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名单公布》的微信刷屏朋友圈,其中上海有37个幼儿园游戏案例入选。小编在后台收到很多老师的留言,希望上海托幼微信平台可以分享这些优秀案例。
接下来,小编将推出其中几篇曾刊登于《上海托幼》杂志的优秀案例,在开学之际共同聚焦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游戏。
MOMO建水库
——在互动中支持幼儿沙水游戏的开展
文/徐文怡(长宁区新实验幼儿园)
中班下学期,孩子们进入沙池游戏已近两年,沙池对于他们而言不再陌生。虽然孩子们在沙池中的游戏情节更加丰富,但常常受到经验的局限,遇到问题不知该从哪里突破,从而陷入僵局。此时,我们意识到,单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关注孩子们与材料的互动是不够的,基于观察、适时介入同样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有效的指导可以为孩子们架构鹰架,推动孩子的游戏持续进行。
恰逢班里的男孩MOMO热衷于他的水库建造计划,并乐此不疲,在他推进这一计划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麻烦,甚至不止一次地想要放弃。对此,教师提供支持,在师幼共同努力下,MOMO的水库建造计划得以实现。
MOMO计划建一个大水库,他走进沙池,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了行动。他挖了一个圆圆的坑,然后向坑里面倒水,但很快就遇到了问题:满满的水倒下去,没过多久就全部流走了。怎样才能不让水流走呢?
MOMO认为加一点沙或许会让水流得慢一些,于是他进行了尝试。几次以后,水确实流得慢了,慢到他可以在水库中清洗好自己的双手。MOMO感觉他的方式似乎是有效的,但是,最终水还是全部流走了。为此,MOMO感到不满意,他认为自己的水库建造计划没有完成,希望能够继续解决这个问题。
这天,MOMO依旧实施着他的计划,并且在我们的共同回顾下,MOMO的游戏重点聚焦在“解决水会从沙中流走”的问题上。但是,连续两天不断地尝试后,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对此MOMO实在无计可施,试图从周围的同伴那里获得灵感,于是找来了同伴帮忙,但还是没有成功。缺乏新经验的支持,游戏陷入了瓶颈。MOMO放下手中的材料,拿起一根管子,无精打采地向管子中填埋沙子。
尽管在前一个阶段的游戏中遇到挫折,MOMO依旧选择继续探索。这一次他把水库的形状变成了长条形,目标是希望水能够从水库的一端流到另一端,但在测试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水被沙子“吸收”的问题。MOMO和同伴们试了五六次都没有成功。
这时,在一旁的我取来一根剖面管,放在孩子们身边,询问他们这根管子是否会有用。孩子们注意到了新材料,但对于新材料如何使用的看法并不相同。MOMO认为剖面管用不到,而果果认为这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孩子们讨论以后决定试一试。在大家都认可的情况下,我和他们一起把两根剖面管埋进了水库中,还调整好了管道的连接处。这一次,水顺利地沿着剖面管一路往下流淌,直到终点。孩子们高兴极了,赶紧告诉我:“管道是有用的。”但MOMO还是不满意,他发现当水流进T型管时,水会从轨道两边“逃走”。他决定继续改进。
新的一周,MOMO又一次计划造水库,这一次他在计划中直接画上了需要使用剖面管的图示。进入沙池后,MOMO取来了剖面管,像上次一样挖好坑,把剖面管埋进去,并把它们连接起来。没想到,这次没有像上次一样顺利,水从剖面管连接的洞洞里“逃走”了。MOMO试着往洞洞里填埋沙子,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其他孩子帮忙取来了更多的管道,但管道越多,麻烦越多,水就像调皮的孩子,完全不愿顺着管道流下去。大家一起试了几次都没有发现问题的症结,兴趣逐步减弱。他们放弃了合作的计划,各管各做起了自己的事情。为此,我另外开辟了一个“大工程”,将管道从沙池边的水槽一路连接过来,因为高度差,水“奔流而下”,经过长长的管道,一路抵达终点。
一起参与“大工程”的孩子们兴奋地呼喊,声音吸引了周围小朋友的注意力,大家纷纷围过来,在这条长长的水管边嬉戏。MOMO在观望一阵后,也围了过来。他愉快地在水管上方跨越、洗手,再用流水冲洗自己的鞋子。
时隔两周,终于有机会重新走进沙池。MOMO和雯清、果果制订了同样的目标,并且决定一起来完成这个目标。他们将管道排列连接并进行测试,同样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怎样才能够不让水从管道的接缝里“逃走”呢?孩子们最初想到的是在缝隙中填埋沙子,可效果不佳。他们开始茫然,该怎么办呢?
我告诉他们:“我有办法。”说着将他们放进去的沙子去除,再把两根管道的位置做了调整:“我觉得这样会有用。”孩子们不明白,他们觉得洞洞还是存在,因而对我的方法持怀疑态度,不相信这样可以解决问题。不过,他们还是决定试一试,结果出人意料,虽然洞洞还在,但水直接从第一根管道流到了第二根管道上。
这是为什么呢?MOMO很快发现了秘诀:“和管道的位置有关系吧!”说着,MOMO动手调整下面的管道。终于,水成功地流到了最后一根管道上。可是,MOMO认为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仔细看,还是有一些水悄悄地在“逃走”。“是什么原因呢?”我和大家一起讨论。“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还是从低处往高处流呢?”MOMO很肯定地说:“从高的地方往下流。”果果补充道:“如果要从低的地方往上流,需要一个泵!”“那该怎么调整呢?”我继续追问,“你们仔细看你们铺设的水管,很快就能发现问题所在。或者,试试这个方法,把木块垫在管道下面,把管道调整为从高往低的走向,这样水就不会再调皮地流走了。”
浩大的“工程”开展近两个月,在此期间,我一直在思考:当我们强调把游戏还给幼儿的时候,教师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在这个案例的互动中,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把游戏还给幼儿,在于不限制、不教授,让幼儿尽情享受自己的游戏时光,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无作为。相反,教师适时的介入、有效的互动,可以给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
因此,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应当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智慧地支持幼儿游戏。综合整个案例来看,支持策略有多种,如材料提示、创设同伴影响的环境、提供玩平行游戏的机会等。教师应当基于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游戏时遇到的瓶颈,选择适宜的方式为幼儿搭建鹰架,帮助幼儿跨越“坎儿”,给幼儿继续探索的勇气。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游戏时的玩伴,和幼儿一起享受游戏的过程,且共同成长。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2017.11期,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