游戏的精彩时刻,识别与判断幼儿的游戏行为?通过和大家分享的《我看见星星了》这一案例,我认为:一是教师要相信孩子,孩子才能不断尝试和展露自我能力;二是教师始终抱着一颗好奇心,去观察幼儿最真实的状态;三是教师愿用大量时间来观察幼儿,耐心等待与发现。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徐则民:
上海以游戏为切入口,推动教师去研究孩子、向孩子学习。我们希望在未来,教师能通过对游戏的研究去发现儿童、爱上儿童,进而认识儿童、相信儿童,最后能够读懂儿童,支持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
特别提醒:
明天还有两场精彩的“幼儿游戏工作坊”,请及时预约并准时观看。(TIPS:本次游戏论坛直播不提供回看)
文/刘 宣、沈 晔、赵 豪(见习)
图/何思哲、陆 晨
责编/刘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