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亲子LIF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UyMjYzMg==&mid=2247487034&idx=1&sn=24b3d629856af9ea5c6f8a76de3c2518
本期目录
第一篇 卫生保育
●卫生习惯:保护鼻子
●生活安排:涂鸦乐
●趣味饮食:鸡蛋韭菜饼
第二篇 居家运动
●器械运动 I:乐玩保鲜袋
●器械运动 II:羽毛球拍宅家玩
●操节:韵律操
第三篇 做做玩玩
●歌曲表演:听我说谢谢你
●折纸:千纸鹤的祝福
●故事:你的手 我的手 她的手
●益智游戏:感谢有你
●益智游戏:找爱心
●小实验:变朵小花送给你
第四篇 开学准备
●作息衔接:周末我当家
●情感衔接:朋友的名字真有趣
●能力衔接:“樱”为有你
第一篇
|
【专家出招】 |
黄 琼(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卫生习惯
●名称:保护鼻子
●材料:消毒棉签、手帕、纸巾
●做法:
1.“三不”保护法
不挖:不挖鼻子,鼻痒时可用手在鼻子外侧轻轻按摩。
不撞:运动和游戏时注意避免碰撞,防止鼻子受伤。
不塞:勿将异物塞入鼻孔,容易引发窒息。
2.清理小妙招
擤鼻涕:用干净的手帕或纸巾包裹鼻翼两侧,先用拇指压住一侧鼻翼,阻塞该侧鼻腔,闭上嘴用力哼气将鼻涕擤出,擦拭后清理另一侧鼻腔。
清鼻屎:用温开水浸湿消毒棉签,轻轻插入一侧鼻腔,湿润鼻屎使其变软后再做清理;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另一侧鼻腔。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了解功能:让孩子知道鼻子是脸部重要器官之一,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可调温、调湿,抵挡病毒侵入等。
2.拓展常识:可与孩子一起阅读《DK趣味人体百科》等图书,探索鼻子的功能和作用。
3.养成习惯:正确及时清理鼻腔,保持鼻腔干净畅通;打喷嚏时会用纸巾、臂肘等方法遮挡;改变抠、挖鼻子等不良习惯。
4.确保安全: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出门,出门时必须戴口罩;雾霾天也须戴口罩;居家运动时避免因外力碰撞而导致鼻子破损、出血。
照片、视频提供:松江区谷北幼儿园 邱一偌
作者:松江区谷北幼儿园 符 轶 张红丽
生活安排
●名称:涂鸦乐
●材料:笔、刷子、颜料、不同材质的纸、纸盒、水桶、抹布
●做法:
1.约定区域:铺上纸的桌面、小黑板、水泥地、浴室的瓷砖、玻璃门窗、规定的墙面等。
2.创作表达: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涂鸦,亲子共玩,边画边交流。
←点一点,看视频
3.清洁整理:亲子共同完成擦洗、清洁、整理等,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价值:
1.孩子长时间在家,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涂鸦是孩子很喜欢的活动,可满足情感宣泄和表达表现的需要,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2.让孩子感受自由“创作”的乐趣,培养审美情趣及想象力、创造力。
3.涂鸦时不同的平面、方向、空间范围、材质和工具,可锻炼手部、手腕肌肉的控制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提 示
1.安全卫生:工具材料应无毒无害,避免尖锐物;约定的涂鸦区域应杜绝安全隐患;可穿戴反穿衣或围裙、袖套等保护衣物清洁;及时清理环境。
2.启发赞赏:家长可通过询问、添画、建议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孩子的创作,尊重孩子意愿,赞赏孩子作品;祖辈可拍摄作品,让孩子向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进行展示。
3.环保节约:与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如广告纸、空瓶罐、纸板箱等,体会变废为美的惊喜与快乐。
视频、照片提供:嘉定区双丁路幼儿园 陈一诺、高梓轩家庭
作者:嘉定区双丁路幼儿园 潘晓敏
趣味饮食
●名称:鸡蛋韭菜饼
●材料:韭菜、鸡蛋、小麦粉、葱、番茄酱、小剪刀、模具
●做法:
1.洗净韭菜、葱,让孩子用消毒过的小剪刀把韭菜和葱剪成小段。
2.在容器中放入面粉,打入鸡蛋,加适量盐,搅拌成糊状;再让孩子把剪好的葱花、韭菜末放入面糊中,继续搅拌。
3.在平底锅中加少量食用油,烧热,让孩子舀一勺面糊放入锅中,均匀摊开,煎至两面金黄。
4.用模具将韭菜饼压制成不同的造型,用番茄酱在韭菜饼上浇出不同的图案,并发挥想象创意摆盘。
←点一点,看视频
●价值:
1.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2.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及手眼协调能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
3.食材简单有营养,提高孩子免疫力。
提 示
1.分工合作:家长可负责加盐、烧油等环节,洗菜、剪韭菜、搅拌等简单有趣的事让孩子自己做,既调动其积极性,又培养其细心、耐心的品质及动手操作能力。
2.鼓励改变:利用模具改变造型,做出各种形状的韭菜饼;利用不同调料,制成不同口味的韭菜饼;还可利用其他蔬果,做出青菜饼、肉糜饼、生梨饼等。
照片、视频提供: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李文珺 林书墨
作者: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李文珺
第二篇
|
【专家出招】 |
王 菁(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员)
器械运动 I
●名称:乐玩保鲜袋
●材料:保鲜袋
●玩法:
1.快快抓住它:把保鲜袋卷成条状,家长高举保鲜袋后松开手,孩子在保鲜袋落地前抓住它;也可让孩子与家长保持一段距离,在保鲜袋落地前,孩子快速跑动抓住它。
2.抛接“泡泡球”:在保鲜袋中填充空气,扎成“泡泡球”,家长与孩子相互抛接对方的“泡泡球”。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活动能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身体控制力、协调性和敏捷性。
2.为保障安全,尽量选择在较为宽敞的空间开展运动游戏,穿上运动鞋以防滑倒。
3.熟悉玩法后,可尝试用保鲜袋“泡泡球”玩“迷你排球”,家长与孩子面对面互相击打“泡泡球”,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4.本活动同样适合祖辈家长与孩子一起玩。
作者:杨浦区延吉幼儿园 孙晓炜
器械运动 II
●名称:趣玩球拍
●材料:羽毛球拍、地垫
●玩法:
1.不倒翁: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站立,将各自的羽毛球拍竖在地垫上,双方交换位置的间隙不能让球拍倒地。
2.雨刮器:家长手持羽毛球拍在地垫上左右平移,像“雨刮器”在工作;孩子双脚跳起,碰到球拍则游戏重新开始。
3.信号灯:家长两手持羽毛球拍,孩子根据家长报的数字指令转圈圈,如家长说数字“1”,孩子转1圈,停下后家长发出“拍左”或“拍右”的指令,孩子迅速用手拍对应方位的球拍。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活动能锻炼孩子的身体控制力、协调性和灵敏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2.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令难度,如增加转圈数等。
3.尽量选择家中宽敞、平坦的场地进行运动,避免尖锐物品的磕碰。
视频提供:静安区大宁国际幼儿园 陈奕霖家庭
作者:静安区大宁国际幼儿园 林彦辰
操节
●名称:韵律操
●做法:
韵律操共有三节:1.我来邀请一个人;2.红花几时开;3.编花篮。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活动能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及节奏感,感知空间方位。
2.活动将童谣与韵律操结合,让孩子感受民俗文化。
3.可以邀请家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体验亲情和活动的乐趣。
作者:徐汇区上海幼儿园
第三篇
|
【专家出招】 |
徐则民(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特教部主任)
歌曲表演
●名称:听我说谢谢你
●价值:
一首旋律优美且充满爱的歌曲,可以鼓励孩子充分表达对周边人的感谢之情。亲子共同表演,能激发亲子情感,体验亲子合作的快乐。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表演前,可以和孩子一起熟悉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引导孩子欣赏视频中各种组合以及动作表达,激发表演愿望。
2.歌曲表演对于提升孩子的音乐理解力、创造力、表现力有积极作用。3~4岁的孩子可以和成人做相同的动作,5~6岁孩子可以尝试创编和家长做不同的动作,体现合作性和创造性。
3.可以和孩子聊聊“还想感谢谁”,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家人、老师的陪伴与关爱,以及抗击疫情中做出不同贡献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也是保障我们生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频提供: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陈小梦
作者: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折纸
●名称:千纸鹤的祝福
●价值:
了解“千纸鹤”可以代表美好的祝愿,鼓励孩子用折千纸鹤的方式抒发情感、表达感谢。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活动适合5~6岁的孩子。折叠步骤较多,可以鼓励孩子仔细观看制作过程,并表达所看到的步骤。4~5岁孩子可以尝试将自己的祝福画出来,再和家长一起折出千纸鹤。
2.在引导孩子画出祝福时,可以倾听孩子表达最想把祝福送给谁、为什么。不必过于纠结孩子画得像不像、美不美,激发孩子的情感表达更为重要。
3.可以将彩色的的千纸鹤穿在一起、悬挂在家里,也可以用拍照发微信等方式传递美好的祝福。
作者:上海市民办东展幼儿园 肖永凤 曹 蓉
故事
●名称:你的手 我的手 她的手
●价值:
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散文故事,通过各样手的展示,介绍大家庭中不同人物从事的工作,推进孩子了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双手为家人和社会做贡献。
←点一点,听故事
提 示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与孩子玩“猜猜他是谁”“谁的工具”等游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有意倾听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
(1)阅读游戏:猜猜他是谁
玩法:随机翻到书本的某一页面,说说“他是谁”“他的职业是什么”,帮助孩子了解人物的角色与职业。
(2)问答游戏:谁的工具?
玩法:
一人说出某种常用工具的名称,另一人须说出工具对应的职业。答案可以是多元的,只要合理即可。问答角色可以轮换。比如:
家长问:“榔头是谁用的工具?”幼儿答:“木匠”或“建筑工人”。
……
2.结合故事中的人物称呼,帮助孩子理解生活中的人物关系、了解家庭中的不同称呼。
3.鼓励孩子说说或者画画“我的小手本领大”“我长大想做……”,激发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者:松江区云峰幼儿园 瞿奚叶
益智游戏
●名称:感谢有你
●价值:
引导孩子发现和理解周围的人与自己的关系,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内心深处的感谢、感恩等情绪情感。活动可以帮助孩子积累空间方位与数的组成等相关经验。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鼓励孩子说说“需要感谢哪些人”“他们给我们哪些帮助”,引导孩子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人物。
2.下棋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讨论“走哪条路更合适”,推进孩子思考往哪个方向(上、下、左、右)分别走几步正好能够走到“需要感谢的人”的位置,不断推进孩子在游戏中积累综合运用方位与数的组成经验。
3.4~5岁孩子可使用一个骰子,根据骰子上的数字走棋;5~6岁孩子可使用两个骰子,掷到同色时将点数相加,掷到异色时将点数相减,既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加减运算的能力。
作者: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 陈玮珺
●名称:找爱心
●价值:
亲子共同制作爱心折纸,将传统的民间童谣融入游戏中,通过藏藏、猜猜、找找、说说鼓励孩子表达对家人的感谢,体验与家人一起游戏的快乐。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亲子制作爱心时,可与孩子讨论对称折纸法,放手让孩子画画、剪剪、折折。
2.在玩“猜猜爱心在哪只手”时,可让3~4岁的孩子边指认边说“在这只手”或“在那只手”;应引导5~6岁的孩子仔细观察和辨认,直接说出“在你的左手”或“在你的右手”,让孩子从客体方位正确区分左右。
3.当孩子猜对、找到爱心后,可追问孩子“爱心送给家里的谁”,让孩子说说“奉献爱心”的理由。可以鼓励孩子尽可能说出不同的理由,从而引导孩子发现家人陪伴中的辛劳和关爱,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
视频提供: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吴 易
作者:静安区南西幼儿园 韩晓岑
小实验
●名称:变朵小花送给你
●价值:
在“变魔术”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发现光的折射和观察角度的关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点一点,看视频
提 示
1.鼓励孩子用画笔创造更多的彩色图像,参与有趣的实验。实验中鼓励孩子不断变化观察角度,说说自己的发现和大胆提出各种问题。
2.可以和孩子聊聊“想把小花送给谁”,了解近期孩子最想感谢的家人,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
作者:徐汇区龙山幼儿园 吴辰珊
第四篇
|
【专家出招】 |
龚 敏(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
作息衔接
●名称:周末我当家
●材料:彩色水笔、白纸
●做法:
1.双休日让孩子采访每一位家庭成员,了解下周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如:食物、用品、娱乐产品等。
2.孩子和家长共同商量,选择购买物品的种类、数量,用手绘图符、广告剪贴或数字、文字等方式记录,制作成购物清单。
3.根据购物清单,与孩子一起在网上购物。
4.购物完成后,请孩子根据清单核对是否全部采购到,日后如数收到。
提 示
1.有计划地进行物品采购是家庭生活的一种习惯。做采购计划,引导孩子建立生活管理的意识。
2.家庭商量购物计划时,要形成互相倾听与讨论的气氛,帮助孩子学习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识。
3.在参与家庭采购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验到关爱、照料家人的情感,也为开学后的共同生活做好准备。
作者: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赵 蕾
情感衔接
●名称:朋友的名字真有趣
●材料:手机或IPAD等通讯设备、画纸、画笔
●玩法:
1.回忆自己班级小朋友的名字和学号。
2.问问爸爸妈妈自己名字的含义,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名字的含义。
3.猜猜他/她名字的含义,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春铭
春天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万物复苏和希望。深深的期望和满满的爱。
纯菡
纯:内心纯洁、纯净。
菡:也指荷花。像荷花一样高洁、幸福、美好。
立旸
要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未来光明美好,温暖周围的人。
4.在家长的辅助下,与好朋友视频、优师教研
(1)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进一步了解朋友名字的含义,完善并修正自己的猜测。
(2)通过视频或云分享与好朋友交流各自的记录。
(3)聊聊假期中各自做过的事情、学到的本领,以及对朋友的想念和祝福等。
5.保存好自己的作品,等开学与好朋友互换,一起迎接新学期。
提 示
1.在即将迎来开学的这段时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孩子回忆,再次了解自己的同班同学,为开学做好心理准备。
2.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和朋友名字的含义,既能理解文字的意义,又能培养前阅读与前书写的能力。
3.有了开学一起交换作品的承诺,会让孩子对开学更加充满期待。
4.还可以让孩子询问家里祖辈和父母名字的意义,用绘画进行表现,建立孩子与家人的亲密感。
作者: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 朱玉婷 周汝晔 刘 芸
能力衔接
●名称:“樱”为有你
●材料:卡片、美术材料、新闻图片或视频
●玩法:
1. 聊一聊:“樱”为有你
陪着孩子一起看最近的新闻,聊聊看到的场景和照片中的故事。让孩子在真实的事件中体会逆行医护人员的勇敢善良,武汉人民对所有帮助者的真情感谢。
图片摘自:武汉协和医院公众号
图片摘自:北京青年报
图片摘自:光明网
2. 找一找:“樱”为是你
(1)31张海报:疫情期间,武汉绘制了31张创意海报赠送给前来援鄂的31个省市的医疗队。海报将武汉的元素和各地的代表性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用画面和文字无声传达感谢。请孩子找一找海报里代表武汉、上海和各地的元素,一起解读画面,理解感谢和艺术创意。(图片摘自:人民网)
(2)连线地图: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31个省市所在的地理位置,并用红笔和直尺将它们与湖北武汉连线,感受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帮助武汉共渡难关的温暖情谊。
3.做一做:“樱”为爱你
在樱花盛开之际,用身边的美术材料(点樱、画樱)自制樱花卡片,送给爱着你同时你也深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谢。
送给祖辈和父母
送给老师
提 示
1.当前正是樱花季,武汉的樱花特别美。“‘樱’为有你”系列以感恩为切入点,聊聊新闻背后的故事,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找找海报中的亮点,增强观察力,丰富认知;自制并赠送樱花卡片,让孩子懂得感恩,把爱表达出来。
2.游戏要以孩子为主,让其成为活动的主角。家长要多一点倾听、理解、观察、交流。即使孩子一时有误,也不要急于替代,过程中孩子独立的分析、思考、制作更有意义。
作者: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 庞舒丹
编辑:黄 铮、王 坚、刘 宣、陆怡君、沈 晔
美编:陆 晨
系列回顾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