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于2001年承担了由中央教科所研究员王素同志主持的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十.五重点研究课题《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的子课题“幼儿科技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启蒙”。幼儿人文精神启蒙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全人格。
我们尝试以科技活动为切入点,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全的人格品质。使幼儿逐步养成坚持不懈、敢于探究、不怕困难、友好合作等个性品质,努力使幼儿成长为热爱生活、快乐学习、主动探索、宽容合作、富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
一、儿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随着对科技教育的普遍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须用刀做有益人类的工作。为此,世界各国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的教育,而科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结合我园幼儿人格培育的研究,我园把科技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近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寻找“合乎自然”的答案,获得对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引领幼儿热爱科学、关爱生命、善待生灵、主动探索、勤于创造,为幼儿科学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科技教育中人文精神启蒙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以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依托,构建科技活动资源库
我园的园本课程是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此,我们把科技教育纳入幼儿人格教育课程中,并将其定位在培养幼儿科技人文素养的启蒙上,为孩子的创新人格和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资源库依据主题内容,共分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资源素材库、自制教程等五个资源包。具体内容为:
第一模块:系列主题资源包。如:《生命是美丽的》、《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等,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切入点,在实施预成主题的同时,设计、构思与之相呼应的科技教育活动,并捕捉孩子在科学探索、操作方面的兴奋点,加以扩展,孵化出新的主题及科技活动。同时把相应的活动资源搜集、储存,也便于老师能进行加工、筛选和整合。
第二模块:活动方案资源包。我们以主题为依托,不断修整本园原有特色活动中体现幼儿科技素质培养的原创方案,以满足和培植幼儿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为宗旨,大胆设计,构思新的活动方案。注重环境创设和社区资源的利用,调整和生成与教育目标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促成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主动、生动地发展。
第三模块:资源包。我们配合上述活动设计,分门别类地由本园教师自己设计、制作,倡导“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构思理念,重点开发,使用演示型、交互型,把幼儿引入一个图、声、文并茂的多媒体空间,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教育氛围中,建构知识,分享成功的快乐。同时发挥资源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让教师共享资源,调整内容,完善功能。
第四模块:资源素材库。在资源素材库中大容量、全方位、系列化地收集与专题有关的图片、影片、VCD、歌曲、故事、游戏等原始素材,它一方面能便于教师寻找合适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成为孩子们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收集资料的“便捷通道”。同时,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鼓励教师到广阔的网络空间中去检索、下载相关内容,来丰富和充实素材库的内容。
第五模块:自制教程资源包。这一模块是为教师设计的,教师可根据孩子需求和教学需要,将资源素材库中的图片、VCD、歌曲、故事、游戏等原始材料,进行修改、拼接、筛选和提炼,发挥教师的智慧优势,进行创造性地编辑、合成,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修正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孩子的生活、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顺应不同能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二)精心设计科技教育环境,萌生幼儿科学人文意识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艺术的环境”、“处处是创造之地”、“六大解放”等,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创设具有开发性、人文性、互动性和童趣性的科技教育环境。
1、创设大环境与小布景,激活幼儿的探索欲望
我们利用宽敞的走廊、楼梯转角等空间,创设了幼儿感兴趣的公共性大环境,如“惠山泥人展”,为孩子们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围绕这一环境,我们还组织参观“惠山泥人厂”、“学做惠山泥人”、“大阿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无锡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新生活的美好情感。
围绕自然科学、生态科学内容,创设各活动室的“小布景”。为幼儿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捕捉幼儿感兴趣和关注的科技信息,让幼儿每天生活在充满科技人文信息和充满想象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的感官,启迪幼儿的智慧。
同时,我们把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活动环境作为点燃孩子创造思维火花的“导火线”。我们提倡尊重和发展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将幼儿在活动中创造的作品变成环境的一部分,挂上墙、摆上柜,成为环境的“主角”,让孩子在个性自我表达中,增强创新的动力和信心。
2、建立科技操作间,追随孩子的兴奋点
我们创建了幼儿园专门的科技操作间。通过创设自主、开放的探究环境,提供在探索中学习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活幼儿在其它学习中的“知识储备”,让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在科技操作间中,我们采用“四多四少”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制作、游戏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发生交互作用。即:多一点倾听少一点传授;多一点体验少一点概念;多一点赞赏少一点责备;多一点期待少一点催促。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失败、惊喜、享受探索的乐趣,期待幼儿的顿悟,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3、设立“创新活动区”,满足孩子的标新立异
创新活动区是各年龄班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满足孩子随时迸发的探究热情为宗旨的区域性的活动场所。孩子们可在这一区域将意犹未尽的探索活动得以延续;可将对大自然某一现象的兴趣移植到这一区域,与同伴一起寻求奥秘;可与同伴分担疑惑、分享成功;可与老师探讨问题、交流想法,让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乐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二)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全的人格品质
1、激发敢于探究的愿望
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还设计、构思了科技教育系列专题、活动、科技创新节、作品展示会等。
2、在克服困难中铸就幼儿顽强的毅力
现在的幼儿遇到挫折的机会较少,许多幼儿一遇到困难和失败便半途而废。于是我们在科技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幼儿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另外,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自然角和生态苑,让幼儿对自己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用绘画的方式记在“观察记录本”里,这样不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也养成了幼儿持之以恒的观察习惯。
3、体验合作的快乐
在合作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合作互助成功的兴趣,而且逐步摆脱了自我中心,懂得了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了谦让、等待、轮流、共享、分工、合作的技能。
4、发挥多媒体的教育魅力
在科技教育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使事物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远为近的特点,通过色彩纷呈、形象逼真的动画画面,开展科技活动。以此,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调动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想象、思维的空间。并为幼儿创设操作的情境。
三、积累反思,熔铸幼儿科技教育的研究成果
1、拓宽了园本课程的研究领域,夯实了科技教育研究内涵
自参与了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研究课题《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的研究后,我们在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的研究思路中,使我们对幼儿科技教育的研究视角,不再停留在某一个独立的科技活动设计、开展上,而开始着手积累和研究科技专题活动、科技操作间活动上,从而拓展了我们研究的领域,使教师能站在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最优化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调整教育方式,多角度地培养幼儿的科技和人文素养。
2、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她们坚持每天捕捉孩子们感兴趣的热点、兴奋点,随机设计相应的科技探索活动,并作好相应的记录,每周对开展过的活动进行反思、整理,积累典型素材,撰写了百多篇活动案例,写出了一些有质量的教育和活动设计。其中,二十多篇分别在全国、省、市级教育杂志上发表或获奖。教师设计的科技活动参加总课题组“优秀活动方案”评比,其中,二篇获一等奖、五篇获二等奖、十三篇获三等奖。3、提高了幼儿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注重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培养幼儿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能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充满自信。从而,真正唤醒了幼儿探究实践的愿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三年多的研究和探索,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得到了来自幼儿、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热切回报,从而更印证了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课题。我们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新世纪幼儿科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侨谊的教科研水平再现新特色、再上新台阶。
【幼儿科技教育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